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化发展”走向“课程化实施”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ix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队员,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气象社团的学习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序幕。”2月22日,开学第一天,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气象台的台阶上,围坐着21名八年级学生,校气象社团团长、气象研究所所长周一帆同学正在向大家布置任务,“从下周一开始,4人小组每天坚持早上7点、中午12点进行气象观测。每个观测员都要遵守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相关规定,不能早测、迟测、缺测”。
  据了解,气象社团的学生每天都要开展相应的气象观测活动,从记录观测结果到绘制图表,再到去丹阳市气象局汇总处理观测结果,一切流程就像上课一样正式、规范。而这,只是该校社团建设课程化实施的一个缩影。学校的其他100多个学生社团也以类似的方式各自开展活动。“这就是我们大力推行的社团活动课程化,即‘小社团,大课堂’,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王旭平校长介绍说。
  转变思路,提升社团活动层级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是一所创建于2004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落实“优秀+特长”的办学宗旨,该校陆续建立了100多个以兴趣小组为标志的学生社团,被广大师生幽默地称为“百团大战”。为使社团活动开展得有特色、有意义、有价值,学校对社团建设进行了系统周密的规划,提出以“课程化实施”带动社团良性发展。
  匡洪浩副校长是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说:“社团活动要立足学生的兴趣基础。但是,要想最大化地发挥活动效益,就必须将其上升到课程层面,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走出一条社团建设的特色之路。”
  基于这样的认知,学校创新了人的要素,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可以自主地设计、组织活动,从而提升了综合素养;学校创新了主题要素,要求各社团把问题设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作为活动主题,并分类归档,以便查询;学校还创新了制度要素,要求所有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像对待上课一样,认真投入每一次活动,不随意缺课、迟到早退,同时在活动中融入“调查、实验、讨论、辩论”等多种方法,从而提高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的有效性。
  思路的转变让华南实验学校的社团建设走出了一条从“兴趣化发展”向“课程化实施”转变的新路,成为推动该校社团活动常态发展、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这一做法符合新课改关于创新校本课程建设的精神,已成为我校社团建设创新发展的鲜明标志。而且,我们的实践在镇江市学校社团建设现场会上也得到了专家以及同行的充分肯定。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王旭平说。
  挖掘资源,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你们怎么就对我们水厂产生了兴趣呢?”“因为我们社团最近的课程学习专题是‘水’,所以,我们想要了解相关的内容。”“那你们想要了解什么?说说思路吧。”……这是华南实验学校环保社团团长黄虹同学与丹阳市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厂长吴光平的一段对话。为深入探究“水”的相关知识,该社团希望能从水厂找到答案。吴光平满足了大家的愿望。他特意安排了半天时间,带领大家参观了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从一级泵房→沉淀池→加药处(聚氧化铝)→清水池;他还详细解答了大家的各类问题,并介绍了水厂的未来发展设想。最终,社团成员顺利地完成了“认水—知水—惜水—爱水”的学习。
  深入挖掘资源,提升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水平,是华南实验学校社团建设从“活动”走向“课程”的一个突破。为此,学校专门研制了《华南实验学校社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指南》,从课程目标、组织机构、课程学习要求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阐述。学校还充分借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苏州十中等名校社团建设课程化的实施经验,整合、形成了符合学校校情的社团资源开掘策略。
  “我们鼓励广大师生活跃思维,拓展社团的文化视野,充分利用一切可促进社团活动开展的资源,以此推动社团建设往内涵发展。”王文忠副校长告诉记者。
  2014年5月,历史研究社团准备对丹阳的历史文物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与梳理,为此,60多名社员上博物馆查找资料、到网上搜集信息、在学校图书馆查阅《丹阳县志》、专程登门拜访已退休的老专家,甚至到距离市区10公里之外的“丹阳天地石刻园”现场考察、学习。做完这一系列功课后,他们对丹阳的历史文物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有家长看到孩子所做的事情后,啧啧称赞,说真没有想到孩子会像上课一样,那么认真地参与社团活动。其实,这正体现了社团活动课程化之后所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而且有了这么丰富的资源支撑,社团活动真的变‘活’了。”王文忠表示。
  资源挖掘之后,学校还以校本教材的方式将其系统化、固定化。比如,诗词社团开发了一套完整的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课程学习教材,编写体例参照了现行的语文教材,包括活动准备(预习)、活动开展(上课)、活动总结(下课)、活动延伸(作业)等内容。这样,活动与课程“双轮驱动,并行不悖”,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元展示,放大社团活动效益
  社团是学生表现的平台,华南实验学校非常重视通过多元化的展示,放大社团活动的效益。
  据了解,当某一社团步入正轨后,指导教师就逐渐地从台前转入幕后,甘愿担当社团成员的参谋与顾问,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自主地开展学习、设计活动,从而展示才华,得到提升。比如,以“少年科学院”为平台的40多个社团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特殊的“活动作业”的设计过程,学生各自发挥才干,活动效果显著。
  而活动成果的展示也是多元化的,既有评比展示,也有推荐发表,甚至有的信息和数据还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互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各社团就有多达50篇小论文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艺术类社团、版画社团、儿童画社团等在全国比赛中每年都摘金夺银;香草河艺术团在丹阳市中学生会演中,包揽声乐、器乐、曲艺、舞蹈和团体总分5项第一;篮球、足球、田径等社团也在各类比赛中纷纷荣获佳绩。这样的展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潜能的深度发展和延伸发展。
  这样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不少活动中,学生都是自己联系交通工具,自己准备摄影摄像设备,他们逐渐学会了自己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每年,我们都会评选各班级的优秀学生。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班级评选出的优秀学生,都是社团活动的中坚人物。这充分表明,我们的社团建设的确起到了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的作用。”王文忠说,“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或许这种影响不是直接地体现出来,但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
