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文章以一堂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拓展阅读课为例,分析如何依托语篇进行修辞手法的教学,重点阐释在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上教师应如何设计,以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修辞手法的魅力与功能,并学会使用这一修辞手法进行读后续写。 [关键词]拓展阅读;修辞手法;隐喻;文学作品;英语学习活动观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促进承载着课程改革的希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需要站在培育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位,把握好“学”与活动型课堂的关系,重点关注学生性、学科性、学习性、学序性、学潜性、学效性这六个方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学”的促进;活动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52-0
[摘 要]“时间观念”作为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旧版教科书某些内容设置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时间观念”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整合书本内容,贯穿教学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整体时代背景的理解,方能推动学生“时间观念”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时间观念;案例研究;教材处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实验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展示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和探究精神。文章以地形地貌的教学为例,探讨实验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法;教学;地形地貌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 25-0093-03 实验法是
[摘 要]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导向。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思辨性和学术性地分析历史,解释历史的疑难,明白历史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适应当下的信息社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辨性;学术性;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5-006
[摘 要]“妙懂初中地理”是一款AR增强现实教育软件,它将所有初中地理知识难点逐个转化成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AR或3D等多媒体内容,可以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文章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教学内容,引入“妙懂初中地理”进行教学,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 [关键词]“妙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乡愁》作为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因为其主题的深切和艺术价值方面的卓绝已被多次纳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作为一首现代诗,《乡愁》在教学方面的价值是丰富的。通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和语文版三版教材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习题三部分,找出不同教材中的教学取向,挖掘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乡愁;余光中;教学价值;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要]到了八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对于地理课程,学生既要学完八年级下册课本的内容,又要复习好初中四册课本的知识,内容量大,复习时间短,学生压力很大。在复习过程中,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摆在每位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将思维导图和地图结合起来,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揭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这样的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经历了模仿苏联的道路、曲折的探索道路、严重的受挫之路,再到改革开放之路。合理的“教学主题”能够实现教学中知识点的统整,深化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以“主题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试图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以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涵养其家国情怀。 [关键词]
[摘要]文章对三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做了客观的比较,并对各自的利弊进行了深刻剖析,论证了只有把教师主导、学生自主两者有效融合,把课堂翻转起来,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1-0081-02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古今中外,众说纷纭。笔者舌耕高中历史
[摘 要]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鉴赏古诗词,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提升生活的格调。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愉悦身心、净化心灵,不断地提升生活素养。文章通过分析诗词对提升学生生活素养的作用,提出要进一步弘扬我国的诗词文化,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提升生活格调,升华意志,陶冶情操。 [关键词]诗词;生活素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