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痛打落水狗”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让不让人说话,是衡量一名官员是否开明的重要标准。很早之前,古人就总结出一条良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不让百姓说话,必有大害,可总有人以为“堵和瞒”才能高枕无忧。
  明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权误国,靠厂卫特务机构钳制舆论,打击异己。即便上层官宦的隐私也很难躲过厂卫的耳目。如宁安大长公主之子李承恩,藏有公主所赐器物,亦被发现。工部郎中叶宪祖见内城建魏忠贤生祠,颇有感触,叹道:“此天子幸辟雍道也,土偶能起立乎!”把魏忠贤神像称作“土偶”,魏闻知,即刻将其罢官削籍。厂卫的触角也伸入民间,有这样一件事:四个人在密室中饮酒,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他三人吓得不敢出声。还没等那人骂完,便有锦衣卫进来把四人抓走,骂者被凌迟处死。对另外三人赐以黄金,三人却吓得魂飞魄散(清·张廷玉《明史·刑法三》)。魏忠贤专权时禁言,民众道路以目,倒台后,千夫所指,东林党人趁机痛打落水狗。
  “胄籍升降,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这是南朝梁武帝对“选士”的看法。算不上真知灼见,但也有一定道理,意思是选官要合乎规矩,要有尺寸,用或不用,要么做到平时心中有数,要么从舆论中得到对某人的评议。西哲黑格尔也说:“无论哪个时代,公共舆论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
  如今,仍有官员做贼心虚。“张口闭口狗咬狗,黑黄白花满地走。日结月结年年算,原来只为大肥肉。”因为这首打油诗,廉江市政府门卫阮国源不仅丢了工作,还被关押17天,理由是包括市委书记伍杰忠在内的几名当地官员,认为这首诗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后来,抓捕阮国源的公安局长因涉黑被捕,下达抓捕令的伍杰忠也因涉嫌受賄落马,“廉江诗案”不了了之,但它给受害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百姓因言得咎,公权力成为官员为虎作伥的帮凶,此案并非個案。比如,屡有地方官员利用手中职权,对其他省份通过网络发帖进行异地监督、批评的网民进行抓捕,催生了“谢绝跨省追捕”的黑色幽默句式。像陕西潼关国土资源局原局长赵永峰等,率众殴打记者的事件层出不穷,连新华社、央视的记者也屡遭官员黑手。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在封堵舆论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地方的新闻舆论监督被严重弱化、奴化。
  不难看出,对舆论抱有恐惧之感的往往是那些心怀叵测者,做了亏心事才怕鬼叫门。他们满嘴党和人民的事业,私下净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对不利于自己的言论一概封杀。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贪官在任上时,当地舆论噤若寒蝉,百姓发牢骚不行、开玩笑不行,媒体一律报喜不报忧,对外地的批评监督更是动用各种资源,不遗余力予以剿杀,甚至跨省追捕当事人;落马后,群众无不义愤填膺,奔走相告,拍手称快,有关该官员平日之各种不轨开始在坊间流传,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官员一旦东窗事发,媒体立刻掉转枪口,民情汹汹,痛打落水狗,有“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之嫌,有人对此颇感慨,甚至有些愤愤然,说当地干部群众落井下石,怯懦卑微,狗落到水里了,才逞一时之快,早干嘛了?
  “落水狗”该不该打?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早已给出了答案,对“塌台人物”不但要打,还要痛打,他告诫我们“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今天,落水狗不但要痛打,而且要早打,最好是在其落水之前就出手。如果我们每个人不再“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而是挺身而出,不畏强权,不装聋作哑,再狡猾、再狠毒的贪官也必会成过街老鼠,早一日现出原形,落下马来,遗臭万年。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首次将社会治理及其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是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究竟什么是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又为何特别重要?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有什么关系?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公共政
周客君  1.管理|摘去多余的葡萄(《領导文萃》2016年12月下)  贪多嚼不烂。人要懂得取舍,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做精做细,做大做强。  白云逸  2. 人物|李斯是不是个明白人?(《领导文萃》2015年5月下)  要知止!都想登顶珠穆朗玛峰,殊不知,一旦登顶,你面临的就是两条路:原地不动,冻死;前进后退,都是下坡路。  江南一品  3. 品读|饭桌上的政治(《领导文萃》2017年2月上)
哲理的故事:  有一天,哲学家带着弟子们来到了平原。“你们已经不用再学什么了,这里有很多杂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这些杂草的好方法。这就是我的最后一道试题!”弟子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老师一直在研究深奥的真理,因此乍一听到如此简单的问题,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  片刻后,其中一个弟子率先答道:“用手拔掉就可以了。”另一个弟子说道:“利用锄头的话会更轻松一些。”最后一个弟子的答案更加简单:“烧掉就可以了。”
竹签,算籌
期刊
为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山东将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与贫困地区合作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帮助贫困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2020年,促成至少10所高校与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實训基地。(《组织人事报》)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美]N.凯瑟琳·海勒著 刘宇清译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生命的出现,作者理出三個相互交织的故事,深入探究“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阐明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未来,指出人类必须与其他生命形式共享这个星球甚至人类自身。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高兴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这两人一寒一热,一卑一亢,一个“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一个“锋颖凛凛向敌矣”,两种类型截然相反,甚至有点冰炭不同炉。  性情太不合辙  左宗棠极受时人推崇,潘祖荫甚至在奏折中引用过民谚,“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左宗
辽宁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贺长余指出: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问题导向”,主张“带着问题,搞建设、抓改革”。但有人易将“问题导向”等同于倒向问题,以致将一味发问转化为泄愤情绪,简单将问题产生因由、责任完全归罪当下政府、社会,完全无视问题探究与化解。“问题导向”不同于倒向问题,它虽需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但最终指向并专注于如何有效化解现实矛盾与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深入调查发现问题;
1966年,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热情参与“文革”的外国人也很多。  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十分敬仰毛泽东,“文革”初期,80岁的她也热血沸腾,在《中国通讯》中以八页半的篇幅介绍“文化大革命”,向外国人解释说,它不是“一场接班之争”,而是“改造人的灵魂并建立新世界的梦想!”1966年8月后,在中国的许多外国留学生、专家,也像中国学生一样,搞起“大辩论”“大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