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与平面设计艺术美学原理之浅谈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几千年前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他为道家的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美学思想在许多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当今,平面艺术设计的辅助手段日趋丰富,电脑处理技术和电子成像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带来了设计艺术的机巧性和表面浮华现象,正在远离中国传统“返璞归真”的道家美学思想,致使许多设计作品缺失了艺术的感染力。若我们把“返璞归真”这一美学命题与平面设计艺术放在一起思考时,对于解决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形式美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道家;返璞归真;自然质朴;平面设计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制作了一座巴尔扎克雕像:他披着睡衣,双手合在胸前,昂着头颅,注视前方,雕塑造型精确,刻画细致入微,尤其是双手可谓是精妙绝伦,学生们看了雕像之后,对罗丹说:“老师,这手奇妙极了。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手。”听了这话,罗丹皱起了眉头。他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举起斧头砍去了雕像的双手。此举使学生们震惊、伤心和惋惜。罗丹砍去了在他看来是“败笔”的雕像的双手,从而使这座巴尔扎克雕像成了不朽的杰作,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这确实证实了一个道理:艺术的真与美是不能过分雕琢与粉饰的,美是浑然天成,是自然本真的“璞”。
  几千年前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以自然质朴为真美,认为粉饰浮华的事物都违背于道,失之于朴,美是无粉饰的,美的极致是无为,人为机巧是虚华,罗丹在雕塑上的审美追求与之是相同的。
  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妍媚和质朴之别,过分地强调形式与技巧,斧凿之痕太重,碍于内容和情感的传达。中国古代画家就有“画工”和“化工”的区别。前者注意的是粉饰雕琢,重视技巧;后者浑朴自然,无为应化、随物赋形、自然而然。宋代大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苏轼,也曾说:书法与画不能过于工力化。这是一个一生为文学艺术孜孜以求的大艺术家之切身体悟。
  当今时代已进入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平面艺术设计的辅助手段日趋丰富,电脑处理技术和电子成像技术日趋多样化,同时带来了设计艺术的机巧性和表面浮华现象,正在远离中国传统“返璞归真”的道家美学思想,致使许多设计作品缺失了艺术的感染力。平面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其他艺术一样,视觉上浅层次的眩目效果,技巧与形式的尽力表现,制作的技术的过分强调,都有碍于艺术的美与真,致使作品流于甜腻、缺乏感染力。在当今,大多数平面艺术设计是用电脑辅助来完成的,软件功能不断地翻新,特技滤镜处理、渲染修饰技术、光影泛化效果、字体模式化、图片集成库等层出不穷,形式手段不断增加,艺术的真纯逐渐缺失……
  究竟如何来利用现代科技表现形式和手段呢?香港艺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一段话或许能给我们于启迪,他说:“工具和技巧不须追求匠气,只要用单纯朴拙的手法,顺手摘录,意到情来,就能传达自然的信息……”。这段话反映了一个平面设计师在追求自然质朴境界时,表现出的对道家传统美学精神的深刻理解。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当代许多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们,都巧妙地把现代科技手段与道家传统美学精神相融合,使我们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感到不可言喻的美感,他们把技术、技巧完全融和在作品的整体中,把技术、技巧隐至于主题内容之后。这一点我们能从许多优秀作品中得到印证。这些作品没有过分的技术痕迹和软件处理特技,出现的元素往往只是一些很本真的物象:一块石头、一方砚台、一片云彩、一点墨团等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朴实无华而意味隽永。
  道家审美思想不仅强调自然天成,还强调拙,老子说“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大巧为稚拙纯朴,大成指自然之成。在他看来,艺术上的巧和刻意的寻求完美,都有搔首弄姿之嫌,是一种妍媚的美,而返归于朴的拙是真美、大美。艺术表现的手段、技术,除服务于内容外,还有着自身的“拙”,这是指一种境界,一种经长期锤炼后,从生至熟、由熟而生的功力,一种寓巧于拙的大境界。平淡天真,与熟而不化的甜俗、滑腻是截然不同的,是大巧与取巧的不同,前者是从容自由的,后者是妍媚献媚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形式的美固然重要,但应附着于内容,否则便华而不实。当形式和内容自然相容时,作品的形式才能有完美的表现。这种表现是自然而然的、单纯的、质朴的。
  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技术、技巧是一种高度中和的构成能力,以往我们理解艺术设计是与绘画艺术具有相同性质的“实用美术”,设计师只需在基础培养阶段,着重解决造型能力即可,现在实践证明这是有较大偏颇的。艺术设计的能力技巧是综合性的,设计者不但需要绘画造型技巧,更需要构成技巧、组合技巧。为此,艺术设计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寓巧于拙的境界,掌握技能和技巧后知道怎样用、为谁用,不造作无巧伪之心,不强为有自然之态。
  目前市场上很多的包装也是违背传统道家审美思想的,设计华贵柔媚,雕琢纤巧,文过饰非,“中秋月饼”现象就是这类“过分包装”的缩影,包装材料无不用尽其极,印刷手段越复杂越好,包装的体积是商品体积的数倍,“穿金戴银”繁复造作,失之于朴,失之于真,失之于拙!这在当今已形成一种与浮华不良社会风气苟同的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为此我们从事平面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应对是中国传统道家美学思想认真加于研究和探讨,把传统的美学思想融合到各项设计中,设计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吕敬人.敬人书籍设计2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科技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发展,因此将桥梁的建设更进一步的推动,使公路桥梁建设蓬勃发展至关重
目的:探索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区康复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4个镇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由专职医师对康复组进行综合康复措施,对照组
目的:探讨精神科不同职称护士对护理知识需求的差异。方法:以问卷选答的形式调查我院精神科护士90人。结果:对护理知识需求前88人分别是:新业务、新技术(68.2%),护理心理学知识(61.2%),急
达芬奇集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居和室内装饰用品零售代理商。2010年7月2日到11日,达芬奇家居在国贸商城为家居爱好者送上一场设计盛宴:来自欧
先天性视网膜皱襞是一种少见的视网膜发育异常疾病,易于误诊;我科收治1例本病,现报道如下。
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困生主体发展的几点尝试,包括备课时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评价时要关注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在日常生活中,从天气预报到股票涨落.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作为一门建立科学研究基础理论的学问,数学的发展带动了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数学体系的特点是: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