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现代板块构造与现代地球系统的建立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块构造是维持岩石圈与表生系统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循环、保持地球生命力的一级动力学机制,但是板块构造在地球上并非与生俱来.板块构造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地幔温度下降,并部分受俯冲带富水沉积物的影响.自太古代板块构造启动以来,其经历了热俯冲、浅俯冲为特征的早期板块构造阶段、地球中年期以及冷俯冲、深俯冲为特征的现代板块构造阶段.新元古代晚期,特别是显生宙以来,地球上开始广泛出现低温/压(T/P)比的超高压变质岩;与此同时,同样受控于地幔温度的马里亚纳型大洋初始俯冲蛇绿岩开始出现于地球上了.这显示新元古代以来,由于地幔温度下降,板块构造体制进入深俯冲阶段.在此阶段,随着冈瓦纳古大陆的逐步聚合,在530~520 Ma,其周缘形成了俯冲带并发生了全球性的构造联动.此外,活动陆缘数量、温压比(T/P)、锆石Hf-O同位素演化趋势等都在早寒武世达到了峰值或低谷,表明早寒武世全球俯冲通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俯冲作用达到全板块尺度.因此,启动于新元古代的现代板块构造,很可能在早寒武世才建立起来,在此之前,经历了构造转换阶段.板片的深俯冲造就了冈瓦纳古大陆聚合阶段史无前例、高耸入云的造山带,这些巨型山脉显著改变了地球的气候,为海洋输送了大量Fe,P等营养物质,促进了海洋初级生产力.此外,这一时期的高俯冲通量导致CO2的构造排气量达到峰值.全球性构造过程显著提高了初级生产力,引发新元古代大气增氧事件(NOE),为早寒武世生命大爆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此之后,地球表生气候环境逐渐接近现代地球,多门类高级生命繁盛,多圈层密切协同演化的现代地球系统逐渐建立.
其他文献
为揭示建筑物因杂填土渗水导致楼房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增加地基稳定性,以某商铺楼承台桩基础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计算和后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在该研究项目中,采用托换桩顶升并抬托楼房基础,以及对地基土层进行旋喷桩和压密注浆的方法进行加固,以达到对楼房地基加固的目的 .现场研究表明:托换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 kN,在旋喷桩与压密注浆的主要材料均采用了水泥浆和压密钢筋玻璃的拌合双液浆,水灰比1:1,水玻璃的模数控制在3:2,掺入量比例为1%,进行加固,效果显著.对此商铺楼基础使用上述综
煤与瓦斯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受限于其内部采样点的布置数量,使得实验数据与真实现场相比存在样本点稀疏的问题.研究大型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大量采集点数据同步高精度采集对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问题,文中基于分布式时钟通讯结构实时获取各个采集板卡数据,实现了多板卡数据交换的时间同步要求,为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提供了全面、可靠的监测数据.利用SQL数据库构建数据汇总中心,通过挂载的方式将存储、采集、显示3个单元并行相连,实现了多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交换问题.最终以山西某矿为模拟对象,开展
低压开关柜内部包含多个开关元件,结构复杂,存在多个电接触部位,短路故障会导致开关柜内部温度增高,若内部部件发生接触不良会加剧温升,降低低压开关柜的运行可靠性,严重情况会导致该处发生熔断、绝缘损坏和拉弧短路等故障.以一起LKM0201开关柜短路跳闸事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故障原因,建立LKM0201开关柜仿真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的Maxwell模块和Transient Thermal模块进行电磁热耦合瞬态仿真分析,研究短路故障对开关柜内部运行的影响,分析故障处在接触良好和接触
古元古代早期是地质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也称为“静寂期”,在此期间全球只有零星的岩浆记录并伴有重大环境的巨变.传统观点认为这可能与全球性的板块构造运动的停滞有关,俯冲的停滞导致火山作用及大陆地壳生长的暂停.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45~2.2 Ga期间全球构造-岩浆作用并不完全“平静”,在局部地区表现为板块边缘的汇聚作用和新生地壳产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增生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中部带是全球广泛分布“静寂期”岩浆活动的地区之一,记录了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地壳增生过程.该文聚焦华北克拉通“静寂期”岩浆活动最为发
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最为醒目的 近南北向构造带,其形成和演化成为揭示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重要窗口.该文依据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团队近年来在该区域的深入研究,结合区域研究成果,通过贺兰山地区的岩石学记录和构造变形,解释贺兰山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为全面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南北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提供非常重要的地质学证据.研究表明:阴山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聚合成为贺兰山形成和演化的最初雏形;随着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在贺兰山地区形成了中元古代以来的贺兰拗拉槽;新元古代末期至中奥陶世,该地区逐渐演化为以缓
为揭示祁连造山带大陆地壳形成及早期构造演化历史,该文对马衔山岩群内2类花岗质岩石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结晶年龄分别为958±17 Ma和934±5 Ma,代表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年龄.花岗闪长岩样品SiO2含量为66.00 ~ 67.99 wt.%,K2O/Na2O为0.34~0.89,铝饱和指数均大于1.0(1.11~1.15),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为0.6942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