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慈善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学生知荣辱、懂感恩、乐奉献、勤俭朴素的思想品质,帮助树立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的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以慈善教育读本为载体,发掘利用身边的慈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慈善实践活动,使得慈善观念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其中,“爱心存储卡”是我校慈善教育的一个亮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学校慈善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小小“存储卡”,存下善的言行。
自从2012年“慈善教育进校园”以来,我们就开始开展“日行一善”活动。就是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并将其记录在“爱心存储卡”上,记录自己的点滴爱心。
全校每位同学每学期都有一张“爱心储蓄卡”,封面上写着爱心天使(自己)的班级和姓名。要求孩子们每天将自己做的好事写在卡上,写清“善行时间”,用一句话写明“善事印迹”,存下自己善的言行。在最后一项“幸福指数”一栏中涂星表示自己内心的快乐程度,引导孩子们细细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二、小小“存储卡”,播撒爱的种子。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们每天所做的好事当然算不得轰轰烈烈,但是都包含着一颗淳朴稚嫩的爱心。例如:我今天帮助同学搞卫生、我送生病的同学去门卫室、爸爸妈妈开车礼让行人、我给流浪的小猫食物吃、我捡拾了垃圾桶周围的纸片……
每天升旗之后的晨会时间,班主任老师利用3至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前一天所做的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老师或同学发现有特别、很感人的事例,就让这个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例如:王梓诚同学眼睛近视了,坐在后面看不清,张盎燃同学坐在第一排,就愿意和他换位置,让王梓诚坐在第一排。这种舍己为人,关爱同学的品质就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每天坚持这样去做,孩子们的心里早已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并且一天天生根发芽……
三、小小“存储卡”,收获爱的回报。
每个班级设立“爱心银行存储卡的管理员八名”,每人负责一个小组的同学,每周逐一进行“爱心等级”的评价。“爱心等级”栏共有五颗爱心,主要根据孩子做好事所付出的时间长短、精力多少、捐献物品及金额的多少等来涂爱心的颗数。例如:借文具,撿拾纸片可以得一颗爱心,帮助打扫卫生、送生病的同学去门卫室等涂两颗爱心,为班级带来绿色植物、拖把等涂三颗爱心,给灾区捐衣物捐钱等涂四颗爱心,拾金不昧等涂五颗爱心。
期末进行善心汇总,填写最后一页:半年时间,我共做了
(
一、小小“存储卡”,存下善的言行。
自从2012年“慈善教育进校园”以来,我们就开始开展“日行一善”活动。就是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并将其记录在“爱心存储卡”上,记录自己的点滴爱心。
全校每位同学每学期都有一张“爱心储蓄卡”,封面上写着爱心天使(自己)的班级和姓名。要求孩子们每天将自己做的好事写在卡上,写清“善行时间”,用一句话写明“善事印迹”,存下自己善的言行。在最后一项“幸福指数”一栏中涂星表示自己内心的快乐程度,引导孩子们细细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二、小小“存储卡”,播撒爱的种子。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们每天所做的好事当然算不得轰轰烈烈,但是都包含着一颗淳朴稚嫩的爱心。例如:我今天帮助同学搞卫生、我送生病的同学去门卫室、爸爸妈妈开车礼让行人、我给流浪的小猫食物吃、我捡拾了垃圾桶周围的纸片……
每天升旗之后的晨会时间,班主任老师利用3至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前一天所做的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老师或同学发现有特别、很感人的事例,就让这个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例如:王梓诚同学眼睛近视了,坐在后面看不清,张盎燃同学坐在第一排,就愿意和他换位置,让王梓诚坐在第一排。这种舍己为人,关爱同学的品质就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每天坚持这样去做,孩子们的心里早已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并且一天天生根发芽……
三、小小“存储卡”,收获爱的回报。
每个班级设立“爱心银行存储卡的管理员八名”,每人负责一个小组的同学,每周逐一进行“爱心等级”的评价。“爱心等级”栏共有五颗爱心,主要根据孩子做好事所付出的时间长短、精力多少、捐献物品及金额的多少等来涂爱心的颗数。例如:借文具,撿拾纸片可以得一颗爱心,帮助打扫卫生、送生病的同学去门卫室等涂两颗爱心,为班级带来绿色植物、拖把等涂三颗爱心,给灾区捐衣物捐钱等涂四颗爱心,拾金不昧等涂五颗爱心。
期末进行善心汇总,填写最后一页:半年时间,我共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