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三倍体的诱导和培育

来源 :台湾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采用高温结合咖啡因、CB、6 DMAP等方法诱导长牡蛎三倍体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CB、6 DMAP的三倍体诱导率高 ,分别达 85 .39%和81 .2 6 %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高温结合咖啡因处理三倍体诱导率低 ,且存活率也很低。采用CB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培育出三倍体种苗 7.2× 1 0 7粒。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n the induction of triploid oyster by high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caffeine, CB and 6 DMA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ucing rate of triploid of CB and 6 DMAP was 85.39% and 81.26%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High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caffeine treatment triploid induction rate is low, and the survival rate is also low. CB inhibition of zygotes induced by the second polar body to induce the emergence of triploid seedlings 7.2 × 107.
其他文献
记述中国沟颈螺属11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芒康沟颈螺,Holcauchen markamensis Chen et Zhang, sp. nov., 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杆菌之间有相互抑制作用,链霉菌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大肠杆菌则对链霉菌无抑制作用.细菌的存在能诱导链霉菌提前产生
通过对白僵菌Beauveriasp.的液体培养及生物活性测定,发现该菌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我们用甲醇成功地提取出该活性成分,同时用色谱等方法对该活性成分进行了
建立了用酶法测定血浆中1,6_二磷酸果糖 (FDP)的方法 ,为含1,6_二磷酸果糖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血浆用30 %(φ)的高氯酸沉淀蛋白后 ,分别在样品中加入0.56mg 还原
利用果蝇心脏发育基因Wg的cDNA序列,运用计算机克隆方法,发现了一个新的人类同源基因,命名为WNT-17.该基因总长度为10 kb,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定位于染色体1p35.1~1p36.23
将蚤状幼体 I期 (Z1)到仔蟹共六期三疣梭子蟹幼体固定 ,作横切、纵切和平切的连续切片 ,观察中肠腺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征 ,并研究其细胞的超微结构。三疣梭子蟹的中肠腺起自
数值分类、全细胞蛋白电泳和DNA同源性研究表明,分离自陕甘宁地区的22株根瘤菌构成4个独立的新种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 分析,扩增产物经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
研究了搅拌转速、pH控制以及结合摇瓶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硫酸铵的补加对β-1,4-聚糖酶形成的影响,优化得到A-30的β-1,4-聚糖酶分批发酵操作条件和初步优化了(NH4)2SO4流加发
本文综述了林木抗虫、抗病毒、抗细菌和抗真菌的基因工程的途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林木抗病虫基因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与传统身份识别不同的虹膜识别,在获取虹膜采样图后,经小波变换、松弛神经网络算法及稀疏编码,形成虹膜纹理的代码.并以海明距离作为决策空间的判决标准,实现人的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