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不同年龄段经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的意义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不同年龄段患者经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uberculous T cell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T-SPOT.TB)与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原因待查的胸腔积液患者336例,其中确诊结核性胸膜炎25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81例。以患者年龄进行分组,16~59岁作为中青年组(214例)、≥60岁作为老年组(122例),比较两组T-SPOT.TB联合ADA对两组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中青年组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5%(153/179)、71.4%(25/35),老年组则分别为73.7%(56/76)和58.7%(27/46),中青年组诊断的敏感度较老年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P=0.045)。中青年组T-SPOT.TB联合ADA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8.9%(177/179)、特异度为94.3%(33/35),老年组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1%(73/76)、89.1%(41/46),两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393、χ2=0.655,P=0.218)。

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不同年龄段患者经T-SPOT.TB联合ADA检测的诊断效能得以提高,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胸膜活检者及老年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Treg平衡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抽样方法,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22例作为梗死组。同期均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2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外周血Th17/Treg细胞检测,同时进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浓度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梗死组的Th17细胞百分比与IL-17浓度分别为(1.45±0.
目的探讨采用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采用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负重站立及行走训练等常规康复疗法,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
目的比较G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95例采用PKP治疗的脊柱胸腰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所用引导透视方
主动脉夹层术后漏是常见且危重的术后并发症。介入治疗创伤小且疗效确切。本例个案报道患者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漏。再次外科手术风险高。介入治疗的方法是将封堵器释放于主动脉监测漏口处,疗效确切。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化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临床病例资料完整且出院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的病例930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LVEF<40%)心力衰竭组(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组),射血分数中间值(LVEF 40%~49
目的确定神经外科术后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阐明感染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调取2012-2016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病历,确定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纳入17项临床指标与7项实验室检查项目,分析这些指标对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确定感染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45例神经外科术后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肺炎克
目的比较分析结肠癌患者行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LRHC)与经传统中间入路LRHC近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实施LRHC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改良组采用以胰头前区域为中心进行改良的中间入路,每组各42例。对两组手术情况
目的介绍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耻骨上支骨折中空拉力螺钉置入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区就诊的耻骨上支骨折行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术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骨盆薄层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进行建模,设计、制作辅助耻骨上支骨折中空拉力螺钉置入的个性化导航模板。术前打印出导航模板,术中辅助置钉,术后对骨折复位情况行
目的研究放疗优化方案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即A组40例化疗4~6周后行强调放疗(2.0 Gy/f,25次,总量50 Gy,33~35 d完成);B组35例行同步放化疗,采用强调放疗方案;C组37例行同步放化疗,采用强调放疗大分割方案(2.66 Gy/f,16次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关节软骨破坏伴有软骨下骨肥大的缓慢进展性疾病,老年人是最常见患者,通常采用关节手术治疗。OA患者经常进行全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的风险和高成本促使研究人员应用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stem cells, MSCs)修复全层关节软骨。MSCs是能分化成骨、脂肪和软骨细胞的基质细胞。MSCs存在于骨髓和脂肪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