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公务员”的职业本质

来源 :共产党员·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媒体热议,受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约束,出现众多“公务员不好当”、“为官不易”的声音。更让人惊诧的是,在失去工资之外的隐性收入后,一些公务员考虑离职转型。
  2013年堪称“禁令之年”,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约束国家公职人员。一道接一道的“禁令”,不仅对为官道德规范、职业操守、工作作风、事项报告等方面作出规定,而且强调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以严格的制度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公务员不好当”、“为官不易”说明中央整治“四风”、各地落实禁令取得了成效。从“八项规定”伊始,各部门相继出台了14部禁令、规定,成为公务员头上的“紧箍咒”。反腐的“篱笆”越扎越紧,就道德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范行为也将会影响仕途。
  公务员因禁令而离职,一方面说明随着“八项规定”、各项禁令的深入实施,让“公务员”慢慢回归常态;另一方面,说明过去对公务员的监督和约束有缺失,使一些公务员贪婪地享受权力福利。由此看出,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要锲而不舍地抓作风、改作风,做到常态化、长期抓。
  和千千万万的普通职业一样,公务员就是一种职业,每一项“禁令”的颁布,都是为了让公务员回归职业本质。作为公务员,要常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思想不端、品行不纯、能力不足的人,应尽早离开这个越来越“阳光”的职业。
  各级官员须谨记头顶利剑高悬,在不正之风和各种诱惑下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牢记责任、严于律己,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其他文献
广东省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和台风多的省区,也是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停歇和越冬的主要站点,在减灾防灾、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物生态修复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