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下轮作模式和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多元化轮作模式下大豆增产增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于2018—2020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试验基地,以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下轮作模式为主区,设置小麦、大蒜、芥菜型油菜和空白(冬闲)4个轮作模式;肥料施用水平为副区,设置不施肥和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25 kg·hm-22个施肥水平,研究秸秆还田下不同轮作模式和施肥对大豆养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模式与施肥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显著,且两因素对产
其他文献
基于大田调查,结合2017—2020年的降雨量及积温数据,研究了稻田种植不同冬季作物(T1,冬闲;T2,冬种紫云英;T3,冬种油菜)对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产量及蚯蚓粪产量的
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随着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小流域的系统划分对于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与水土保持治理实践必不可少。以GIS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地貌类型和侵蚀营力、土壤侵蚀分布等因素进行水土保持分区,根据主导基础功能、治理任务,结合地形、地貌、水系、行政区划、地表建筑物等因素,探索低山丘陵、黄泛平原、人居环境、农田防护等区域的小流域(片区)划分方法,助力于新时期下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保持监
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是入驻企业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存在的问题,就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基本要求、原则、主要内容和要点进行了探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应将扰动范围不新增,土石方全部利用、不外弃,表土资源得到全部保护与利用,雨洪资源得到全面利用与控制等作为全局控制性目标,重点布局“五通一平”阶段和公共基础设施区域的土石方调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监测等,入驻项目的相关编制内容可以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