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结之下,如何避免教育的功利化?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lin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的家长大多都有着名校情结,殊不知,对于成绩的过分注重会使得孩子在高压下成长。
  如何避免教育的功利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国内的家长大多都有着名校情结,希望孩子能进入到像哈佛耶鲁这样顶尖的学校,但家长们对于成绩的过分注重,会使得孩子在高压下成长;学校和中介机构给予的过度指导,可能反而使其走向极端。如何避免教育的功利化?
  以留学机构为例,现今的留学中介在申请过程中替代了学生的角色,这使得学生缺乏参与感和真正的自我认知。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改善这样的现状。出出国的美国名校申请指南针课程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通过对美国顶尖院校录取标准的反复研究和多年的留学教育经验,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向过度指导说不
  现在的学生在各种补习班中游走,每天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课外指导。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带来的是学生的麻木,给的太多就会适得其反,“Less Is More”就是这样的道理。学生要学会向过度指导说不,选择合适的课程,摆脱成长压 力。
  融入其中学习才真正发生
  没有投入就没有思考,学生只有参与到申请之中,学习才真正开始,以出出国为例,公司明文规定:拒绝申请代替和包办。曾经有一个学生,在距离申请结束还有10天的时候,还没有完成文书的写作,一味抱着依靠中介的思想。我对他说:“我绝对不会代替你写文书。”然后,这名学生以我们两倍的价格选择另一个公司代替自己写了一套文书,结果,其递交的留学申请石沉大海。反而是出出国早前帮助其提交的申请,助其收到了瓦萨学院的录取通知。这位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是:在申请中他有属于自己的责任要去扛,不参与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发现真正的自己才是最终目标
  每一个人的成长路径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代替。曾经有一个学生对我说:“张老师,你写的不是我,而是未来的我!”这深深地刺痛了我,也是从这儿开始,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留学申请之前,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留学机构应选择通过科学的工具、人为的干预、长期和深入的沟通,指引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引导他发现自己还欠缺什么?距离目标还有多远?该如何实现?这才是关键所 在。
  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你的热情
  文书上的活动是真正喜欢的还是为了简历漂亮而做的?招生官一看便知。名校看重的不是你做了多少活动,而是你为什么做这些活动。学生不能只知道what和how,而不知道why。学校考察更多的是学生对一件事情是否有热情。还有这份热情的持久性。有一个四中的学生,他高中三年的活动只有一件事情:参加学校的话剧社。这个话剧社曾一度要被解散,是他和其他两个leader一起努力挽救了它。他没有参加非常多的社团,而是专心投入到话剧社的建设之中,在此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热情,阅读大量书籍学习话剧,为话剧社的振兴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现在他已经在美国读大二了,而这个话剧社的精神还在继续传承,想想为了一件事持续投入热情,是多么的了不起!这或许就是招生官想看到的。
  相信榜样的力量
  多年的国际教育和留学教育经验让我意识到:顾问老师常年在第一线做申请操作工作,形成的思维方式很难指引孩子找到方向,那为什么不让大孩子带小孩子呢?就像CASC一样,CASC是我见到的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在领导力培养、自我认知上都能使孩子得到深度成长的训练。CASC是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做coach 的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成长。所以,出出国尝试加入一部分力量,邀请那些已经出国、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多年的学长来为孩子做指引,他们带回的是国外科学的方法、全球化的见识和年轻人的力量,出出国相信榜样比权威更重要!这也是指南针课程的出发点。正如菲尔普斯和斯库林的故事一样,谁能想到当年在新加坡和偶像合影的小男孩,多年之后和偶像一起争夺巴西奥运会的冠军,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留学申请不是一场咨询就能解决的
  如何在申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是我思考很久的问题,两年前,出出国就针对这一问题开始试验了,只不过是在研究生身上。这让我发现:简单的咨询是解决不了深层次问题的,咨询多是带来当下的沟通和给出合理性建议,而留学申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绝不是考一考托福、SAT就能搞定的。在出出国,应运而生的指南针课程选择将咨询和课程结合,用标准化的课程辅助专业的咨询,以此产生个性化的指引,再加上课程之后孩子的执行、监督和回收,形成良性的循环,成为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之外的有力补充。
  在留学申请时帮助学生清晰规划留学道路,避免教育的功利化,最后一切才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学生也能达到完美蜕变、极致成长!
