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dddddd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引起了许多英语教师的高度关注。阅读课的时间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阅读课的质量。因此,如何对有限的时间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时间管理为视角,对当前高中阅读课课堂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教师管理教学时间的能力,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时间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49
  英语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发展。因此,阅读课得到了众多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是很多阅读课上的宝贵时间并没有被科学管理,导致了“费时低效”现象。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课堂时间管理问题,并提出优化课堂时间管理的策略。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课堂时间管理”是指为实现某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实施有效策略,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进行科学预测、系统计划、合理分配和适时调控的过程,具有层次性、情境性、有限性和不可回溯性等特征(林斌,2014)。阅读课的课堂效率高低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水平,教师应促使课堂每一分钟服务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时间管理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1. 阅读课上学生“阅读时间”不足
  阅读是一项实践性技能,因此学生才是阅读课的主体,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但某些教师为了走完教学流程,压缩学生阅读时间。例如,教师忽视高中生平均英文阅读速度,要求其在几分钟内略读完一篇长文章并说出大意。当学生无法完成任务时,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情况下,学生被迫接受知识的时间过多,而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分析句子的时间明显不足,并不能提高阅读能力。
  2. 课前准备不充分,课上时间浪费过多
  (1)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没有科学设计各环节时间分配,上课时仅凭个人经验上成“流水课”。例如,教师导入时间过长,导致读后活动时间不足。(2)学情分析不到位。教师没有认真分析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设置的阅读任务过难,学生无法完成。
  3. 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有些教师无效语言如口头禅、无谓重复等较多,浪费了课堂时间。还有些教师课上缺乏教学智慧,不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浪费了过多时间。
  二、高中阅读课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1. 增强课堂时间管理意识
  虽然每个教师都有课堂时间管理的经历,但是不少教师对时间管理带有被动性和自发性,对课堂时间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应增强课堂时间管理意识,并将此意识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过程中。
  2.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备课
  英语阅读课中融入了词汇、语法、句子及篇章的学习与理解,如果没有对教学计划的充分准备,就会缺乏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领会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黄璐,2014)。为了备好阅读课,教师不仅要备好文章,还要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所在,并据此合理设计各阅读任务,保证学生“专注阅读”时间。一堂准备充分的课可以极大地避免课堂中出现的管理不当,帮助教师有序地进行教学,实现理想的预期目标。
  3. 把握最佳教学时间
  根据王仁甫的45分钟价值曲线理论,课堂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学中可利用这一规律,在不同的时段,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在不同时段内完成不同的课堂教学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通常把教学划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大部分。根据王仁甫的理论,一堂课开始后的5分钟属于起始时区,教师应为此时区设计合理的读前任务。设计的内容既要与课堂阅读内容息息相关,又要与学生兴趣相吻合。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尽快吸引到课堂阅读教学内容中,准备进入学习状态。阅读课的第5到20分钟是“兴奋时区”,即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最佳状态,将阅读课的重中之重“读中”部分安排在此,使学生专注阅读,分析长难句,完成阅读任务。上课20分钟后,学生大脑开始疲惫,进入5分钟的“调试时区”,因此教师应在此时区内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读后”活动进行调节,如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对话。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波谷区。在回归时区,学生的心理状态又回归到峰值,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下课前5分钟,学生思维状态又进入波谷,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并布置家庭作业。
  4. 提高应变能力,减少教学时间的无谓损失
  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会遇到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应当把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列入课堂时间管理范围,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处理。教师平时应该学习他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经验,做好应对此类事件的心理准备。另外,教师也可利用班会给学生讲一些有关课堂紧急事件处理的事情。这样当这类事情发生时,学生就会有心理准备。
  三、结语
  总之,要上好一堂閱读课,就必须管理和优化课堂时间。对课堂时间的管理并不是说紧密地安排课上每一秒时间,而是应该在隐性的时间利用上下工夫,也就是要清楚学情、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难度适宜的阅读任务、把握最佳教学时间等。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时间观和效率观,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羊养殖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羊病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阻碍着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做好羊病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n1 当前羊病防疫工作现
期刊
TD-SCDMA终端RRM一致性测试在TD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TD技术的不断演进,出现了HSDPA. MBMS、HSUPA以及HSPA+等增强技术,该测试系统也要相应地支持这些新技
背景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尤其是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已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目的利用多重PC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截止到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网络流量监控成为运营商进行网络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手段,但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