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相比金属等传统材料,其耐高温性能、抗固体颗粒冲蚀磨损性能等不足,导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高温磨损等复杂工况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研究表明,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功能性防护涂层,是一种有效提高或改变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的途径.在介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梳理了热喷涂、冷喷涂和溶胶-凝胶法,共3类5种国内外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功能防护涂层的表面技术.梳理总结了不同表面技术沉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3类主要的防护涂层(耐高温涂层、抗固体颗粒冲蚀磨损涂层、导
【机 构】
:
陆军装甲兵学院 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72;陆军装甲兵学院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2;陆军装甲兵学院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相比金属等传统材料,其耐高温性能、抗固体颗粒冲蚀磨损性能等不足,导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高温磨损等复杂工况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研究表明,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功能性防护涂层,是一种有效提高或改变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的途径.在介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梳理了热喷涂、冷喷涂和溶胶-凝胶法,共3类5种国内外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功能防护涂层的表面技术.梳理总结了不同表面技术沉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3类主要的防护涂层(耐高温涂层、抗固体颗粒冲蚀磨损涂层、导电涂层)的侧重点,如电弧喷涂、冷喷涂主要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金属涂层.通过全面对比分析各种技术制备涂层的机理、性能、优缺点,以及涂层的失效原因,指出如何保持基体预处理过程中的表面完整性、如何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如何有效沉积陶瓷涂层等,既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防护涂层研究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也是后续研究中的重点工作.
其他文献
锂硅酸盐玻璃陶瓷牙科材料包括用于CAD/CAM加工的主晶相为偏硅酸锂以及热压铸造的主晶相为二硅酸锂的材料,具有高强度、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透光性和美学性能以及独特的修复通用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和专利上报导的锂硅酸盐玻璃陶瓷牙科材料采用的玻璃成分、晶化温度制度以及析出的主晶相,讨论如何根据牙科材料性能要求来确定玻璃陶瓷的主晶相,并以此来选择玻璃成分和相应的结晶温度制度.此外还指出了锂硅酸盐玻璃陶瓷牙科材料今后研制的发展方向.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轻质、高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强度的方式主要有改善树脂基体性能、增加法向材料和层间增韧等.层间增韧方法是一种将纤维、颗粒及薄膜等作为增强相嵌入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层间,以达到层间增强效果的方法.采用层间增韧方法无须改变现有的工艺方法,实现过程容易,并且增强效果明显.综合成本、技术难度等方面因素,层间增韧方法为一种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层间增强方法.本文综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将复合材料层间增韧技术的研究分为纤维层间增韧、纳米材料层间增
目的 系统研究Al含量对TiAlN涂层结构以及硬度、热稳定性、抗氧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阴极弧蒸发技术,采用Ti、Ti50Al50、Ti40Al60和Ti33Al67靶材制备出4种Ti1–xAlxN涂层.分别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仪、热重分析仪(TGA)和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和耐蚀性.结果 4种Ti1–xAlxN涂层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硬度由TiN的~26.4 GPa上升到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