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牢记关键四步能救命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备
  提前找好家中藏身地
  “防患于未然,无备才是大患”。诸多地震灾害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熟悉躲藏位置、逃生路线、周边环境等信息,就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还率。
  日本灾害危机管理咨询师和田隆昌说,千万不要觉得地震等天灾离自己很遥远,每个人平时就应该提早找好家中安全的藏身地,预备好防灾用品,并将其放在找好的安全避难角落,方便地震时第一时间冲向藏身地并展开自救。一旦灾难降临,小小的防灾用品包就能大大增加活命的几率。
  和田隆昌介绍,防灾用品应分为两类,一种是指遇到灾害时可以立刻带走的用品,一般4~5公斤,主要供灾后半天或一个晚上使用,至少要准备2瓶500毫升的饮用水;另一种是指应对灾后长期生活的储备用品,要把长期停电、等待救援等因素考虑进去,一般至少准备3~4天的饮用水和1周的食物。
  那么,家中哪些地方才是安全的藏身地呢?一般来说,承重墙附近是室内最坚固的地方。砖混结构的房屋所有墙体都是承重墙,框架结构的房屋内部墙体都不是承重墙。具体可通过以下三点来判断:1.声音:敲击墙体有清脆大回声的是轻墙体,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声音。2.厚度:户型图的非承重墙墙体厚度明显画得比承重墙薄。3.部位:外墙、和邻居共用的墙通常都是承重墙,非承重墙一般在储藏间、厨房及过道。此外,坚固的家具下面,例如书桌或其他硬质桌子之下,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也较安全。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熟知逃生通道,家门口与楼梯间的相对位置等。在公共场所,防灾意识也不应懈怠。入住酒店时,首先要了解房间位置、紧急逃生路线、可以利用的逃生通道以及附近的公园或广场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跑到室外。
  藏身
  就地蹲下,寻找“三角区”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由于时间紧迫,每半秒钟都是自救的关键,所以容不得半点迟疑,应当立即采取防护措施。近年来美国国际救援队队长库普总结的“生命三角”法,以及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提倡的“伏地、遮挡、手抓牢”两种避难措施都比较流行,但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安全、最能保命的方法呢?对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指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具体采取哪种方法应该视情况而定。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原副局长何永年说,许多震例表明,强烈地震时,有不少人就是因惊慌失措跑来跑去,结果不幸被坠落的东西砸伤、砸死。地壳剧烈震动时,人会感到头晕、四肢疲软无力,连移动都很困难,此时,如果你所处的房屋不是危房,建议马上抱头下蹲,就地躲藏。但如果住的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在12秒钟内冲出门外。
  躲藏时,应立即蹲下,并尽量蜷缩身体,利用坚硬的写字台、桌子或长凳周围的空间,或身体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一手捂住口鼻,另一手抓牢固定物体,即“伏地、遮挡、手抓牢”。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应尽量将头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颈后,保护头部和颈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如果睡觉时发生地震,应该抓紧枕头保护头部,然后滚下床,抱头下蹲。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应该迅速移动到事先找好的家中藏身地,在墙边蹲下,利用承重墙、坚固的家具或厕所等小空间形成的“三角区”,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一定要记住:躲避时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注意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它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尽量靠近水源。
