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香料"起风波
因不愿向消费者告知"11种神秘香料”是哪些成分,有消费者将肯德基告上法庭,索要知情权。记者目前获悉,在广州工作的徐先生在就餐时,看到肯德基“上校鸡块”的包装上宣称,添加有“十一种申秘香料”制作而成,故多方向肯德基方面打听这11种香料的真实情况,但均无法获知。目前,徐先生已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并要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一倍购物价格42.5元,并象征性地赔偿其因此造成的误时、交通、文印、通讯等客观损失3.15元。
徐先生对此颇感疑惑,并对香料进行了一番研究。许先生告诉记者,香料有多种分类,如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如植物香料(茴香、大蒜等)、动物香料(麝香、龙涎香等);有生物技术生产香料(丁酸、丁二酮等)、人工合成香料(芳樟醇、香茅醇等)等。虽然门类颇多,但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中,无论是食品、日用、化工等用途的香料,都是公示于众的香料,均不属于“神秘”香料。
记者近日到一家肯德基餐厅进行探访。在点了一些食品的同时,记者还特意点了一份“上校鸡块”。以红、黄为主色调的包装上,果然突出地标注有“十一种神秘香料”,并声称“融入鲜嫩鸡肉中,外脆里嫩,鲜美多汁”。
在用餐间歇,记者以担心过敏为由,向身边的一位女服务生询问,香料中有哪些成分?该服务生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她建议记者去咨询收银台内的工作人员。在她的指引下,记者全着“上校鸡块”的盒子又来到收银台前,向一位男服务生和另一位女服务生咨询香料的成分。二人听后,神态稍有迟疑,继而则声称“不清楚”。
其中的女服务生接过“上校鸡块”的纸盒说去问问,随后她转身进入后面的房间。没过多久,女服务生出来说,问过经理了,经理也不知道什么成分,顾客如果担心过敏的话,就把“上校鸡块”退掉。她一边说着,一边也托着纸盒,仔细查看着有关香料的标注,并自言自语说,“照道理应该写清楚,但我们也不知道啊”。
“这不过是一种广告吧!”一旁的男服务生向记者表示,这个香料是保密的,不会透露出来的。在不能确定香料成分的情况下,女服务生颇为热心地建议记者,如果容易过敏还是不要吃了,打包带给家里其他人吃。借口“机密"遭质疑
“如果肯德基不能举证‘上校鸡块’中含有十一种香料,或该十一种香料并非属于‘神秘’范畴,或所使用香料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食用香料范畴,那么这样的广告宣传属于误导消费者的民事欺诈行为。”徐先生坚定地认为。
“如果肯德基无法举证并构成欺诈的话,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徐先生补充认为,肯德基不能以“商业机密”等借口,拒绝履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定义务。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有消费者直接就担心地表示,这11种香料会不会是化学合成的,会不会有害健康?杭州的一位凌女士表示,每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体差异巨大,而据她了解,一些香料容易引发人体过敏。如果不能明明白白告知,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就容易引发疾病。
另一位方先生也颇为困惑地表示,食品安全不能儿戏,对于能够添加入食品的香料,国家肯定经过严密论证,圈定一个范围的,只~g_4-Tg围内的物质才能使用,超过的则禁止使用。如果肯德基选择正常范围内的香料添加,那这些香料肯定是明确的,其效用已经被社会认知的,而不会是神秘的,如果超过了圈定的范围添加了为外界所未知的一些香半斗的话,那显然就会不合乎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甚至直接构成了违法。
“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神秘香料’的提法,我感觉是在故弄玄虚!”方先生由此认为,肯德基所使用的香料应该不存在神秘一说。肯德基沉默应对
食品中添加的香料,是否必须强制性标示其中的成分?对于食品行业较为熟悉的一位人士则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厂家可以拒绝消费者的请求,如果消费者要求告知,厂家应当根据消法,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此外,食品用香料必须是《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2011里面规定了具体名称的香料,所以没有神秘香料的这种说法。他由此也认为,是企业在故弄玄虚,误导消费者。
另有从事消保工作的一位人士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并不是什么商业秘密,消费者如果对“神秘香精”不放心,也可以要求质监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对于多方面的质疑之声,肯德基公司如何看待?记者目前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进行了联系,但始终没有得到企业的回应。
记者先是登陆了肯德基官方网站,由于没有联系电话,因而在其“网上顾客服务中心”通过留言,提出了询问。尽管网页上声称,“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在工作时间尽快通过email或电话回复您”,但是记者迟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消费者是否拥有知情权?
