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地理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更加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地理教学的实用性。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现象与问题用地理的思维思考,形成学习地理有用的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案例教学;教学实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案列教学凸显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思路,从案例演绎到结论归纳,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明显比以前的传统教育思路要求提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能演绎为一种地理思维,如何让案例教学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一直在思考。
  一、概况介绍
  (1)起源与现状。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案例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这种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1990年,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现今,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教学的各个学科都有运用,效果良好。在地理学科中,湘教版“必修三”的案例教学运用尤为显著,很好地通过案例的研究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2)主要特点。①目的明确。通过对一个或几个案例的研究制订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②真实客观。所选取的案例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让学生学会解决身边真实存在的问题,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③综合性强。分析现在的基本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制订解决措施,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⑤过程动态化。教学过程不断地对案例的原因与解决问题措施讨论。
  (3)基本模式。①学生准备。上课前一星期将案例课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题收集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初步形成案例中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措施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并提一些思考性的问题。②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4个组,将收集的资料交流讨论,表达各自不同的意见,再将各自形成的原因与措施交流修改,加深对案列的理解。③课堂讨论。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结论,小组其他成员可适当补充。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完善的针对案例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方案。④教师总结。集体探讨形成一个解决该类问题的模型,让学生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学生可以在网络、图书馆等地方收集资料,在课前将已收集的资料交给我,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补充或删减。在即得资料中,我思考如何正确地运用资料为课堂问题的提出做铺垫,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措施,要求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论的得出。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为例,荒漠化分为沙漠化、水土流失、红漠化等类型,重点研究沙漠化与水土流失两种荒漠化类型,课前选八位学生分为两组,每组4人。第一组收集西北沙漠化的相关资料,第二组收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相关资料。湘教版书本对于西北沙漠化问题的资料中,缺乏范围分布的地图资料、原因的系统分析、措施的制订,第一组同学针对这些方面收集整理资料,同时适当补充自己的想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在该版本教材中没有提及,第二组同学收集黄土高原的范围、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解决措施,适当加入自己的想法。两组收集时间为三天。每组选取一个学生代表,将这些资料交给我汇总。在检阅资料的过程中,第一组同学对西北荒漠化的范围图片较多,做了删减。第二组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分析详细,但缺乏系统性,没有从气候的角度上分析,重点是人为原因的分析。我再给出一些图片,点出红漠化的存在。随后我将想法与学生代表交流,让学生整理思路,准备课堂发言。
  (2)学生代表陈述。上课时,先选择两名没有仔细准备资料的学生分别对西北沙漠化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主要是针对范围、原因、措施三个方面,再由学生代表补充说明,并尝试搭建知识框架,班级内其他学生进行适当地补充。我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加以必要的补充与引导,完善答案,形成系统的说明。在既有的标准答案上,有学生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注意的是,控制学生表述的时间,每个学生在五分钟内。最后将讨论内容归纳总结并呈现给学生。
  (3)课堂小结。我将课堂内讨论的对这些案例问题的原因和措施分析形成结论,并在课堂的相应阶段将结论展示给学生,同时建立解决该类问题的模型并选择美国西部荒漠化实例进行说明,进而延展到解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类似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性的思维,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调查反馈
  在教学后,我选择了其中一个教学班级做了调查反馈。对该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应、课堂内容是否掌握、还有什么建议等方面做了调查,85%的学生表示适应该种方式,能更好地掌握知識点,明确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15%的学生表示在适应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们提出在今后的教学实施中,教师最好能指定教学资料所在处,这样能节约准备时间,能让更多的学生去尝试这样的准备过程。
  四、教学作用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内化了知识,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掌握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缩短课堂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并能学以致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生动形象。 使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
  五、改进方向
  一是注意讨论的时间把握;二是指定收集资料的名称与寻找途径;三是准确把握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如何能在地理课堂中高效教学,不是单纯地就理论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寻找到适合学情的教育,也不能局限在一种教育的模式中,如何高效是我一致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断地研究、改进,让地理教学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海芸.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学的初步探讨[DB/OL].中学地理
  学科网. http://lw.zxxk.com/Soft/3016037.html,2013.
  [2]案例教学法[DB/OL].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2264949.html.
其他文献
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提出了城市绿化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城市绿化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生态原则、坚持景观效应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排除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5例就诊病历,均行阴道彩超检查和内膜诊刮,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彩超和诊刮两种诊断方案在患者年龄、绝经年
目的分析经皮经肺CT引导下弹射肺活检并发症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153例符合穿刺指征的病人给予经皮弹射肺活检,所选对象术前均给予肺功能、心电图检测,结果分为气
在分析区域及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对井下岩层含水性的和防治水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对井下水的治理,加强防、探、固、堵、隔、研的防治水方针执行,降低奥灰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
摘 要:二胡演奏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就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的诗句。为了使学生学好二胡,教师要用情感感化学生,用理论指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二胡;演奏;教学      在纷繁的民族音乐星空,群星斗妍,各展风华。其中二胡乃是一颗熠熠生辉,光彩耀目的巨星。二胡以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音域宽广而著称。半个
目的:一是顺利推广“5岁以下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经验,项目活动结束后仍能继续延续,发挥作用;二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规范农村儿童疾病管理的制度,建立挽救儿童生命的由村卫生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