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特奏名”: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重文,政府求贤若渴,打破唐科举录取之例,将皇恩覆盖到落榜生阶层,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举考生,落榜并不可怕,只要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考上十年八年,極有可能被取为“特奏名”,赐予功名,终生享受俸禄。
  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减少落榜生
  在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者不超过50人,甚至常常是一二十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急需人才的宋初,政府把录取的名额扩大了十倍甚至二十倍,通过科举考试而授予官职者甚众。
  太宗在位21年,由科举授官者近万人,年均500人左右。仁宗在位41年,三年一举,共13举,以进士科入仕者4570人,平均每举取351名左右。徽宗在位时,平均每舉取680余名。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35年间共取士5917人。
  仅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就录取进士190人、诸科207人,在10-15举未考上者取“特奏名”184人,计581人。学子们只要勤奋好学,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已录进士28人、诸科100人,人数少了些,引来了抗议。太宗干脆让未录取者进行复试,再录了700余人,为正榜生的五倍多。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恐怕是录取最多的一次:进士409人、诸科430人、“特奏名”900余人,计1800余人。《宋史·选举志》评曰:“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余未有也。”
  录取多了,不好安置。于是,仁宗规定:“礼部奏名,以四百名为限。”但这个规定后来被逐次突破,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录850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录987人。这对读书人来说,招得越多,落榜的概率就越低,吃皇粮的概率也就越高。
  2.太祖同情屡屡落榜者,推出“特奏名”
  自隋唐始,科举已成了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读书人年复一年地参加科举,总还有许多人难以被录取。宋朝对这些屡屡落榜者给予了特别关照。开宝三年(970年),太祖特诏赐贡士(解送礼部应试的举人)、诸科连续15次以上未录取的106人,授予本科出身。
  宋人王栐在《燕翼诒谋录》中说,太祖特别同情这些人,说他们“困顿风尘,潦倒场屋,学固不讲,业亦难专,非有特恩,终成遐弃”。认为如果国家不用他们,他们就被废弃了,这多可惜!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太宗下诏取184名“特奏名”后,恩科从此开始。此后,凡省试多次落第者另立册上报皇帝,恩准他们参加殿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这些人称为“特奏名”。
  后来,“特奏名”的条件渐宽,至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下诏:“进士三经殿试,诸科五经殿试,或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虽不合格,特奏名。”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载,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儒在特奏名殿试策问试卷写道:“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便被“特给初品官,食俸终身”。
  喊几声“万岁”,就能做官吃俸禄,以致“特奏名”考生比正式考生还多。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殿试正式考生为140人,“特奏名”却多达900余人。《宋史·选举志》载,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御试得正名奏四百人,特奏名五百三十一人”。这种特恩,无疑拓宽了读书人的仕进道路。
  (摘自“环球网”)
其他文献
城域网是一种大型的LAN,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通常使用与LAN相似的技术。传输媒体以光纤为主。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在100Mb/s以上。本文就其业务特点、技术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MRP)中钢带与热熔胶之间的粘接对管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原材料选择、制样工艺条件和钢带表面处理3个方面对热熔胶与镀锌钢带之间的粘接性
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会让肌肤衰老提前,比如下面4类状况,如果你也中招了,不妨现在就改掉这些恶习。  粗暴洁面  多数男士肌肤出油量较多,为了达到清洁的目的,在面部用力乱搓,延长洁面时间是不少男士的习惯。其实这样洁面很容易造成过度拉扯肌肤,引发皱纹的产生。正确的洁面方法应该是在掌心将洁面品打出泡泡,然后使用恰当的力道依次清洁下巴、脸颊、额头、鼻子。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  工作时间用电脑,手机24
我台原仅有一套新闻线性编辑机和一台DC2000非编,承担着新闻编辑、广告、专题等节目制作任务.受存贮空间较小、资源不能共享等因素制约,致使其效率低,切换时间长,非线性失真
青瓦台的秘书有三四百人,具体人数各个时期不一样,多的时候有四百多人,少的时候也有两百多人。这些人分两个层级,其中负责行政事务的,即古语所说的“吏”,他们不参与政治决策,就是国家公务员,不管哪个总统上任,对他们没有影响,干到退休。还有一部分是比较高级的秘书,他们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系统,比如部长、副部长级的首席秘书,这是韩国总统直接任命的,总统卸任,他们跟着离开。他们与各个部的部长、国务总理不一样的地方
从前,流行过一个笑话:韩国老婆三天没有被打,问说老公是不是不再爱她?自从有了那部叫《我的野蛮女友》的电影出现后,我们才知道当今的韩国女人不是被男人打,而是打男人的。  “你有没有打过老婆?”我问徒弟亚里峇峇。  他回答说:“我哪里敢。”  “那她打不打你?”  “她也不敢。”亚里峇峇笑了,“不过我常被那十四岁的女儿打,昨天的一拳,打得我的腰好痛。”  韩国人性子刚烈,打架不出奇。曾经看过两个女人对
关于中国第一套中山装的发明权,诸说不一。  一说是1905年,旅居日本、正在筹备组建中国同盟会的孙中山,萌生了创制一套中国式新制服,以提振人们的革命精神的想法。他偕同挚友黄兴,前往旅日华侨张氏开设的同义昌呢绒洋服店,将这个意愿委托给张方诚等服装业的高手落实。他們采用西装的造型和制作技术,参考了日本的学生装、士官服,并融入中国服饰传统要素,设计成了中山装。  另一种说法是,在张方诚完成服装设计图纸后
相比肝移植、肾移植,人们对心脏移植颇为陌生,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部分人对“换心”会产生恐惧心理。多年来,坊间关于“换心人”的神秘传说也层出不穷,如,“换心”后性格大变,“继承”了供体(心脏捐献者)的记忆等等。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举办的第一届“因爱起航,从心开始·心脏移植病友会”上,记者看到了11位开朗乐观、精神饱满的“换心人”,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换心”后的变化。  病友会上
二等奖项目(技术开发类)高强高性能防风网管桩立柱的研制完成单位天津港航桩业有限公司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该项目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防风网支柱采用钢结构或传统钢筋混凝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