餐饮食品中所使用的的香料,是否需要标注,告知消费者呢?
据一位餐饮业人士称,在2011年5月前,国家曾发布公告,要求自制火锅底料、饮料和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必须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肯德基食品中所使用的所谓‘神秘香料’是自制调味料,则须在店堂公示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
国内食品业资深人士王丁棉认为,对于食品中的信息,包括添加了什么、添加的品类品种、添加量、营养性、生产工艺等,消费者都有权知道,都有知情权。企业不能以各种理由,打擦边球。据其介绍,按照去年新出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他的理解是对于食品中所使用的添加剂、成分,80%都应标注。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等事项。“若是类似肯德基店里的食品不属于预包,但它添加的各种香料仍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特别是限量的规定装产品。消费者若咨询食品里所添加的成分,企业应该告知,这属于消费者知情权的范畴。”肯德基被指不负责任
肯德基因去年底爆发的“速生鸡”事件而遭遇重创。据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2个月肯德基在华销售额下降24%。为了扭转形象,肯德基目前对外通报了其进展中的“雷霆行动”,称从去年11月至今肯德基已关闭淘汰干余座具有潜在风险的鸡舍。但此举却遭到了营销专家的质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胡左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肯德基直接关闭干余座鸡舍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是把“速生鸡”事件的责任完全往供应商身上推。他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帮助供应商一起改进,而不是“一关了之”。胡左浩也指出,直接“砍掉”供应商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许多供应商与肯德基长期合作,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也是肯德基在当时默认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出了问题直接关闭淘汰鸡舍是在推卸责任,好像此事与肯德基无关,会对供应商今后的发展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困难。”
因不愿向消费者告知"11种神秘香料”是哪些成分,有消费者将肯德基告上法庭,索要知情权。记者目前获悉,在广州工作的徐先生在就餐时,看到肯德基“上校鸡块”的包装上宣称,添加有“十一种申秘香料”制作而成,故多方向肯德基方面打听这11种香料的真实情况,但均无法获知。目前,徐先生已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并要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一倍购物价格42.5元,并象征性地赔偿其因此造成的误时、交通、文印、通讯等客观损失3.15元。
徐先生对此颇感疑惑,并对香料进行了一番研究。许先生告诉记者,香料有多种分类,如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如植物香料(茴香、大蒜等)、动物香料(麝香、龙涎香等);有生物技术生产香料(丁酸、丁二酮等)、人工合成香料(芳樟醇、香茅醇等)等。虽然门类颇多,但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中,无论是食品、日用、化工等用途的香料,都是公示于众的香料,均不属于“神秘”香料。
记者近日到一家肯德基餐厅进行探访。在点了一些食品的同时,记者还特意点了一份“上校鸡块”。以红、黄为主色调的包装上,果然突出地标注有“十一种神秘香料”,并声称“融入鲜嫩鸡肉中,外脆里嫩,鲜美多汁”。
在用餐间歇,记者以担心过敏为由,向身边的一位女服务生询问,香料中有哪些成分?该服务生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她建议记者去咨询收银台内的工作人员。在她的指引下,记者全着“上校鸡块”的盒子又来到收银台前,向一位男服务生和另一位女服务生咨询香料的成分。二人听后,神态稍有迟疑,继而则声称“不清楚”。
其中的女服务生接过“上校鸡块”的纸盒说去问问,随后她转身进入后面的房间。没过多久,女服务生出来说,问过经理了,经理也不知道什么成分,顾客如果担心过敏的话,就把“上校鸡块”退掉。她一边说着,一边也托着纸盒,仔细查看着有关香料的标注,并自言自语说,“照道理应该写清楚,但我们也不知道啊”。
“这不过是一种广告吧!”一旁的男服务生向记者表示,这个香料是保密的,不会透露出来的。在不能确定香料成分的情况下,女服务生颇为热心地建议记者,如果容易过敏还是不要吃了,打包带给家里其他人吃。借口“机密"遭质疑
“如果肯德基不能举证‘上校鸡块’中含有十一种香料,或该十一种香料并非属于‘神秘’范畴,或所使用香料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食用香料范畴,那么这样的广告宣传属于误导消费者的民事欺诈行为。”徐先生坚定地认为。
