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皂甙Rg1对HPV16 L2E6E7融合蛋白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研究
【机 构】
:
310058 杭州,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310058 杭州,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310058 杭州,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310013 杭州,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病毒病研
【出 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36期
其他文献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晚期食管癌患者大多采用姑息性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如何选择化疗药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药物选择性高,抗肿瘤活性强,已成为肿瘤治疗新的发展方向,但在食管癌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肿瘤的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测点阻断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工作是中国恶性肿瘤防控的特色与优势,不仅惠及群众,而且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防治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恶性肿瘤和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世界恶性肿瘤防治研究中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文章对林州等恶性肿瘤高发现场在中国恶性肿瘤防控工作中的发展历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初步论述了中国新时期恶性肿瘤高发现场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393例AEG患者的资料,手术共清扫淋巴结5 119枚,平均13枚。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0.0%(275/393),淋巴结转移度为29.1%(1 492/5 119)。Siewert各分型AE
目的探讨针对H1N1流感病毒产生的免疫效应,是否由于抗原原罪的存在,而对H5N1流感疫苗的免疫应答产生影响。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预先用流感病毒A/PR8感染小鼠或用A/PR8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使得小鼠产生针对A/PR8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再分别用0.01 μg、0.1 μg和1 μg的H5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一次,检测小鼠免疫后第1、2、3周产生的IgG抗体和中和抗体,
目的评价A公司生产的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VarV)的流行病学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开展多中心试验,募集江苏、湖北、山东3省年龄在3~<11岁之间的儿童共15 002人作为观察对象。受试者按照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水痘疫苗(观察苗)和腮腺炎疫苗(或麻腮疫苗)(对照苗),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临床水痘病例,以计算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属于固有淋巴细胞家族。ILC2s在IL-25和IL-33的刺激下可以产生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在哮喘等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ILC2s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推进我们对哮喘疾病的认识,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就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布、生物
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neuraminic acid,Neu5Gc)是唾液酸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人类因为缺乏胞苷酸N-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cytidine monophosphate N-acetylneuraminic acid hydroxylase,CMAH)基因而不能合成Neu5Gc分子。外源性Neu5Gc分子可以整合到人体组织细胞中,尤其是肿瘤细胞中,同时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胥伐成格隆沙门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和毒力基因特征,为防治感染和了解其流行趋势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10月我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分型,对鉴定得到的胥伐成格隆沙门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PCR扩增沙门菌毒力岛SPI1-5代表性基因和调节基因、毒力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