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了一只羊》: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wangsea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年来涌现的藏语电影导演中,万玛才旦无疑是最具作者自身风格的一位。身为藏族导演,他自然不会像外界那般,对西藏和藏族文化采用窥探猎奇的视角。他的电影,呈现的都是藏族民众最普通的生活状态,而后在这种平凡里,挖掘诗意和禅意。

  相较于万玛才旦的前几部作品,他的新作《撞死了一只羊》更像一部短小精悍的寓言。画面干净,人物简单,整个故事看上去也一目了然。准确地说,影片《撞死了一只羊》大幅淡化了故事性,是一部纯粹描写个人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电影。从偶然撞死了一只羊开始,到后来偶遇杀手金巴,再到寺庙为死羊超度,最后去小镇寻找杀手,司机金巴追寻的不是某种外化的故事结果,他追寻的,是内心的安宁。
  最容易引起我们注意的,自然是两个金巴的镜像关系—同样由活佛赐予的名字,同样的骆驼牌香烟,在小镇的酒馆里落座同样的位置,两人吃饭、端坐的姿态都有几分相似,甚至后来两人在扎玛的杂货店里落座的位置和喝的茶,看上去也是一模一样。而在这种相似之外,这两个人之间更有一种鲜明的对峙关系—司机金巴在小镇酒馆里点的酒和菜,与杀手金巴点的恰好相反;他们在酒馆和杂货店时出现的画面,更是被有意用截然不同的风格予以呈现,司机金巴总是披着一层金色的光泽,而杀手金巴则是朦胧的黑白影像,虚幻得不像是真的;更大的不同在于,杀手金巴看上去虚弱无比,却一心想剥夺生命,而生命力旺盛的司机金巴所寻求的,却是为杀生赎罪。

  杀生与赎罪,是片中最重要的一组意象,也是理解整部电影最关键的地方。在理解这部影片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在藏族民众的观念里,任何形式的杀生都是一种严重的罪孽,是生活中应该规避的忌讳。这一点被片中卖羊肉的屠夫不经意地点了出来—如果不是为了家里的生计,不会做这宰牲的行当。在影片《冈仁波齐》中,同样传达过这种观念:一名屠夫,为了赎自己的杀生之罪而加入朝圣的队伍,朝圣途中,为了不踩死路上的小虫而静静等它爬过。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司机金巴在无人区撞死了一只羊会如此心存不安,他又为何会如此大费周章地把羊带到寺庙求僧人为之超度。万玛才旦用了很多镜头来呈现司机金巴为羊超度的故事情节:他先是去肉铺问价,而后再去寺庙为羊超度,过后还坚持付给僧人报酬,而支付的报酬,刚好够买一整只羊。为羊超度之后,他又如约去肉铺买羊,先前的整只羊已经被人买走了半只。
  在常人的观念里,既然本来就要买羊,何不直接把撞死的那只羊拿回家。而在影片中,司机金巴从来没有想过把撞死的那只羊直接带回去,他把那只羊视作一个生命,要为之超度,让它走完自己的轮回,这只羊因此得到了最高规格的天葬。理解了司机金巴为羊而折腾的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后来要折返到小镇上去寻找杀手金巴了,正因他深知杀生的罪孽,所以他才想要阻止杀人事件的发生。
  讽刺的是,当他终于找到杀手金巴要杀的扎玛时,却得知杀手金巴在见到杀父仇人后却哭着离开了。藏族的传统是,报杀父之仇必须要杀死杀父仇人。杀手金巴之所以放弃,大概是因为他见到仇人年幼可爱的孩子,顿时明白这种仇杀注定成为无限循环的轮回。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在走向圆满,杀手金巴放下了报仇的执念,司机金巴也就不必继续寻找。但未赎之罪依然存在,杀手金巴并没有完成自己为父报仇的职责。万玛才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影片最后,他让司机金巴重新孤独地回到无人区,在那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了那个杀手,杀死了扎玛。在这个梦里,司机金巴和杀手金巴似乎融为一体,之前那些高度重合的影像,在此实现了统一。

