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谈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能只把英语当作一种语言工具,而是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英语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相比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目前更重视学生核心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并逐步加强学生的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英语的素养。
  一、重视小学英语听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是一种沟通工具,一种语言工具。那么英语的学习重点就是要听懂,听懂英语材料、听懂英语对话、听懂英语歌曲等等。学习一门语言,掌握的越扎实,积累的越多,那么运用时才能更自如。在传统的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们在课堂上听不懂,越是听不懂越是不愿意听,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造成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
  针对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绝大部分课堂存在课堂氛围枯燥,英语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教学方式没有心意。如果小学英语教师仍然照本宣科,可能会导致学生不喜欢英语的学习。所以,英语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累听力材料,不断让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难易程度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的学生能听懂的材料越来越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必然高涨,同时也为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机会。
  二、重视小学英語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除了要重视小学英语听力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注重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虽然不缺乏趣味性,但是可以用来阅读的英文文章数量却很少。所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英语教师应当增加对学生英文文章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英文文章的阅读技巧。在小学三年级之后,英语教师应当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英语并阅读英文文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通过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英语阅读,并与同学进行探讨,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的积累量,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方法,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就是一个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强调学生积累的英语知识的数量,强化学生英语阅读技巧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要强调多多进行课外阅读,不要拘泥于小学的英语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多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小学英语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经过小学英语听力和阅读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英语写作素材,具备了英语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自身积累的写作素材,对于英语句子和英语段落的构成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可以从基础的句子写起,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句话进行扩写,使得该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贴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从而进一步提升英语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英语听读写三个方面的积累和训练,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英语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所以,对于加强小学生英语听读写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在学生听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材料,发散学生自己的思维,对英语教学材料进行反复的讨论,并进行激烈的讨论,表达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材料的理解和看法。这样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起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拥有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主动的思维方式,以及有效的学习英语的学习策略。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一门语言,而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塑造自身的健康人格和思维能力。达到这一目标,一定是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翻译作为一门学问,存在多种翻译方法和多个翻译目的,所以这就造成了人们在该领域中的诸多争论。笔者探讨了当前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并对其翻译方法之争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 翻译方法 直译 意译 归化 异化  我国文学翻译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针对翻译的方法选择争论都方兴未艾,针对这些争论,我国文学翻译也呈现出多种姿态,值得去斟酌研究。  一、文学翻译的翻译目的  1.
【摘要】文章针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障碍与指导方式进行分析,根据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浅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措施,目的在于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改革参考,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教学 障碍 指导方式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讲,阅读理解是学生非常常见的内容,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熟练记住英语单词。初中期间学生的学习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习惯,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first review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American basic education. Then it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NCLB policy from economical, people and the world’s request. After
【摘要】基于网络资源的“线上 线下”双向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分为线上课前预习环节,线下课堂面授环节和线上课后练习与作业环节。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做好资源的整合筛选,帮助学生构建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完成新形式下教师角色更新。  【关键词】线上 线下
【摘要】阅读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英语作为基础类课程,它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读的能力,目前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从而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法相关知识的,提高英语成绩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环境  英语学科属于语言类学科,而阅读课是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英语
【摘要】利用《傲慢与偏见》原著以及影视作品改编进行英语机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傲慢与偏见》原著以及电影改编的艺术手法进行研究,并对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英语中语义含义教学以及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教学两方面内容。  【关键詞】《傲慢与偏见》 被动语态 词汇含义  如今英语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英语教学的地位也逐渐提高,英语已经逐渐成为教学以及学生关
【摘要】阅读是语言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作者针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谈了自己的体会与尝试。  【关键词】中职学生 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
【摘要】进入到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重点研究了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基本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基本的训练就是听、说、读、写、译等的技能训练。所以听的技能也显得重要。  【关键词】英语基础 听力技巧 提高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基本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基本的训练就是听、说、读、写、译等的技能训练。所以听的技
【摘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加拿大CBE能力本位教育是当今非常盛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它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课程标准,按照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从易到难地安排到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CBE能力本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 “放弃”传统意义的课堂掌控,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环节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