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女子如水”,又“不幸”学了中文,于是性格、气质、行为中便难免多了几分纤细、敏感、柔韧和机巧。又言:“最强劲有力的撞击便是心与心的撞击。”于是“情感教育”便成为我执掌高二·三班以来最常用、多常胜的教育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核心——爱
1.师爱的本质是责任心。超越血缘关系去爱,是不太可能的。对学生,更多的是怜爱,是责任,是义务。怜爱他们少年的艰辛,怜爱他们成长中的伤痛。深悟一个成年人、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爱和责任让我用明朗、温暖、健康的眼神注视他们。
2.爱严结合。恩威并施。师爱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爱并不意味着失去角色感和距离美。恰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年人与未成人的关系,我们才更需要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亲密有间,爱才能生效。
3.爱的普照性。偏爱使爱失去力量,阳光要普照,万物才能蓬勃生长。
二、情感教育的方式
(一)认同。认同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理念、生活方式。坦承“代沟”,接受“距离”,包容对方。距离是真实的,代沟是正常的。有距离、有代沟正好说明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要做的是在包容和欣赏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学生,同时调整、改造自我,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所执掌的高二·三班座右铭有: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拼命地学,玩命地耍;要做就做最好;我们是兄弟姐妹;名,我所欲也,利亦我所欲也……宽容、奋进、世俗特性凸显。一个班主任具备一些“世俗”特性,并把这些观点以理性和健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更易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拥护,更有利于班级管理,更有利于教师心态的平衡和健朗。
(二)宣泄。宣泄无疑是缓解重压的好方法之一,困于学习压力、成长困境中的学生同样需要宣泄。“六一”节,我们搞了一个主题班会——水中狂欢,用水枪打水仗。水花飞溅中,时光仿若飞回童年。更重要的是,在尖叫与冲撞中,学生释放了自己。新春元旦晚会,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我和你”,活动内容有“配合挤气球”、“配合背人抢球”“配合抢答”“配合歌唱”、“配合尖叫”、“配合抢劫蛋糕”。这里的“配合”好多是男女配合,当时有一男生大叫:“我不干,我要和女同学配对。”我回答他:“女同学没有了,女老师可以吧!”这种做法看似无厘头,但却是合乎人性、合乎学生两性交往原则的。在高一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两性的世界,异性的存在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之一。”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只能诱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无知的行为。真诚、坦率、健康、智慧的态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学生们在谈论对异性的认知时才能目光清澈、神情坦然。这种开放性的活动并未给我班带来混乱,相反在宣泄中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三)激励。激励是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上升的原动力。
书面语言激励真诚、个性、智慧。每个月我都会评出四个“每月之星”,并给其父母写一封信,信中表扬该生在本月表现出的优点,信上有我的签名和印章。由学生带回去,故意不把信封口起来,以便学生“偷”看。
榜样激励多样化。期末除评出了成绩优秀奖、进步奖外,还评出特别勤奋奖、特别贡献奖、成长奖、最佳人缘奖、最佳欢乐奖、最佳值日奖、最佳运动奖、最佳幽默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搭档奖、最佳风度奖等,奖项多样又切合学生实际,给更多的学生带去成长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熏染。用爱心、真情、真实去感染一颗颗涉世未深的心,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明媚的生活之路。高二·三班班上有一个染了一头黄发的女生,受其家庭氛围的影响,总爱粉黛薄施,着装前卫,隆重上学。始见之时,我大吃一惊,继而沉默,仔细观察。不久我便发现,这位女生品性尚纯,审美观受其母亲影响较重,她如此打扮仅仅是自认为那样很美。求美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我希望熏染和影响她,让她有健康和高雅的审美观。于是我常在她面前赞叹某女孩着装的雅致和清纯之美,常和她谈论服装和品位,谈论赫本的美丽……另外,班上舞蹈表演的服装、主持人的服装常由她来决定。高一下学期,黄发转黑,曲发转直,粉脸转净……而我从她那里收获到的是尊重、喜爱与支持。
“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但最让我喜欢的是你的性格:够‘辣’,够‘真’,够‘有型”’,“是的,作为女性就该像你一样把自己“靓”出来,亮出自己的风采”,“很高兴成为你的学生,希望和你永远是朋友”……这样的评价,不仅代表了学生对老师的理解、支持,更体现了学生对自我努力、进步方向的诉求。这足以说明情感教育的卓有成效。