  “目前,我们正在对不同类型的社团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整合,力求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社团课程学习能力,进一步发挥社团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而言,社团课程化永远在路上!”展望未来,王旭平十分期待。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很有必要。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课堂提问、学生自编的课堂表演、想象类的课堂作文以及形式多样的课堂合作小组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 语文 课堂 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什么是想象力呢?想象力是人脑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构造出没有经历过的事物或形象的能
期刊
提起“清华园”,很多人会自然地联想起清华大学。这所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以严谨求实的学风以及开放的世界眼光,培育了无数高素质的人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徐州,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的校名里同样有“清华”二字;它的校园,也叫“清华园”。它就是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近年来,该校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全人教育”为目的,积极推行初中阳光生活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全面、心态健康、阳光的学生,现已成为铜山区
期刊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积极主动乃至痛苦的思维过程,极有可能呈现出的是一种表面上流畅有序的课堂局面,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惰性的平衡和低层次的和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主动地设置矛盾,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已知领域转圈,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从而活化学生的思维,实现洞达通彻的教学超越。  黄厚江老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巧妙地利用“矛盾”的激化与释放,不断和
期刊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温度”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小节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已经初步学习了关于物体冷与热的判断和摄氏温度的相关内容,并且与温度相关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学生对温度既熟悉也陌生,学生对温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温度数值越大,物体越热,反之则越冷”,对温度计也仅仅会初步使用而已。中学阶段关于“温度”的教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
期刊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如果“不求甚解”,八年级学生大致能了解文字内容。但要深度理解课文,尤其是比较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写作意图,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和书下的注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内容。但是如果“穿插”不当,就会使课堂枝枝蔓蔓,影响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和理解。在全国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上,徐杰老师执教的《五柳先生传》则巧妙地运用了“穿插”,促
期刊
《幽径悲剧》是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我试图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文中走个来回,理解文章中古藤萝包涵的形象特征和内在的美好,通过幽径和藤萝被毁前后的对比让学生看见亮色和沉痛。  课堂开始,我用季羡林先生的数字故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和主要成就,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短短的3分钟时间,学生有了一些震撼,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学者,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作品呢?  接着我出示了北大燕园的图片,请同学们在
期刊
3.“为学而教”,让学生学语文。  语文教师应该“为学而教”。衡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优秀,最根本的是看其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阅读的水平、写作的能力、语文成绩等。  教,是为了学的需要。一要了解学生的爱好与需求。语文教学既要从学科素养出发,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倾向,决定教学取向。有位专家曾就学生喜欢的现代文学作家做过调查,排在前五位的是鲁迅、冰心、朱自清、老舍、徐志摩,然后还有巴金、郭沫若、沈从文等;学生
期刊
在上完“勾股定理”第二节课时,我班一位爱提问题的学生小徐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那么在空间里,有没有类似的结论呢?”在感慨与欣喜之后,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并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补充了本节内容,与学生继续探讨空间里的“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C为对角线,则有AB2+BC2=AC2,即AB、BC、AC满足勾
期刊
摘 要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此外,课程改革还倡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强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为此,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探索利用网络资源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网络资源 数学课堂 农村学生  我国
期刊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是“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如何体现“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利用微视频上了一堂八年级《自然灾害》课。  一、用视频切入课题,营造气氛  课前,教师滚动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