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的突出特点之一。思想政治课要基于生活、贴近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爱家乡、关注省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考试角度讲:试题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增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是2006年11月河北省提出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将对河北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也必将成为河北中高考、专接本、专升本等各级各类政治考试追逐的焦点。本文从考试的角度全面解读这个专题,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两环地带 环渤海经济区
1979年我国率先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从而掀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东部沿海地区突飞猛进,短短几年时间,由落后地区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进入新世纪,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革命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20多年前,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河北没有搭上那班车,河北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地处沿海,以为自己可能算西部地区省份,至少也算中部地区吧,可党中央新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又已提出,西部?中部?东北?河北都不是。河北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确实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再回避的问题。河北必须重新认真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谋求发展。河北人经过痛苦的思考,终于认识到河北守着487公里的海岸线,有着天然大港,河北应该属于东部沿海省份,于是河北人在沉寂了20年之后,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共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河北要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迈进”,用15年时间建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到2010年,河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这一新提法,立刻引起了河北省上下的强烈共鸣。这个目标的提出对河北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此河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爱家乡、关注地方特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是政治课的宗旨。从考试角度讲,近年来,各级各类政治考试更加关注国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所以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必将成为河北中、高考、专接本、专升本等各级各类考试追逐的焦点。命题角度大致如下:
一、如何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一奋斗目标?
[解析]它包含三层涵义:首先,这个目标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不仅要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且要求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而且要求人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说,这是一个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其次,“沿海”与“强省”,“沿海”意味着我省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部省份,“强省”意味着我省要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再次,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宏伟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奋斗,我们既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只争朝夕、从现在做起的奋斗精神。
二、为什么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解析]可从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抓住机遇,顺应“环渤海”经济区崛起的战略选择;是振奋精神,激发全省人民振兴河北巨大热情,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是完全切合实际,而且是完全可行的等角度来回答。
三、确立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目标的一个现实意义?
[解析]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新的目标确立有利于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提质,如期或提前实现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河北。
2.有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等基本国策,实现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新的目标确立有利于振奋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振兴河北的巨大热情,强化东部意识,摈弃中部心态,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4.有利于迅速追赶东部省份,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四、当前我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面临着哪些机遇?
[解析]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区位优势:河北省具有国内唯一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内环京津”、“外环渤海”,“东出西连”。“两环开放带动战略”也因此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主体战略之一。
2.资源优势:河北有487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等沿海港群体系;煤、钢铁行业位居全国榜首,储量十亿吨的南堡大油田的新发现、投资规模高达2000亿元的曹妃甸工业区的上马,都为建设沿海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策优势:中央已经把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环渤海”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國新的经济增长极。对我省来说,这是作用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4.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5.河北人民有着“西柏坡精神”、“唐山抗震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将极大地鼓舞河北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造新的更大业绩。所以说,河北省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这个目标的提出是恰逢其时。
五、当前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面临着哪些挑战?
[解析]可从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河北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人才等压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体制还不很完善,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等角度来回答。
六、怎样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你认为河北省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实现发展得“好”应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解析]可从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各项战略和国策;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个文明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等角度回答。
七、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作为河北的大(中)学生应增强哪些意识?你打算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做点什么?
[解析]可从关注河北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热爱家乡、了解家乡,为家乡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立志成才等角度回答。
关键词: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两环地带 环渤海经济区
1979年我国率先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从而掀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东部沿海地区突飞猛进,短短几年时间,由落后地区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进入新世纪,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革命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20多年前,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河北没有搭上那班车,河北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地处沿海,以为自己可能算西部地区省份,至少也算中部地区吧,可党中央新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又已提出,西部?中部?东北?河北都不是。河北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确实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再回避的问题。河北必须重新认真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谋求发展。河北人经过痛苦的思考,终于认识到河北守着487公里的海岸线,有着天然大港,河北应该属于东部沿海省份,于是河北人在沉寂了20年之后,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共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河北要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迈进”,用15年时间建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到2010年,河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这一新提法,立刻引起了河北省上下的强烈共鸣。这个目标的提出对河北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此河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爱家乡、关注地方特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是政治课的宗旨。从考试角度讲,近年来,各级各类政治考试更加关注国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所以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必将成为河北中、高考、专接本、专升本等各级各类考试追逐的焦点。命题角度大致如下:
一、如何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一奋斗目标?
[解析]它包含三层涵义:首先,这个目标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不仅要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且要求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而且要求人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说,这是一个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其次,“沿海”与“强省”,“沿海”意味着我省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部省份,“强省”意味着我省要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再次,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宏伟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奋斗,我们既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只争朝夕、从现在做起的奋斗精神。
二、为什么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解析]可从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抓住机遇,顺应“环渤海”经济区崛起的战略选择;是振奋精神,激发全省人民振兴河北巨大热情,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是完全切合实际,而且是完全可行的等角度来回答。
三、确立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目标的一个现实意义?
[解析]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新的目标确立有利于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提质,如期或提前实现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河北。
2.有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等基本国策,实现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新的目标确立有利于振奋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振兴河北的巨大热情,强化东部意识,摈弃中部心态,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4.有利于迅速追赶东部省份,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四、当前我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面临着哪些机遇?
[解析]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区位优势:河北省具有国内唯一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内环京津”、“外环渤海”,“东出西连”。“两环开放带动战略”也因此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主体战略之一。
2.资源优势:河北有487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等沿海港群体系;煤、钢铁行业位居全国榜首,储量十亿吨的南堡大油田的新发现、投资规模高达2000亿元的曹妃甸工业区的上马,都为建设沿海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策优势:中央已经把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环渤海”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國新的经济增长极。对我省来说,这是作用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4.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5.河北人民有着“西柏坡精神”、“唐山抗震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将极大地鼓舞河北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造新的更大业绩。所以说,河北省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这个目标的提出是恰逢其时。
五、当前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面临着哪些挑战?
[解析]可从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河北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人才等压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体制还不很完善,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等角度来回答。
六、怎样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你认为河北省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实现发展得“好”应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解析]可从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各项战略和国策;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个文明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等角度回答。
七、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作为河北的大(中)学生应增强哪些意识?你打算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做点什么?
[解析]可从关注河北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热爱家乡、了解家乡,为家乡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立志成才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