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凸显巨大叠加效应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日前从甘肃省农牧厅农机局获悉,从2005年开始到2014年,甘肃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整整十年,中央和省财政资金累计投入24.77 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过1 亿元,拉动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投入54 亿元;十年累计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04.31 万台,占全省农机装备总量的一半;实施范围覆盖了全省所有农牧业县区和农垦农场,共有77.5 万农户和农场职工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凸显出利农利工、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叠加效应。
  购置补贴不断发力,促使甘肃省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从2007年开始,全省农机总动力连续8 年以每年100 万kW的速度递增,2014年达到2545.7 万kW,比政策实施前增长了近1倍;农机经营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也翻了一番;全省大中型拖拉机以年均1.2 万台的速度增长,累计达到14.43 万台,增长了10倍。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增幅相当于政策实施前35 年的增幅,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低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甘肃省农机化水平达到45.59%,较上年提高3.41个百分点,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增幅。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全省农机作业水平迅速提高。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水平从零提高到22%,马铃薯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30%;丘陵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以机代牛”成效显著,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得到很大变革;河西地区机采棉实现了“零”的突破。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全膜双垄沟播、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补贴机具在“三夏”、“三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农作物抢收抢种进度,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10 年,带动市、县和农民投入超过55 亿元,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成为撬动全省农村消费的一大杠杆,也成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最抢眼的一大亮点。目前,农民购买重点已经转向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和关键、急需的农机具,且大多数选择购置成套农机装备,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省内逐步形成酒泉、武威、兰州、定西、庆阳、天水等农机产销集群,种子加工、节水滴灌、覆膜播种、马铃薯种植收获、深松联合整地、葡萄埋藤等自主品牌的机具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促进了农机制造业、农机流通业的发展。企业产品的集中度不断提高,技术改造与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为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甘肃日报》
其他文献
观察研究室内育苗、池塘中间培育和海区养殖过程中的方格星虫的消化道发育和摄食特点。结果表明,方格星虫消化道结构由"C"环结构发育成双肠环结构,变态7~10d后,发育完善;消化道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田间会产生很多杂草,如果不及时将其铲除,会严重威胁玉米的健康生长。最近几年,随着化学除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目前市场
基于浸润原理,提出智能化并行运算排课系统的体系结构及数据库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排课程序的处理过程。排课结果充分考虑各方面不同优先级的条件和要求,离最佳结果较为接近。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复发率高.
商水智慧农业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引广泛关注后.今年4月20日,“商水智慧农业”旗下的互联网公司土银网.获得上海林耐资本等投资机构PreA轮千万级融资.
将秸秆青贮之后,再饲喂动物能够大大提高秸秆的适口性,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秸秆青贮技术要求较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基于此,该文主要就秸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