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

来源 :国际政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战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政经关系温差衡量法",着重对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基于定量研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日经济关系存在由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决定的"阶段"属性,政治关系等其他因素只能在此属性基础上对中日经济关系发挥影响;中日政治经济关系温差的出现及变化遵循以上规律;被认为是中日政经关系常态的"政冷经热"只是小泉时期的特殊现象,而学界一直担心的"政冷经冷"现象直到
其他文献
中国和拉美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在过去十年间大幅增长,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快速增长源于中国对拉美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有人对这种不断密切的中拉政治和经济联系的前景表示
随着煤炭消耗、汽车消费、建筑消费的快速上升,我国城区大气污染严重,多数城市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年平均浓度超过35μg/m3国家二级空气标准限值。由于PM2.5表面积大、富集有
本文以中国11种国际关系学期刊2008—2011年所发表的理论研究类论文为样本,对最近四年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统计结果显示,过去四年,中国理论研究的范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