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环保,在以往各类型的施工现场中,不是脏乱差就是成为了人人避及的地方,但是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逐渐被应用在各行业施工现场中,使得我国的施工现场开始朝着环保逐步发展。施工现场用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施工现场最为关注的部分,若想改善原有的施工用水情况,则需要采用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因此本文就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施工技术
施工现场脏乱差已然成为了现今社会人们无法直视的现象,针对这种影响力极大的不良现象,需要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进行改善,才能使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整个施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作为能够改变施工现场用水的有效途径,能够使施工用水通过沉淀、过滤、净化、消毒得到安全使用的保障,并且将经过处理的施工用水用于施工现场任何地方都能够最大化的减少施工成本,满足了绿色施工和环保的要求。
一、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现状
根据我国对施工现场用水和施工生活用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施工项目部都只采用三级沉淀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这种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绿色施工技术的要求,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上,只能作为一个沉淀的系统,过滤一些较大物质,无法分解水中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而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起到沉淀的作用,也能有效的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使施工现场用水和生活用水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逐渐普及,施工现场用水和生活用水质量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从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与三级沉淀池的处理结果相较,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确实要比三级沉淀池更有优势,且优势不仅仅只体现在污水的处理结果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整个施工现场环境的改变上。
二、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节省要点
1、节材
1)采用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地达到节材的目的,如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粉煤灰和减水剂,能够增强管线的紧实性和密封性,保证水循环过程不受到外界污染影响。
2)选择强度适当的高效钢筋应用技术,采用钢筋连接技术并且选择三级钢,并对钢构元件表面刷涂防水材料,避免管线锈蚀对水循环造成污染。
3)在对建筑墙体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黄河泥沙烧结砖的结合,来取代粘土砖,就能达到节材的目的。
4)在管线的铺设与设计方面,尽量设计为直线输送,避免过多的管线弯路可能在水循环作用下受到水流冲击影响,从而导致管线内部锈蚀造成的水污染。
2、节能
1)采用70系列塑钢窗作为中空玻璃。
2)外墙的建造采用聚苯板和聚苯颗粒的结合。
3)水资源在管线内循环需要采用加压泵助力,而根据输水距离的长短,需要在一定输送区间建立泵站,在水资源循环方面需要体现出节能特点,因此需要在管线输水加压的设计中,做到平衡加压方式,即水力加压不采用大功率主泵,而是每个分支单路采用单独加压的方式进行。
3、节水
1)节水作为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重点,需要结合施工工程的规模大小,选择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厕所冲水等,才能有效的节省自来水的使用量。
2)在一些场地过于硬化且不能使用混凝土作为地面铺设的施工工程时,采用水泥预制方格对其进行铺设,并且提前规划人行道路,能使雨水自然地渗入场地硬化的土壤之中,更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3)在养护混凝土的工作上,需要采用浇水与覆盖的形式才能最大化减少用水量。
4)适当给自来水管布置水网,使其掉落范围减到最低,并且定期对自来水管和水网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达到节水的目的。
三、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环保措施
1、固体废物量的排放
1)土方处置,在施工工程土方挖掘完毕之后,需要立即将其进行外运,否则将会占据施工现场很大空间,不利于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展。
2)回收垃圾,一些在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碎砖、木料、管线等,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回收,避免在对管线填埋过程中对输水管线造成破坏,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2、噪声的控制
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因此在水循环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对水泵房做好隔音措施,水泵房需要安置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噪音污染。
3、污水排放控制
污水作为施工现场不可能缺少的污染源,如余下的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等,要想有效的控制污水排放,那么应将各环节产生的污水利用抽水管等工具,将其排放至化粪池或其他地方,部分沉渣污水需要进行沉淀过滤后排放,避免污水流入自然水域中造成水源污染,对水循环安全造成威胁。
4、扬尘控制
1)土方外运车辆经过清洗或者清理之后可离开施工现场,且要在车顶安置车盖。
2)施工运输通道一定要每天进行清扫。
3)若是建筑楼层则需要每天对每一楼层进行清扫。
4)在施工现场周围多种植物。
5)在施工现场四周建筑2.5mm高的围墙,采用封闭式施工。
6)施工现场堆放的土、砂等建筑材料,要对其进行覆盖。
7)管线施工完毕后必须先进行密封后才可进行灰尘清扫工作,管线试水前需要进行管道内灰尘的冲刷,保证管线内部的清洁。
5、有害气体的控制
采用科学、合格的电热水器;食堂采用液化气燃料;施工现场不能焚烧木料等;生活垃圾要袋装。
6、健康控制
1)使用危害性较小的材料,尤其是要降低苯、甲醛的危害。
2)不使用107胶,不使用热熔工艺的防水材料。
3)室内施工要注意利用排气扇换气,或者开窗通风。
4)施工时一定要注意防护,如口罩、手套、眼镜等。
5)工作节奏不能过于紧凑,否则可以出现不良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在各个施工现场,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现场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问题,也能极大程度的达到节水、节材、节能的目标,甚至还能够达到一系列环保措施,使整个绿色施工技术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兆滔. 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J]. 建设科技,2015,13:40-41.
[2]张希黔,林琳,王军.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 施工技术,2011,08:1-7.