  至此,我们才能理解影片开始时,字幕中的那句藏族谚语—“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也许你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整个故事都像是金巴的一个梦,在这场梦里他有一个分身,两个身份各自完成了从杀生到赎罪的轮回。司机金巴和杀手金巴在酒馆里的那场戏,尤其充满梦幻色调。烟雾缭绕的环境中,两个金巴都在出神思考,同时与俏丽的老板娘展开了一段王家卫式的对话。这大概也是担任本片监制的王家卫赋予整部电影的高光时刻,那种看似随意实则精确的影像,以及充满情绪与张力的你来我往,都给我们留下了更多品味的空间。
  这重梦境的意味,也让万玛才旦的这部电影彻底从写实进入了写意的维度。重要的早已不是故事,而是影像賦予人物的质感,以及人物带我们进入的那种迷离状态。这种梦幻般的感受也成为观感的一部分。第一时间闯入我们记忆的,一定是那些镜头和影像。我们仿佛和金巴一样,经历了一场朦胧且充满意味的梦境,梦中的种种寓意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供我们去解读。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部电影好像一面镜子,你是怎样的人,便会有怎样的理解。
其他文献
从空中俯瞰中华大地,青藏高原是第一个阶梯,从西域延伸到关中的丝绸之路处于第二个阶梯上。关中平原周围的险关要隘使得八百里泰川成为四塞之地,其中,位于关中腹地最东端的函谷雄关,日夜俯视着处于第三个阶梯上的中原大地,成为冷兵器时代难以逾越的天堑。●天开函谷壮关中  从关中长安至中原洛阳的东西大道,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交通孔道。它西起今天陕西西安,经灞桥、临潼、新丰、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过河南阌乡、陕
/俄狄浦斯向诸神谴责孩子们/ 加格纳罗·贝尼涅  俄狄浦斯在知晓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后,选择远离故土。他在漫无目的的漂泊途中失手杀死了一位骄横的老者,但他不知道此人便是他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俄狄浦斯因为解除了忒拜城的灾难,被人们拥立为国王。按照摄政王克瑞翁的许诺:“帮助忒拜城解除斯芬克斯危机的人,将会迎娶拉伊俄斯的遗孀约卡斯塔,成为新的国王。”俄狄浦斯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命运的捉弄。  俄狄浦斯与约
彩陶猪盆屋 汉 10×21.5×20.1cm  猪年,一部名叫《啥是佩奇》的广告短片火了。这只简笔画般的英国卡通小猪“刷屏”中国的大江南北,跨越性别、地域和老幼,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猪真是一种奇妙的动物。叫人一声“猪”,既有可能是责骂,也有可能是双方关系亲近,正在打情骂俏;说一句“笨猪”,虽然很有可能是轻蔑之语,但也极有可能是在玩笑嬉闹。既能被用来表达亲昵,也能被用来表示对邋遢脏污或迟钝愚笨者
阳光照耀着森林,几个小伙伴聚在托尼家玩捉迷藏。大家商量决定:只能藏在托尼家里或者院子里,因为森林太大了,谁要是藏在里面,恐怕找上几天也找不着。  捉迷藏开始了,多多站在院子门口,面对大树、眼睛蒙着布条,大声地数着:“十、九、八……”伙伴们急忙四处找地方躲藏。  乐奇正寻思着藏在哪儿好,忽然看见豆豆往垃圾桶那儿去了,他连忙跑上前拉住豆豆。  “不能藏在垃圾桶周圍!”乐奇小声地说,“垃圾桶可臭了,会把
蚯蚓妈妈想让小蚯蚓学很多本领。比如像毛毛虫一样变成蝴蝶飞上天;像小蝌蚪一样褪去尾巴水中游……蚯蚓爸爸很不高兴,对小蚯蚓说:“蚯蚓就是蚯蚓,不要学别人的样子。”小蚯蚓听了爸爸的话,安静地在土里學习怎样松土,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本领。
雕漆工艺在中国漆工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品质精良和雕漆品种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在漆工艺品种中独领风骚。雕漆制品是故宫现藏漆器制品中数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漆器制品。    雕漆,是使用天然漆树上分泌出的一种液体,经加工提炼调制成多种色漆,髹涂于各种器物胎骨上,再雕制成色彩斑斓的各种漆器。      据明代隆庆年间安徽新安平沙漆工黄成《髹饰录》“雕镂第十”剔红条中记载:“
在宋代,由于崇文抑武的国策,国家以科举取士,用文官治理社会,北宋名臣文彦博还提出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论调,因此,宋代的“文风”极为浓厚,这也导致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现象,即宋代书家主体基本上都是文人士大夫,宋代的书法领袖大多是赫赫有名的文学艺术大师,他们搅动起宋代历史风云,书写出一片文人世界。手札背后的宋史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
如果给草书大家组个“CP”,“颠张醉素”必须拥有姓名,而且是榜上第一的那种。“颠张”是唐代狂草书法家张旭的雅称,“醉素”则指唐代另一位草书大家怀素。一个嗜酒如命,醉后呼号狂走,用头发蘸取墨汁大写特写;另一个同样无酒不欢,喝酒之意在于书写,每当饮酒兴起,不管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毫。  唐诗中留有许多赞咏二人狂草的诗句。高适《醉后赠张九旭》诗曰:“兴来书自圣,醉后语犹颠。”李颀《赠张旭》这样描述:
今天,爸爸要带着我去给龚叔叔的饭店帮忙。还没等走到饭店,就看到龚叔叔饭店门口停着一辆大货车。问过龚叔叔后,才知道,原来今天饭店采买的桌椅到了!看着满满一车桌椅和进进出出的工人,我晕乎乎地问道:“龚叔叔,车上有多少套桌椅啊!这么多人搬?”  只见龚叔叔眼珠一转,说道:“这一车的桌椅,由这些工人来搬。如果每个工人搬25套,就有30套桌椅没人搬;如果每个工人搬30套,就有2个工人没事干。小政知道一共有多
感知:科技创新的强劲律动  翻开中国地形图,当我们的目光巡视到中国西部时,就会一眼看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高原的东北部,镶嵌着“中国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孕育着一片沸腾的发展热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作为海西州的境域主体,神奇富饶的柴达木,是苍天赋予海西大地的一块宝地。自20世纪50年代初,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