“如果肯德基无法举证并构成欺诈的话,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徐先生补充认为,肯德基不能以“商业机密”等借口,拒绝履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定义务。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有消费者直接就担心地表示,这11种香料会不会是化学合成的,会不会有害健康?杭州的一位凌女士表示,每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体差异巨大,而据她了解,一些香料容易引发人体过敏。如果不能明明白白告知,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就容易引发疾病。
另一位方先生也颇为困惑地表示,食品安全不能儿戏,对于能够添加入食品的香料,国家肯定经过严密论证,圈定一个范围的,只~g_4-Tg围内的物质才能使用,超过的则禁止使用。如果肯德基选择正常范围内的香料添加,那这些香料肯定是明确的,其效用已经被社会认知的,而不会是神秘的,如果超过了圈定的范围添加了为外界所未知的一些香半斗的话,那显然就会不合乎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甚至直接构成了违法。
“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神秘香料’的提法,我感觉是在故弄玄虚!”方先生由此认为,肯德基所使用的香料应该不存在神秘一说。肯德基沉默应对
食品中添加的香料,是否必须强制性标示其中的成分?对于食品行业较为熟悉的一位人士则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厂家可以拒绝消费者的请求,如果消费者要求告知,厂家应当根据消法,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此外,食品用香料必须是《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2011里面规定了具体名称的香料,所以没有神秘香料的这种说法。他由此也认为,是企业在故弄玄虚,误导消费者。
另有从事消保工作的一位人士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并不是什么商业秘密,消费者如果对“神秘香精”不放心,也可以要求质监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对于多方面的质疑之声,肯德基公司如何看待?记者目前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进行了联系,但始终没有得到企业的回应。
记者先是登陆了肯德基官方网站,由于没有联系电话,因而在其“网上顾客服务中心”通过留言,提出了询问。尽管网页上声称,“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在工作时间尽快通过email或电话回复您”,但是记者迟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消费者是否拥有知情权?
餐饮食品中所使用的的香料,是否需要标注,告知消费者呢?
据一位餐饮业人士称,在2011年5月前,国家曾发布公告,要求自制火锅底料、饮料和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必须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肯德基食品中所使用的所谓‘神秘香料’是自制调味料,则须在店堂公示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
国内食品业资深人士王丁棉认为,对于食品中的信息,包括添加了什么、添加的品类品种、添加量、营养性、生产工艺等,消费者都有权知道,都有知情权。企业不能以各种理由,打擦边球。据其介绍,按照去年新出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他的理解是对于食品中所使用的添加剂、成分,80%都应标注。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等事项。“若是类似肯德基店里的食品不属于预包,但它添加的各种香料仍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特别是限量的规定装产品。消费者若咨询食品里所添加的成分,企业应该告知,这属于消费者知情权的范畴。”肯德基被指不负责任
肯德基因去年底爆发的“速生鸡”事件而遭遇重创。据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2个月肯德基在华销售额下降24%。为了扭转形象,肯德基目前对外通报了其进展中的“雷霆行动”,称从去年11月至今肯德基已关闭淘汰干余座具有潜在风险的鸡舍。但此举却遭到了营销专家的质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胡左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肯德基直接关闭干余座鸡舍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是把“速生鸡”事件的责任完全往供应商身上推。他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帮助供应商一起改进,而不是“一关了之”。胡左浩也指出,直接“砍掉”供应商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许多供应商与肯德基长期合作,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也是肯德基在当时默认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出了问题直接关闭淘汰鸡舍是在推卸责任,好像此事与肯德基无关,会对供应商今后的发展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