利巴韦林并非抗病毒“神药”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n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基层社区医院还是三级医院,无论是综合医院还是儿童专科医院,在我国,一般孩子感冒了,或是在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医生都会给前来就诊的孩子开一点利巴韦林。调查显示,利巴韦林是国内儿科处方率最高的几种药品之一。在某大型儿科门诊中,超过10%的处方里含有利巴韦林,且超过50%是用于小于3岁的儿童。在家长甚至不少医生眼中,利巴韦林成了无所不能的抗病毒神药。然而,事实真相如何呢?请看本期专家评药——

  利巴韦林也叫三氮唑核苷,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国内在上世纪 70 年代仿制成功后,相继开发出片剂、注射剂、颗粒剂、气雾剂、滴鼻剂、含片等十几种剂型,并列入国家医保甲类药品。
  该药在国内还有一个名字更加广为人知:病毒唑。或许是因为病毒唑这个名字,很多人把它当成无所不能的抗病毒药物,无论是呼吸道、消化道还是其他部位,只要怀疑病毒感染,就可能会用上它,以致它成了药物滥用的重灾区之一。
  药物滥用的重灾区
  调查显示,利巴韦林滥用主要是用来治疗病毒性感冒和手足口病。
  滥用1:治感冒
  滥用利巴韦林治疗感冒最常见,片剂、颗粒剂、分散片、气雾剂、口服液各种剂型五花八门,老百姓在药店随便能买到,拿它治感冒。
  很多人认同利巴韦林治疗感冒,依据是其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而利巴韦林气雾剂说明书中,适应证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单纯疱疹,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
  实际上,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但临床效果目前并不确定。而普通感冒的患者只要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一般病程5~7天就会痊愈,抗病毒治疗并不会缩短病程。
  2012 年,中国医师协会等曾发布《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儿科学分会制订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也只推荐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阿比多爾用于流感的病毒预防和治疗。其中不包括已经对流感病毒耐药的金刚烷胺和作用机制不明、疗效不确切的利巴韦林。
  因此,无论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都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滥用2:治小儿病毒感染
  利巴韦林最普遍的滥用是在儿童身上!它是儿科处方率最高的药品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感冒、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肠炎等疾病。某儿童医院对该院随机抽取的25280张门诊处方分析,约13%的处方里含有利巴韦林,81%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应用,有67%是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而在家庭用药上,有人甚至将利巴韦林作为小儿常备药物。
  手足口病是否应该应用利巴韦林,一直以来业界都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明确指出手足口病患者应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根据 2014 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建议,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热及疼痛可使用非处方退热药或止痛药;其中并没有提及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其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作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明显并不在其适应证的范围内。
  >>相关链接
  国际上如何看待利巴韦林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第二版)》所示,世卫组织只批准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液”和“固体口服剂型”两种剂型,且只能用于治疗“病毒性出血热”。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FDA许可的剂型只有雾化剂型(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及口服剂型(和α-干扰素联合应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美国儿科学会:临床效果并不如之前评估的那么明显,仅仅可以考虑用于有重度RSV 感染的高危孩子。
  儿科权威著作《尼尔森儿科学》:以往利巴韦林雾化被用于严重的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但是目前研究显示其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获益,而且存在致畸作用等副作用,已经不作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常规治疗。
  不良反应不可忽视
  利巴韦林的体外试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但其治疗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临床效果目前并不确定。无论 SARS、禽流感、登革热还是埃博拉,无不告诉我们抗病毒其实并不容易。对于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应用抗病毒药物获益很有限,相关证据很少。并且,目前临床大多数医院,几乎无法进行快速的病毒诊断,甚至也不存在病毒的药敏试验。
  另外,利巴韦林被滥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副作用小。但事实恰恰相反,利巴韦林的副作用比较大。
  1.贫血:利巴韦林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其中约10%的患者可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要定期验血。
  2.利巴韦林对心脏有问题的人来说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使用利巴韦林后有过度疲劳、皮肤苍白、头痛、头晕、意识模糊、心跳加快、虚弱、呼吸急促、胸痛等现象,要立即就医。
  2.利巴韦林有致畸作用,孕妇服用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或死亡。
其他文献
65岁的张某,男,甘肃徽县人,于2018年12月3日就诊,主诉睡眠中喊叫伴肢体动作4年,常从床上掉落,患有严重的便秘,且易怒,舌红,脉弦滑。多导睡眠监测:R期肌迟缓消失,伴动作。西医诊断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属中医“狂梦”范畴,辨证为心肝火旺,魂魄妄行。用龙胆泻肝汤和黄连泻心汤化裁治疗,服药3月后,狂梦发作明显减少,未从床上掉落。  隋代杨上善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把梦分成3种:“凡梦有3种:
门诊来了一个女孩,20岁,看什么病?手足出汗,尤其是脚出汗更多。达到什么程度?来医院之前刚穿上一双棉袜,到诊室还不到1小时,袜子已经湿透。平时也爱出汗,而手足出汗严重已经半年多,到了夏秋季更加厉害。还伴有身体倦怠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大便溏。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为“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幅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在中醫看来,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辩证:脾胃气虚,卫外不固。治法:益
2年前,张女士打了耳洞。没过多久,她发现右耳后耳洞处长了一个小肉疙瘩,越长越大,而且还有痒痛感。于是,张女士找了家医院做了疙瘩切除。但过了1年多,张女士发现肉疙瘩又长出来了,直径达2厘米左右,担心以后会越长越大,她来到我院求助。  经过检查,确诊张女士这个肉疙瘩为瘢痕疙瘩,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纤维组织肿瘤,建议尽早再次手术切除。同时因其复发率较高,还需要在术后立即做化疗,以降低复发几率。不是每种创伤
一、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拖沓冗长  新课程下设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于是就有了教师在每次的备课的教学目标中都要生搬硬套的写上这五种学习目标,不管本次课的教学是否能达成所预设的所有目标。  2.教案中多了很多空洞的言词  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案里也就多了“自主练习”、“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新动作”、“自评互评”等一些“新型”用词。很
我国大多数学校的运动场地都是土质的或用煤渣铺成的,在我国中北部地区,每到秋、冬、春季节,雨水较少且风较多,由于运动场地被学生不断的踩踏,表面形成浮土或灰面,每当大风来临,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