  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选择开阔地点蹲下,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楼房、水塔、立交桥等建筑物;远离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悬挂物;避开狭窄街道、危墙等场所;如果正在开车,应立即把车停在路边;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啸。
  逃生
  住再高,也要往下跑
  12秒的主震过后,仍不能掉以轻心,要当心余震带来的危害。余震虽然能量不及主震,但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因此,主震后无论如何都要从建筑物内迅速撤离到户外。
  撤离时,应选择楼梯,千万别乘电梯。要避免惊慌,以免出现踩踏、挤伤。可以将身边较软的物品顶在头上,也可用手护在头上。手插口袋是极其危险的,双手应随时做好防御准备。当被卷入混乱的人流不能动弹时,要用肩和背承受外来压力,随着人流移动而行动。弯曲胳膊、护住腹部,脚要站稳,以防被别人踩到或挤到墙壁、栅栏旁边去。
  撤离到户外后,不要停留在楼房、电线等周围,尤其是城市里楼房间距较窄,如果驻足停留,很容易被坠落的物体砸伤,应尽快跑到空旷的平地上等待救援。最近网上有传言说,地震时住在高层的人应转向楼顶跑,以免往下跑来不及,被压在废墟下。李宗浩对此纠正说,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地震时无法预测楼房的倒向,因此,不论住在几层,都要向楼下跑。
  自救
  伤口止血很重要
  安全逃生后的救助同样重要。李宗浩介绍说,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在专业医护人员赶来之前,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保障。
  逃生后,如果发现身体有创口,一是可以将软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二是当出血量大,有血管创伤时,需将手指压在伤口出血之上的主要动脉部分,按压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尽可能抬高患处,减慢流血速度。若是前臂出血,手指按压肘窝处动脉;伤口在肘部,压迫上臂中段内侧肱动脉;手指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手指两侧血管止血;大腿出血,应屈起大腿,用拇指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的股动脉;小腿出血时,应用拇指压迫腘窝处(膝关节后打弯处)动脉;足背出血时,在内踝后侧跳动的地方用手指压迫即可。
  如果颈椎、脊柱、腰部等部位疼痛,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急于包扎固定,否则有可能造成瘫痪。在有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伤员平稳地抬到坚硬的门板上。如果四肢骨折,可以用夹板对其进行简单固定,以避免因运动而使损伤加剧。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并且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
  如果被困或被压,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喊、乱动,以防造成坍塌或耗费体力,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听见来人再喊救命;观察哪里的支撑结构比较强,并向那里慢慢爬行移动,同时,注意不要碰到不稳定的结构,以防坍塌。有条件的话,可以抠出一个透气孔,有利于吸入更多氧氣,但前提是,一定不要影响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固。如果身上有伤口且不大,可用力按压止血。如果伤口流血较多,应尽快用领带、衣服布条等系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绑在上1/3的部位)。如果出现骨折,要用腰带、衬衣等进行简单固定。
  (摘自《生命时报》)
其他文献
1  我用26年的时光博得了一个吃货的美名。在很多美眉勒紧裤腰带对美食望梅止渴时,我在大快朵颐;在很多俏姐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时,我还在大快朵颐。  让那些美眉俏姐嫉妒的是,我就这么白天黑夜地惦记着美食,姐依然杨柳细腰,婀娜多姿。我一直窃喜地认为,老天生我,就是为了让我享受美食的。  一年前,我创办了美食共享吃喝QQ群,只要是周末,我就会在群里呼朋引伴地去吃一顿。日子一长,在饭店酒家混熟了的我竟然身
