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临床分析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HSS评分、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护理缺陷、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膝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风险管理
  在临床上,护理风险管理属于一种管理程序,目的是识别、讨论、处理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以降低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其中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73.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73.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其具体步骤如下:(1)识别、评估风险。研究相关文献报道,分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在围术期发生护理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等。根据患者并发症、健康水平、疾病认识、治疗配合、心理状态等情况,探讨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护理操作,其风险管理主要包含监控力度、药物安全、工作流程、护理设施、风险意识、业务技能与人员配置。待护理风险已得到确认,估计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概率、后果,针对风险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1]。(2)风险处理。在识别、评估风险之后,则应采取处理措施,主要包含风险处置、预防。预防风险属于预防性措施,对于膝关节置换,汇总其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警惕性。在术前,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手术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洗澡、无菌、皮试、备皮等操作,避免皮肤出现破损,导致局部感染。对于合并其他疾病者,应充分支持患者的营养。在手术过程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成手术后,密切监测创口情况、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小腿、血栓、压疮、神经压迫等。监测引流液体、引流管变化状况;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饮食主要以低脂易消化为主,避免出现感染。加强锻炼,使患肢处于持续性被动运动状态,逐渐增加关节的联系角度,根据老年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摔措施[2]。(3)处置风险。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护理风险和收入相联系,督促护理人员做好记录管理,规范书写标准等。
  1.3 疗效评价 自行制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表,内容包含6个方面: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仪表着装、功能训练、工作主动性与护理技能。一共20项,以0~5分方式计分。选择HSS评分,评价患者的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疼痛等情况。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 论
  以下情况适宜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1)膝关节各种非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炎等; (2)创伤性关节炎; (3)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4)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软骨坏死性疾病。实施该手术的优点:(1)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情恶化、变形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实施手术;(2)手术治疗期较短,1个月左右;(3)关节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3]。
  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手术后极易导致各类并发症,例如血管、神经受损、骨折、静脉栓塞、关节不稳定等。最常见的为膝关节脱位。因此,必须加强术后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围手术期,可使风险预防、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待发现风险时,可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4]。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护理缺陷、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膝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海兰,刘冰,刘花林,等.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01—3604.
  [2]唐红波,边竟,刘茹,等.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2012,27(1):56—57.
  [3]陶洪娣.膝关节置换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91,93.
  [4]吴瑞贤,徐美珍.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11,35(4):237—238.
其他文献
时间:四月的某一天。rn地点:村外高山公路上。rn人物:牛卵根——男,40多岁。rn罗师傅——女,30多岁,小车司机。
患儿,男, 1岁 9个月,因 4个月来反复自发性气胸 6次,躯干部皮疹 10天入院。 4个月前患儿晨起时出现气促、喘憋,无发热、咳嗽,于当地拍胸片为右侧自发性气胸,予胸穿抽气及右侧胸腔闭
目的 探讨等侯手术患者的保暖措施对其体温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60倒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手术等候时给予常规的保温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
目的:了解实验室发现的2例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缺乏症,探讨MPO缺乏症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用Bayer公司的ADVIA12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计
【摘 要】 预防儿童牙病应从加强健康教育做起,从改变儿童及家长不健康的口腔观念和行为入手,摒弃“牙痛不是病”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爱牙意识,保护乳牙,预防为主。通过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儿童及其家长做好乳牙保护,从而达到降低乳牙龋病发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乳牙;龋病;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临床资料显示,儿童乳牙患龋率高、发病早,多数集中在3
目的:研究新生儿红细胞血型抗体亚类IgG1、IgG2、IgG3、IgG4及孕妇血清IgG抗A(B)对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影响。方法:运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MGIA)对652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孕
早搏是由心脏异位节律点提前激动而发生的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近年来,中医药因其在整体调整、标本兼顾、辨证辨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在治疗早搏方面不断发展,临床报道不断涌现
男, 30岁,活动后心慌气短 4年,无咯血、紫绀、下肢浮肿和其它不适。查体: R20次 /min, P86次 /min, BP16/10kPa。头颅无畸形,胸廓对称,胸壁未触震颤,两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
目的:评价数字血型仪在血液系统中进行自动化血型定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使用POSEIDON数字血型仪、U型板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正反血型判定比较.结果:试管法和POSEIDON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