[3]林娴,徐亚宁. 浅谈建筑项目绿色施工[J]. 科技信息,2011,17:756+788.
【关键词】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施工技术
施工现场脏乱差已然成为了现今社会人们无法直视的现象,针对这种影响力极大的不良现象,需要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进行改善,才能使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整个施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作为能够改变施工现场用水的有效途径,能够使施工用水通过沉淀、过滤、净化、消毒得到安全使用的保障,并且将经过处理的施工用水用于施工现场任何地方都能够最大化的减少施工成本,满足了绿色施工和环保的要求。
一、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现状
根据我国对施工现场用水和施工生活用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施工项目部都只采用三级沉淀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这种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绿色施工技术的要求,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上,只能作为一个沉淀的系统,过滤一些较大物质,无法分解水中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而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起到沉淀的作用,也能有效的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使施工现场用水和生活用水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逐渐普及,施工现场用水和生活用水质量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从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与三级沉淀池的处理结果相较,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确实要比三级沉淀池更有优势,且优势不仅仅只体现在污水的处理结果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整个施工现场环境的改变上。
二、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节省要点
1、节材
1)采用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地达到节材的目的,如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粉煤灰和减水剂,能够增强管线的紧实性和密封性,保证水循环过程不受到外界污染影响。
2)选择强度适当的高效钢筋应用技术,采用钢筋连接技术并且选择三级钢,并对钢构元件表面刷涂防水材料,避免管线锈蚀对水循环造成污染。
3)在对建筑墙体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黄河泥沙烧结砖的结合,来取代粘土砖,就能达到节材的目的。
4)在管线的铺设与设计方面,尽量设计为直线输送,避免过多的管线弯路可能在水循环作用下受到水流冲击影响,从而导致管线内部锈蚀造成的水污染。
2、节能
1)采用70系列塑钢窗作为中空玻璃。
2)外墙的建造采用聚苯板和聚苯颗粒的结合。
3)水资源在管线内循环需要采用加压泵助力,而根据输水距离的长短,需要在一定输送区间建立泵站,在水资源循环方面需要体现出节能特点,因此需要在管线输水加压的设计中,做到平衡加压方式,即水力加压不采用大功率主泵,而是每个分支单路采用单独加压的方式进行。
3、节水
1)节水作为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重点,需要结合施工工程的规模大小,选择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厕所冲水等,才能有效的节省自来水的使用量。
2)在一些场地过于硬化且不能使用混凝土作为地面铺设的施工工程时,采用水泥预制方格对其进行铺设,并且提前规划人行道路,能使雨水自然地渗入场地硬化的土壤之中,更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3)在养护混凝土的工作上,需要采用浇水与覆盖的形式才能最大化减少用水量。
4)适当给自来水管布置水网,使其掉落范围减到最低,并且定期对自来水管和水网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达到节水的目的。
三、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环保措施
1、固体废物量的排放
1)土方处置,在施工工程土方挖掘完毕之后,需要立即将其进行外运,否则将会占据施工现场很大空间,不利于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展。
2)回收垃圾,一些在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碎砖、木料、管线等,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回收,避免在对管线填埋过程中对输水管线造成破坏,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2、噪声的控制
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因此在水循环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对水泵房做好隔音措施,水泵房需要安置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噪音污染。
3、污水排放控制
污水作为施工现场不可能缺少的污染源,如余下的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等,要想有效的控制污水排放,那么应将各环节产生的污水利用抽水管等工具,将其排放至化粪池或其他地方,部分沉渣污水需要进行沉淀过滤后排放,避免污水流入自然水域中造成水源污染,对水循环安全造成威胁。
4、扬尘控制
1)土方外运车辆经过清洗或者清理之后可离开施工现场,且要在车顶安置车盖。
2)施工运输通道一定要每天进行清扫。
3)若是建筑楼层则需要每天对每一楼层进行清扫。
4)在施工现场周围多种植物。
5)在施工现场四周建筑2.5mm高的围墙,采用封闭式施工。
6)施工现场堆放的土、砂等建筑材料,要对其进行覆盖。
7)管线施工完毕后必须先进行密封后才可进行灰尘清扫工作,管线试水前需要进行管道内灰尘的冲刷,保证管线内部的清洁。
5、有害气体的控制
采用科学、合格的电热水器;食堂采用液化气燃料;施工现场不能焚烧木料等;生活垃圾要袋装。
6、健康控制
1)使用危害性较小的材料,尤其是要降低苯、甲醛的危害。
2)不使用107胶,不使用热熔工艺的防水材料。
3)室内施工要注意利用排气扇换气,或者开窗通风。
4)施工时一定要注意防护,如口罩、手套、眼镜等。
5)工作节奏不能过于紧凑,否则可以出现不良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在各个施工现场,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现场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问题,也能极大程度的达到节水、节材、节能的目标,甚至还能够达到一系列环保措施,使整个绿色施工技术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兆滔. 中水循环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J]. 建设科技,2015,13:40-41.
[2]张希黔,林琳,王军.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 施工技术,2011,08:1-7.
[3]林娴,徐亚宁. 浅谈建筑项目绿色施工[J]. 科技信息,2011,17:75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