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歌》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ngzh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丛”等10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丛林、深处”等5个词语。
  2.能正確、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
  (1)生在林中满山跑,身穿斑斓黄皮袄。百兽之中最凶猛,威风凛凛山大王。(老虎)
  (2)黑白衣服穿一套,黑框眼镜摘不掉。爱吃竹叶爱嬉戏,珍贵稀少是国宝。(熊猫)
  2.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拍手歌》。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读准字音
  1.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读准翘舌音:世、深。读准平舌音:丛。
  读准前鼻音:锦、雁、深。读准后鼻音:孔、雄、鹰、丛、猛、灵。
  3.出示词语,辨析字音。
  锦鸡——风景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分组讨论,对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3.懂得在交流中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听一个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听个故事,好吗?  2.教师讲述《周班长的故事》。  故事选自《家有儿女——周班长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  这个周班长不是姓周的班长,而是每周负
主题教学有多样的课堂形态:或是单篇经典,或是群文阅读,或是整本书阅读,或是实践活动等。其中“群文阅读”并不是一个突然风靡的概念,在主题教学研究的历程中,我们深知课程改革往往随社会发展需求而来,“信息爆炸”的当今,教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提取、思考,是主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主题教学以往的“一篇带多篇”“单元整组教学”等课堂尝试经验,我们努力探索主题教学研究背景下的“群
【教学目标】  1.感悟、品味诗情,体会作者美好的内心世界。  2.体会儿童诗语言亲切、活  泼、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诗热情,尝试用课文句式写诗。  【教学重点】  诵读入境,领悟诗情,学习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名言,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  话。(课件出示句子: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阅读从读诗开始。——金波)  (生读)  师:古人说:“读诗使人灵 
教学目标:  1.在任务驱动下,激起推荐一部动画片的口语交际欲望。  2.能讲清楚对动画片的印象,  推荐吸引自己的人物或故事片段。  3.学会用合适的语速说话,并  能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发言与倾听的习惯。  第一板块:初试身手,把握交际内容  1.聊“印象”。  一部动画片能值得你推荐,肯定吸引了你,并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你看过的动画片里,你对哪一部有印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
教学目标:  1.使用学习单,结合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分析声旁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积累“纸船、松鼠、幸福”等11个生词,学写“纸、抓、哭”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梳理松鼠和小熊“交朋友—吵架—和好”的过程,抓住关键词句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3.通过“替小熊写卡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初步明白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靠宽容和谅解去维护。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读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雨”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随文识字  1.同学们,下雨了,雨点儿从天上落下来了。(播放下雨声音频)谁会读这两个词?(雨点、 雨点儿)  小结:加上儿化音,显得更加可
班上有个同学叫王赟。起初我将他的名字“赟”读成yùn,后来查字典才知道应读第一声。  王赟读书声音洪亮,但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瞎蒙。“鸟栖虫居”他能读成“鸟西虫居”。一次讀课文,文中有一句“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他读道:“显示少年的胸……嗯……胸……”他一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嗯”半天,有时还会抓耳挠腮,局促不安。我正想提醒他,他却念出了“显示少年的胸怀”。  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用目光制
一、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4篇课文。《静夜思》抒写了游子在宁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美好情思。《夜色》精要描述了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爸爸拉“我”去散步,启发引导“我”发现夜色的美好,从此,“我”不再惧怕夜色。《端午粽》讲述了外婆每年请“我”吃粽子,在不经意中培育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彩虹》则采用对话的方式,想象自己飞
摘 要 对教育网络平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Ad Hoc网络,提出应用Ad Hoc搭建教育网络平台,做到对现有教育网络平台的补充。  关键词 Ad Hoc;网络平台;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8-0058-04    Educa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based onAd Hoc//Liu Biao  
长文是指那些文字多、篇幅长、训练点多、内涵丰富的文章。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二学段在 800 字以上、第三学段在 1000 字以上的现代文称作长文。宋秀金认为,长文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长文,即文章篇幅较长的文章;另一种是因文质兼美、含义深刻而被教师教“长”了的文章。余映潮老师认为,有时候,长文也是难文。因此,长、深、难这三点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长文的典型特征。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