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

来源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是“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新时代的“胡杨精神”具有爱国、奋斗和奉献的时代特征,是我们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胡杨精神”的重要抓手。“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我们要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实现“胡杨精神”有机融入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累具有新疆特色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写作就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想法和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它对于学生学科素养有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學写作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能力 策略探究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17~2019年间参加的国赛、省赛以及学校三年间的教学改革为例,探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中最难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实施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要确立“以德育德”是实施的基础、“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的目标、“校企融合”是实施的条件、“以活动为中心”是教学实施的策略、“素质能力”评价是实施成效的保障、信息技术是实现载体的建设措施及路径,建立“德技并修”的素质能力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才能真正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