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吸入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吸入低浓度一氧化碳(CO)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可能机制.

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ALI组静脉滴注LPS5 mg/kg,正常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CO吸入组在LPS诱导肺损伤后持续吸入体积分数为2.5×10.CO.观察3 h后放血处死,取肺组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ALI组HO-1 mRNA、TNF-α、IL-6、IL-10、MDA、MPO、SOD、细胞凋亡与正常对照组[1.002±0.004、(0.47±0.06)pg/mg蛋白、(0.49±0.12)pg/mg蛋白、(0.42±0.08)pg/mg蛋白、(0.79±0.14)nmol/mg蛋白、(6.0±1.0)U/mg蛋白、(74±7)U/mg蛋白、(0.12±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肺损伤严重.CO吸入组TNF-α、IL-6、MDA、MPO和细胞凋亡[(0.91±0.25)pg/mg蛋白、(0.64±0.05)pg/mg蛋白、(1.02±0.23)nmol/mg蛋白、(7.2±1.6)U/mg蛋白、(1.60±0.34)%]显著低于ALI组[(1.48±0.23)pg/mg蛋白、(1.16±0.26)pg/mg蛋白、(1.27±0.33)nmol/mg蛋白、(8.2±1.5)U/mg蛋白、(3.18±0.51)%,P均<0.05];HO-1 mRNA、IL-10和SOD表达[5.433±0.921、(0.26±0.07)pg/mg蛋白、(60±10)U/mg蛋白]显著高于ALI组[3.081±0.823、(0.15±0.03)pg/mg蛋白、(51±7)U/mg蛋白,P均<0.05],肺损伤减轻.

结论

吸入CO通过调控氧化/抗氧化、促炎/抗炎反应、抑制过度细胞凋亡和上调HO-1表达,可能对LPS诱导ALI起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异体脸面部复合组织移植供体的有效保存方法,以减轻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方法 取狗的脸面部复合组织瓣,分别用4℃生理盐水和UW液灌注、保存,用MTT法检测复合组织瓣取下即刻、保存12、24、48 h的各组织的活力,计算其与未保存组织相比的活力百分比,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各种组织用UW液保存48 h后活力仍为未保存组织的75%以上.保存后24、48 h活力百分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建立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方法 雌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作2组:(1)对照组(36只)不做任何处理;(2)照射组(54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于照射后1、24、72 h和1、2、4、8、16、24周,取照射组及相同鼠龄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分别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来观察肺组织基底膜连续性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表达.用碱水解法来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1.01~2004.04本院收住的以发热为首发临床表现的87例老年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老年人发热性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目的 探讨人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的Ⅲb亚型(FGFR1-Ⅲb)在TAKA-1胰腺导管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对有丝分裂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的调节.方法 以脂质体法将人类全长FGFR1-Ⅲb表达质粒pSVK4/FGFR1-Ⅲb稳定转染入TAKA-1胰腺导管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Northern印迹、免疫荧光和糖基化分析等方法鉴定FGFR1-Ⅲb在TAKA-1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和结构特征
目的 研究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CI)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对166例CI患者及72名健康成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LPL Ser447Ter基因多态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
目的 介绍颅颌面部骨折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字母-数字编码系统和初步临床应用. 方法解释字母-数字编码系统的编制原则,应用该系统对98例颅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字母-数字定级法与简明损伤定级-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系统的一致性进行探讨. 结果字母-数字编码系统用字母标记颅颌面部各个分区,能对颅颌面部骨折作出危险性评估;可以比较全面地统计出每个患者骨折的部位,为临床救治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目的 研究分析我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两家系及6例散发病例的基因突变.方法选取染色体3q区域5个微卫星位点D3S3696、D3S1549、D3S3586、D3S1764和D3S1744进行家系连锁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提示连锁的染色体区域内候选基因FOXL2进行突变筛查.结果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在3q23区D3S3696至D3S1744之间9.8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