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意地列举就能说明Devolver Digital旗下游戏的多样性。在这些游戏中,你既能够看到“英雄萨姆”这样悠久历史的经典系列,也能看到典型的Roguelike游戏《挺进地牢》、兼具巧思与乐趣的解谜游戏《塔洛斯法则》、剧情优秀的《观测者号》、节奏上乘的动作游戏《武士:零》、令人血脉偾张的《我的朋友佩德罗》与《猿遁》、精致如艺术品的Gris……
对于一家发行商来说,“多样性”是个可贵的属性,同时Devolver Digital还能够在风格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仍然确保所发行的大多数游戏的质量。由此,Devolver Digital在独立游戏领域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正是bilibili所需要的。
bilibili也需要在游戏领域走得更远
如果我们把话题停留在bilibili与Devolver Digital在《糖豆人:终极淘汰赛》上搞了个合作,那么事情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在将来,我们可能会多玩到一款本土化做得更好的游戏而已。这款游戏可能很棒,可能不太行,但这些事情都不算特别重要—这年头谁还缺个游戏呢?
更进一步看,这个简单的合作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东西。现在,bilibili处于一个飞快的上升时期,随着大会员人数的逐年升高的是,bilibili购买了更多的影视作品版权,这些作品以及站内发布的内容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动画番剧。毫无疑问,市值已经达到119亿美元的bilibili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二次元视频网站。
在FGO取得巨大成功之后,bilibili在手游领域也多有建树。但在手游之外的游戏领域,bilibili的尝试还很有限,目前,它作为发行商发行的游戏并不算多,除了《一起开火车!》外,还有《Unheard-疑案追声》《妄想破绽》《只只大冒险》等作品。但是,仅是去做单机PC游戏的发行商这种尝试,本身就说明了许多问题:在游戏领域,bilibili不希望只有手游业务。
只不过,更多地尝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ilibili并非传统游戏厂商,缺乏PC或主机上制作游戏的经验。从头开始招兵买马成为制作方看似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样费时费力不说,能不能做成也未必—PC网游的市场已经大不如前,做单机的话更是风险重重,就连国内知名游戏大厂去做单机时,都是赚钱少骂声多,怎么算都是亏本买卖。 在这种情况下,做发行是一个更经济、成功率也更高的选择,因此,bilibili尝试着去做了,效果还不错。看起来,bilibili接下来也会继续做,它接下来要发行的游戏还包括《斩妖行》与移动端的Dead Cells。
发行之外,合作同样是个极具效率的选择。bilibili本身就是平台,它不缺乏流量。作为一个平台,它渴求更多的内容,恰好,单机游戏与独立游戏本身就是受到bilibili关注的—bilibili甚至有自己的游戲评分版块,而且其中用户的讨论十分激烈。更不用说,在内容创造上,相比其他视频网站,bilibili拥有更多独立游戏相关的主播和视频制作者。
平台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自研或者代理的内容,bilibili拥有更好的推广能力,而开展任何合作,bilibili也具备更好的议价能力。就拿《糖豆人:终极淘汰赛》来说,这种形式的游戏在bilibili站内就可以开展无数个颇具创意的推广活动:站内视频与直播、与UP主联动,或用这款游戏来作为一款综艺节目,邀请用户与艺人来举办趣味赛事……
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模式在bilibili的手游推广上已经得到了验证。而一个好的合作方,很容易就能在另一个游戏领域复制这种成功。
Devolver Digital,一个好的合作选择?
国内游戏厂商很少与发行商展开合作。原因也并不复杂,对于传统的游戏厂商来说,它们本身同时兼具研发、发行、游戏平台的能力,与一个纯粹的发行商合作的空间没有那么大。而bilibili不一样,它在游戏领域比较“偏科”,在平台和流量方面又大有“富余”,因此相比传统游戏公司,它拥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对bilibili来说,Devolver Digital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首先,这算得上是将已有流量转化为收益的探索;其次,Devolver Digital的游戏内容,本身就是bilibili用户所关注的内容,除了合作的直接收益外,合作还将进一步为bilibili提供更多优质内容。反过来也一样,对Devolver Digital来说,bilibili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它拥有巨大的流量,可以帮助Devolver Digital转化潜在用户,提高游戏的销量与自身的知名度。
结束语
如果把一款游戏的合作视为起点的话,bilibili与Devolver Digital在今后的合作将会更为关键。它可能带来某种格局上的变化:bilibili可能在独立游戏领域找到一个支点,Devolver Digital可能在中国获得更多机会。如果这些变化能够产生的话,国内的独立游戏领域也可能获得一些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