一、情感教育的核心——爱
1.师爱的本质是责任心。超越血缘关系去爱,是不太可能的。对学生,更多的是怜爱,是责任,是义务。怜爱他们少年的艰辛,怜爱他们成长中的伤痛。深悟一个成年人、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爱和责任让我用明朗、温暖、健康的眼神注视他们。
2.爱严结合。恩威并施。师爱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爱并不意味着失去角色感和距离美。恰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年人与未成人的关系,我们才更需要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亲密有间,爱才能生效。
3.爱的普照性。偏爱使爱失去力量,阳光要普照,万物才能蓬勃生长。
二、情感教育的方式
(一)认同。认同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理念、生活方式。坦承“代沟”,接受“距离”,包容对方。距离是真实的,代沟是正常的。有距离、有代沟正好说明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要做的是在包容和欣赏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学生,同时调整、改造自我,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所执掌的高二·三班座右铭有: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拼命地学,玩命地耍;要做就做最好;我们是兄弟姐妹;名,我所欲也,利亦我所欲也……宽容、奋进、世俗特性凸显。一个班主任具备一些“世俗”特性,并把这些观点以理性和健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更易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拥护,更有利于班级管理,更有利于教师心态的平衡和健朗。
(二)宣泄。宣泄无疑是缓解重压的好方法之一,困于学习压力、成长困境中的学生同样需要宣泄。“六一”节,我们搞了一个主题班会——水中狂欢,用水枪打水仗。水花飞溅中,时光仿若飞回童年。更重要的是,在尖叫与冲撞中,学生释放了自己。新春元旦晚会,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我和你”,活动内容有“配合挤气球”、“配合背人抢球”“配合抢答”“配合歌唱”、“配合尖叫”、“配合抢劫蛋糕”。这里的“配合”好多是男女配合,当时有一男生大叫:“我不干,我要和女同学配对。”我回答他:“女同学没有了,女老师可以吧!”这种做法看似无厘头,但却是合乎人性、合乎学生两性交往原则的。在高一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两性的世界,异性的存在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之一。”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只能诱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无知的行为。真诚、坦率、健康、智慧的态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学生们在谈论对异性的认知时才能目光清澈、神情坦然。这种开放性的活动并未给我班带来混乱,相反在宣泄中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三)激励。激励是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上升的原动力。
书面语言激励真诚、个性、智慧。每个月我都会评出四个“每月之星”,并给其父母写一封信,信中表扬该生在本月表现出的优点,信上有我的签名和印章。由学生带回去,故意不把信封口起来,以便学生“偷”看。
榜样激励多样化。期末除评出了成绩优秀奖、进步奖外,还评出特别勤奋奖、特别贡献奖、成长奖、最佳人缘奖、最佳欢乐奖、最佳值日奖、最佳运动奖、最佳幽默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搭档奖、最佳风度奖等,奖项多样又切合学生实际,给更多的学生带去成长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熏染。用爱心、真情、真实去感染一颗颗涉世未深的心,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明媚的生活之路。高二·三班班上有一个染了一头黄发的女生,受其家庭氛围的影响,总爱粉黛薄施,着装前卫,隆重上学。始见之时,我大吃一惊,继而沉默,仔细观察。不久我便发现,这位女生品性尚纯,审美观受其母亲影响较重,她如此打扮仅仅是自认为那样很美。求美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我希望熏染和影响她,让她有健康和高雅的审美观。于是我常在她面前赞叹某女孩着装的雅致和清纯之美,常和她谈论服装和品位,谈论赫本的美丽……另外,班上舞蹈表演的服装、主持人的服装常由她来决定。高一下学期,黄发转黑,曲发转直,粉脸转净……而我从她那里收获到的是尊重、喜爱与支持。
“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但最让我喜欢的是你的性格:够‘辣’,够‘真’,够‘有型”’,“是的,作为女性就该像你一样把自己“靓”出来,亮出自己的风采”,“很高兴成为你的学生,希望和你永远是朋友”……这样的评价,不仅代表了学生对老师的理解、支持,更体现了学生对自我努力、进步方向的诉求。这足以说明情感教育的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