二月,莫生和小柔坐在咖啡馆里。   今天的小柔穿着黑色的风衣,黑色的直筒长裤,莫生以前从未见过小柔穿黑色。小柔喜欢红色,也适合红色,总是穿着一身红。莫生还记得第一次看见小柔,她穿着红色的双层摆雪纺连衣裙,美得不可方物,也艳得不可思议。   他觉得她像火又像玫瑰。只一眼,他便爱上了她。   但今天的小柔没有穿红色,她一副OL打扮,看起来稳重而干练。午后的咖啡馆,放着幽幽的老歌,莫生给自己点了杯摩卡,
左手右手,再无感觉  手心里多了一只手的感觉,有点儿尴尬。刘唯想借点烟的动作把手抽出来,冯璐却把两只手攥得更紧:“要牵手,不牵手,至少也要挽着。”  麻酥酥的触电感早被时光的浪头卷走,街上手牵手的不是恋人就是新婚燕尔者,偶有一对挽着胳膊的老夫老妻走过,他特意打量,做丈夫的表情和自己差不多,无所谓中带点不自然。  冯璐很兴奋,一直在他耳边絮絮叨叨“当年你……当年我……”。刘唯不记得谈恋爱时自己是不是
陪朋友去市场买菜。晚9点,路边还有几个当地老人没有收摊。丝瓜、苦瓜、青椒、香葱等一溜排开,沿地而摆,下面铺着湿漉漉的蛇皮袋。  走了一圈,朋友停在了一个黑衣老人的摊前。老人招揽道:“空心菜,8毛一把给你了。”  朋友痛快地掏出一把零钱,抽了一块钱递给老人,接过菜,拎了就走。不料老人喊住她,从一只灰黑色的编织袋里找出两张毛票,不容分说地塞给朋友。“怎么?还找两毛?”敢情她根本不想要,又不好违背老人的
周六回乡下探望岳父、岳母。两位老人正在下跳棋,岳母笑着说:“你们先看我们下跳棋,今天是老头子存爱的日子。”我听得莫名其妙,妻子笑着说:“今天爸要陪你下跳棋,还负责给你做好吃的?”母亲乐呵呵地说:“对!我过会儿把这个写进我的存折里。”  我偷偷地问妻子:“你说她有本珍贵的存折,是专门用来记这些生活小事的吗?”妻子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他们俩风雨同舟几十年,爸爸性急,却没跟妈妈吵过嘴,靠的是什么?告诉
2001年4月,22岁的刘明成经人介绍,与同县文星乡的黄海燕在老家举行了婚礼。婚后,夫妇俩养育了4个子女。2006年,刘明成在县城开了一家铝合金门市。因他诚信经营,生意很快风生水起,不仅在县里买了一套房子,还按揭贷款在南充市买了房。刘明成憧憬着幸福的未来时,却发现妻子黄海燕整天沉迷上网,  2009年10月8日,声称回娘家的黄海燕好几天不回,刘明成拨打她的电话,但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他只得来到岳
我的农村婆婆  文/蒜蒜  尽管我和老公是一个省市的人,但结婚后回婆婆家时还是吃了一惊:下了火车坐汽车,搭一段拖拉机之后,还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婆婆家其实算是衣食无忧,只是农村人的生活习惯我还是很难适应。所以后来的几年,都是老公自己回去,我再也没回过婆婆家。  怀孕的时候,本来都商量好了,妈妈来照顾我坐月子。结果无巧不成书,我生产那天,赶上下雨,急急赶来的妈妈在路上摔了一跤,骨折了!我们一下子抓狂
关键词:秦陵兵马俑,历史特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68-05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均有涉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这一经典素材,引导学生联想横扫六合的恢宏气象;管窥威震四海的大秦气场;领略定于一尊的皇权气势,进而激励学生从考古发现中捕捉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公司里有位清洁阿姨,每次到办公室收垃圾时,嘴里总是嘀嘀咕咕抱怨个没完没了,好像人人都欠她二百块钱似的。奇怪的是,只要一见到吴玲,她立即满脸含笑。  那天,吴玲刚到办公室,忽然想起一份文件落在了家里,这份文件领导催得急,今天一定得交。关键时刻,清洁阿姨居然跳出来救急:“我有电动车,我请假载你回去取吧。”  事后,我们追问吴玲:“清洁阿姨为什么这么喜欢你啊,你怎么贿赂人家了!”吴玲摇头:“我什么都没做
唐代,兵部是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构,至宋代,兵部大权旁落,军权转归枢密院,枢密院成为中央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宋太祖鉴于五代枢密使权力过大,压倒相权,严重威胁皇权之教训,对枢密院进行分割,将其直接统兵权划给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衙崛起,升为中央最高统兵机构。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握兵之权,而不能发兵。两者互相牵制。枢密院、三衙侵夺了兵部大部之权,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