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不同红蓝光质组合LED灯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采用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不同比例红蓝光组合(红光∶蓝光=5∶5、红光∶蓝光=6∶4、红光∶蓝光=7∶3
【机 构】
: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林业资源监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项目“光质对鳄嘴花生物量分配策略及营养保健成分的影响研究”(No.KYYS-2018-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红蓝光质组合LED灯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采用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不同比例红蓝光组合(红光∶蓝光=5∶5、红光∶蓝光=6∶4、红光∶蓝光=7∶3、红光∶蓝光=8∶2)6个处理组,以白光(普通日光灯)为对照组,光照12 h/d的研究方法,各试验均以45 d为一个周期,研究了红蓝光质不同配比对鳄嘴花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组合对植物影响存在差异,但不同红蓝光LED灯组合配比对叶鲜重无影响;其中,红光∶蓝光=5∶5组能显著提高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红光∶蓝
其他文献
为探索三亚沿海地区(自东向西)从滨海雨林过渡到半落叶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的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系的变化趋势。该文采用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对三种植被类型进行群落调查,进一
β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论题,相同的β多样性格局可能由不同的生态过程所决定。该文通过构建零假说模型和典范变异分解的方法,比较了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Form.Pinus tabu
三果浆(三勒浆)为源于印度的传统果药剂,由使君子科植物诃子和毛诃子,以及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等三种植物的果实为原料制作而成,是著名的藏药基础方,也是印度阿育吠陀传统药中使
中国之治在取得了举世成就的同时,囿于在治理理论探究方面起步较晚,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本土化缺失致使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难以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复杂环境。我国传
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需要把握事之性质是否为公为民,大之判断是否立场正确,办之过程是否平衡兼顾,集之手段是否合理合情,否则就可能出现意愿与效果的偏差。可能性偏差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