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几种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其特殊意义。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本文主要从多媒体运用、体验式教学、小组合作讨论以及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四种方法来探讨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运用
  小学语文是是后期语文学习的根基,小学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能否成功地运用汉语,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而小学语文教学是夯实孩子们学业基础、培养孩子们语文兴趣的重要环节,鉴于当前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并顺应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运用几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一、多媒体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农村,由于学生们对外界的接触较少,信息相对闭塞,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有老师的耐心讲解,仍可能对课本中描述的情景不能直观了解,从而导致思维开发受限、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下降。目前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对农村小学的基础投入也逐年增大,大部分小学已经拥有少数多媒体教室及相关远程教育资源如国家配发的光盘、卫星网播发的资源、因特网下载的资源等,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而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将文字、声音、图像整合在一起,则可以克服平常教学中只凭老师讲解、学生想象的弊端,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视听能力,多感官地进行语文的学习,让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说在讲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桂林山水的有关图片,向同学们展示桂林平静碧绿的江水、婉转苍翠的群山、白云点缀的天空,让农村孩子足不出户就可领略到漓江美丽的风景,培养同学们的美感,加深学生们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认识,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另外在学习《掩耳盗铃》这篇文章时,借助于网络上相关的动画视频再现古代寓言故事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动孩子们的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在欢声笑语中传授知识。
  二、情景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对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行描述和模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由于目前农村教师在教学中仍是沿袭原来的填鸭氏教学,只注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机械式地传授知识,将学生变成了应考的机器,忽视了其个人的体验、感悟和兴趣。而情景式教学则通过再现情景、学生亲身体验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切身体验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并从中得到学习和感悟。比如书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老师便可在同学们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要上台按照小组的人员安排对课文进行演绎。在演绎中每个人通过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文章人物的印象,提高了对文章的认识。另外除了通过同学们的个人演绎来再现情景外,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乡间的田野等自然环境,也能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入规定的情景。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同学们带到的花生田野中,通过仔细观察花生的叶和果,比对满枝的桃李,深刻认识课文中所说的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小组合作讨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它通过学生们在合作中互通有无,交换信息,相互帮助,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大家积极发言,不同的思维碰撞,弥补了个人的局限性,学生在他人那里得到启示,发现自己的不足,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每个学生都亲自体味到合作和成长的乐趣,极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跳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自己独立思考,认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大意,并尝试理顺文章中孩子和猴子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本文的组织脉络和中心思想,进而尝试思考能使孩子脱离险境的其他方法。如此,孩子们不仅通过自己的能力学习了本篇课文,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集体合作中得到进步和成长。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真正做到让每位同学都能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老师要尽可能地找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对害羞胆怯的学生予以鼓励,必要时做相应的提示,并进行巡视,听学生们的理解是否正确,看对知识的认识是否到位,并给与相应的指导和提示。
  四、乡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作为一门社科学科,它的学习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在生活中得到共鸣,农村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及深厚淳朴的民俗风情,这些都是农村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对于语文作文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文化资源。首先老师应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关注现实,多接触大自然,培养孩子们发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此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比如说在教授《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同学们到农村家庭去寻找理解。屋前黄色的南瓜、碧绿的丝瓜,院里的凤仙和嫩竹,田野旁的小河和庄稼,这一切对孩子们都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非常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乡土资源、设置环境情景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将对是对语文教学的一大变革,并将对其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正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J].文学教育(下),2014(01),048-049.
  [2]王维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攻略.中国校外教育,2012(28),65
  [3]刘文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教育教学论坛,2011(27),54-55
  [4]肖慧琴.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4),249-250
  [5]郭素云.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学刊,2011(5),170-171
  [6]王财斌.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09),1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因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进入21世纪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的具体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教材融进环保素材;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语文的课文导读和教育中,开展法制教育,通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从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形成正确、良好的法律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制;意识;教育;小学语文  根据教育部颁布施行的《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在教育内容中,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
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提倡校本课程的新开发,展现学校的办学风尚,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囿于旧的套路.要引入鲜活的源头活水,与时俱进,综合地方资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满足于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要想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打破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服务于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初中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阻碍了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打破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
【摘 要】中盛煤矿掘进开拓巷道过程中,沿7#煤层顶板掘进,节理发育、见断层,故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不仅提高了围岩的主动承载能力,同时相对于其它的支护方法,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延长了巷道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对锚网喷联合支护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关键词】锚杆;锚索;联合支护  The Combined Supporting with Roofblot,Net and Cement Mort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了全方位素质人才的培养打基础固根本的教育阶段,在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任何职业,话语能力是体现一个人能力风度的重要体现,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成为学生需要培养的最实用最重要素质。小学语文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还应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  一、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展现个人素质,影响个人形象。无论在哪个朝代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桥梁,向大众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80年,Lakoff
2012年7月23日,“中国书法之乡”在隆化正式挂牌,从此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县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国家级文化名片。从申请到争创成功,仅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化
本文叙述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内容包括三个专题:1、函数的单调性;2、函数的奇偶性;3、一元二次不等式.
内容摘要:本文以我国第一部语文教育小说——《文心》为研究对象,从写作目的、平日积累、组织方法、作后修改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与当今的作文教学进行对比,以期对当代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文心》 写作教学 反思 启示  《文心》是夏丐尊和叶圣陶合编的我国第一部语文教育小说,一九三四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对我国语文教育影响深远。《文心》最初以连载的方式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两位先生轮流执笔,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