其他文献
“这种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出现在发展模式日趋成熟的现在。”  著名投资家、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创始人乔治·索罗斯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前,在香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他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抱有信心。  索罗斯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中国应对得
近几年来,选择留学的高中生日益增多,公办高中兴办国际班渐成潮流。然而,此举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莘莘学子海外留学的需求,却也衍生出了收费标准高、课程设置乱,以及引发教育不公平、挤占公共资源等诸多问题。2014年,随着北京市率先出台关于“停批公办校国际班”的通知,公立中学国际班的去留便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尽管迄今相关政策尚未出台,但许多公立中学的校长已未雨绸缪,思考如何应对公立中学国际班转型,并开始
村头那棵酸豆树挂着一口钟  一挂就是很多年很多年  拄拐杖的老人,埋在坟地的老人  他们都听过它的声音  那是游击队长捡来的日军炮弹筒  它声音悠远而清亮  那时,钟声一响  全村人都警觉地躲藏起来  后来,它还挂在那里  只是,钟声只在夜间响起  全村老少就集中在酸豆树下  在火把的光照里开批斗会  現在,它还挂在那里  许多年来,没人敲响过它  村庄显得宁静而安谧  大家早出晚归,忙于农活  
一个超负荷的群体  文/车延高  不用一一说出你们的名字  你们是一个群体  生与死的危难时刻,你们把自己的命押在了第一线  唐山、汶川、大地震,非典和SARS防疫现场都有你们的身影  抗击冠状病毒,你们又出现在与死神搏斗的最前沿  你们是舍生忘死的人  你们是救死扶伤的人  你们是在封城隔离后置个人生死不顾,走进疫区的人  你们有英雄的壮举,从没把自己当英雄  那些被你们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人相信
王聪  留学咨询师,在大型留学中介公司从业5年,目前独自经营一家留学服务工作室。  俞传宏  留学指导师,个人创办留学文案工作室,提供留学咨询服务。  大型机构和小型工作室提供给学生的留学服务有何不同?   王聪:大型机构提供的申请服务一般以分工合作的流水线形式开展。前后老师在工作衔接上,可能疏忽某些细节。比如,我作为策划顾问辅导一名转专业申请的学生,为他制定了非常详细且切合他特点的方案。但当另一
俄罗斯姑娘简直就是上帝专门制造出来吸引男性的尤物,但置身尤物中间的中国留俄男生们却不愿去追去夺。是现实压力还是根本不懂爱为何物?  有许多留俄学生想象过结交俄罗斯女孩,爱上漂亮的俄罗斯女孩,尝试与风情万种的俄罗斯女孩谈一场轰轰烈烈的跨国之恋。在血气方刚、精力旺盛、渴望爱与被爱的青春岁月里,这些刚刚迈进俄罗斯高等学府的中国男生期望在异域之地亦可填充自己的情感空间。  但留俄的小伙子们,感情之路比起留
“当我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想把学业完成好;当我是一个医生的时候,我想把病人治好;当我是一个创业者的时候,我想把企业做好。在从事健康体检创业的这14年里,我经历了很多苦难与折磨,也同样在这14年里,我将中国健康体检的理念传至千家万户,体检行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韩小红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2016年1月16日, “爱生命,记健康—记健康·美年慈铭联合发布会”在北京慈铭大厦举行。美年大健康产业
长调、呼麦、马头琴、大昭寺、成陵、那达慕大会……短短五天的中美寻力项目内蒙古文化之旅给中美学生们奉献了一道道文化盛宴,很多人还意犹未尽,但终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曲终人散之时,再来重温一下本届寻力项目的浓墨重彩之处。  2015年7月21日上午,第四届中美文化寻力项目成果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为这场为期五天的内蒙古文化之旅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接受《留学》专访中曾说过
当下中国最当红的赛车手是谁?非周冠宇莫属。  不久前结束的2020赛季F2锦标赛他获得年度排名第六的好成绩,整个赛季这位21岁的年轻人拿到了中国车手的首个F2分站赛冠军和一个杆位,并六次登上领奖台。  当大家还在谈论其实现“让国歌在领奖台上奏响”的承诺时,他早已积极投身于下一轮比赛的备战之中。12月15日,F1阿布扎比青年车手测试赛展开争夺,中国车手周冠宇第一次驾驶现役F1赛车参加测试,最终完成了
究竟谁能在小站教育的学术升级与课程提分之战最终胜出,是ETS的托福考情数据与实践,还是UCLES的雅思考试动态攻略?  小站教育20余位托福雅思名师,近日从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取托福雅思“真经”归来。这些名师们,将在新上线的“赢 课程”中全面应用官方“真经”,通过托福雅思提分效果对比,对ETS和剑桥的方法论进行PK,并在小站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发布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