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国际作曲比赛获奖名单(2020年1-7月)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旅德作曲家陈晓勇以宛如“一朵小花”般极致简练的声音材料,多样化的展衍手段与音响塑形,以及在追求时间历程中声音变化之种种可能性的思维驱动下,创作了管弦乐作品《时代万花筒》,并最终为听众呈现出一幅万花筒般绚彩、奇幻的音响“世界”。本文将从跨媒介灵感启发及其材料转化、局部结构及其主要衍变方式、管弦乐写作特点与作品整体曲式结构特征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其独特的作曲技术构成及音乐语言的个性特征。同时作为音响文本的个案分析,本文力求以点带面地揭示出作曲家创作成熟时期的写作观念与审美内涵。
“孤岛”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复杂多变的斗争环境中联合音乐界的救亡力量,利用租界的特殊性以及国民党在群众运动方面的弱势,通过实验音乐社对俄苏歌曲的译介、传播来动员大众(尤其是职业青年)抗战救国,发展党的力量,产生广泛影响,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姜椿芳和陈歌辛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黄源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除了歌剧《秋子》以外,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却鲜为人知。黄源洛曾留下一批珍贵的音乐手稿资料,其中包括极具史料价值的《秋子》追忆稿。本文分三个部分对黄源洛音乐手稿加以整理,试图揭示他的音乐创作面貌,特别是对他1950年之后创作与身份上的转变予以思考。最后希望以黄源洛手稿整理为个案,加强对近现代音乐家手稿的收集、整理、研究与保存。
“地歌”是最古老的三味线音乐体裁,也是日本近世邦乐的源头。在众多的地歌曲目中,有一类突出三味线器乐魅力的乐曲被统称为“手事物”,这类乐曲着重挖掘三味线的器乐潜质,改变了地歌固有的声乐体裁形象,成为三味线器乐体裁之滥觞。文章根据“手事物”的发展特点梳理和归纳了其发展路径,对形成原因进行了解析,认为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百余年间,日本地歌歌词的规整化审美倾向、三味线技法的丰富创新、不同曲种之间的交流影响和地歌传承应用的特殊性等因素促成了“手事物”的蓬勃发展。
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作为20世纪钢琴音乐创作最强有力的开拓者之一,对钢琴音响和技法拓展的概念是前卫且富于想象力的,为了挖掘作品深刻的音乐内容而不断尝试将多种音色元素与技法相融合。本文对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中的技法进行了宏观归纳和微观分析。博尔科姆钢琴创作技法的拓展运用,一定程度地反映了20世纪钢琴音乐创作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为创作与演奏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当代钢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与音响可能。
布里顿三部教堂寓意剧是其所有歌剧作品中唯一具有一定程度内在统一性与连贯性的系列作品。就音乐创作而言,最显著的内在统一性与连贯性是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借鉴与模仿。具体而言,重点体现在三部剧中对支声复调的运用、乐队的编制、特殊记号的选择三个方面。同时,布里顿既不完全依赖于东方音乐元素和创作手法,也绝非完全凭借个人的主观臆造,以西方人及其西方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审读东方音乐文化,而是以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方式来加以借鉴与模仿。
《淮南子·天文训》一篇,包括了若干乐律学内容,而且比较艰深。围绕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已经付出了大量劳动,且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虽然如此,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对其中的“和、缪”“徵生宫,宫生商”“角生姑洗”“日冬至,音比林钟”等问题进行再探,并对黄翔鹏先生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
本研究共收集到最新的文字资料30件、图像资料33件,合计共63件。本文以此63件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史为纲,通过梳理、整合、比对、分析各方资料,重新对日本现代尺八的渊源问题作出了思考和判断,并由此勾勒出日本现代尺八的历史发展脉络图式,最后总结得出:日本现代尺八并非由南宋时期传入日本,而是自隋唐时期直接输入日本后,沿着自我发展的需要改造传承至今,应被视为日本音乐民族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和必然产物。
期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发行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理论学术季刊。本刊致力于为海内外音乐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师生提供学术耕耘的园地。为进一步方便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现公布稿约及著录规范如下:(一)本刊欢迎研究背景清楚、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篇幅为1万字左右的论文。来稿请附上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5个关键词、作者简介(含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工作单位、职称和职务),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传真号码、身份证号码。翻译稿请附原文和版权授予书。投稿若是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