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范浩(1971-),男,山西太原人,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就职于山西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王君兰(1985-),女,山西长治人,研究生学历,就职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行。
  摘 要:构建了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基于截面数据对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分级有效性分析和投影分析,发现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规模无效、技术无效,在全国处于四级有效级别,指出了优化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级有效性;投影分析
  1.评价体系
  对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的前提是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包括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模型、正确的评价方法。
  1.1评价指标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原则。每项指标都能从不同角度诠释科技资源配置某一方面的现状,同时考虑获取数据的渠道、数据的准确性、可量化型,另外还要统筹考虑评价指标的关联性,各环节、各分子系统的协调性。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包含科技投入指标和科技产出指标。
  (1)科技投入指标
  科技资源投入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其中科技人力资源是核心,科技财力资源是基础,这两项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技资源投入的现状。分别选取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衡量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强度、数量、质量,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反映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的规模,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代表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的强度,上述各项指标分别记为X1、X2、X3、X4、X5。
  (2)科技产出指标
  产生科技成果并促进成果的转化是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两项主要功能,科技产出也因此分为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论文和专利是国际公认的测量科技产出的主要指标,以三个主要论文检索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数量、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衡量科技直接产出的指标,分别记为Y1、Y2。技术市场成交额是衡量科技间接产出的重要参数,记为Y3,以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作为衡量山西省科技活动间接产出的另一项指标,记为Y4。
  1.2评价模型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指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的科技资源投入得到的科技资源产出量。科技资源投入至科技成果产出和经济效益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两阶段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假设科技资源投入至直接产出的时间为1年,获得间接产出的时间为2年。
  2.效率评价
  以我国31个省区为样本,输入2009年科技资源投入数据、时滞1年的科技资源直接产出数据和时滞2年的科技资源间接产出数据。
  DEA有效性可以从按个测量指标进行评价:规模有效性、技术有效性和综合有效性。规模效率是指在企业长期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规模的扩大的情况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其值为1时表示规模有效,其值小于1时表示非规模有效。技术有效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概念,用以衡量单位的要素投入是否达到了最大产出,其值为1时表示DEA有效,其值小于1时则表示生产处于非有效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北京、江苏等省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有效,山西、海南等15个省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非技术有效;北京、黑龙江等9省份科技资源配置规模有效,天津、河北等省份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非有效,且这些省份均为规模收益递增阶段。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值为0.832,技术效率值为0.454,综合效率值为0.378。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规模无效,且处于规模递增状态,即投入规模偏小,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现有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技术无效,说明我省科技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着巨大的浪费。
  3.分级有效性分析
  为获悉山西省在我国31个省区中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劣,下面通过复合DEA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级评价:上述评价结果中综合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为一级有效单元,将其剔除之后再次进行DEA评价,综合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即为二级有效单元,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决策单元都达到综合有效。
  基于上述方法得出我国31个省份科技资源配置有效性分级结果:北京、广东、江苏等9个省区处于一级有效,天津、吉林、上海等9个省区二级有效,辽宁、河南、云南等6省区三级有效,河北、山西、内蒙古等7省区四级有效。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我国31个省区中处于四级有效等级,这是因为:山西省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比东部沿海区域落后,产业结构尚处于初级阶段,以能源挖掘和粗加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基础,对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不够重视。
  4.投影分析
  投影分析用以测算决策单元的产出不足率和投入冗余率。产出不足率是指现有投入可以达到的最优产出与现实产出之间的差值与现实产出的比值,数值越大表示产出不足率越大,即可以提高的空间越大。投入冗余率指现有投入量与达到现有的产出状态的最小投入量之间的差值与现有投入量之间的比值,数值越大表示投入冗余率越大,即无效投入越多。DEA有效状态下产出不足率和投入冗余率均为0,DEA非有效时产出不足率和投入冗余率至少有一项不为0。
  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同时存在产出不足和投入冗余问题: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产出不足率高达385.34%,技术市场成交额产出不足率为39.66%;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冗余率为41.12%,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冗余率为30.34%。
  投影分析的目的是发现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最佳的投入量和投入组合,根据上述结果,山西省需要对科技资源投入进行优化缩减:科技活动人员降低31.8%,将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投入降低20.3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重降低21.18%。
  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综合效率值仅为0.378,分级有效性评价显示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全国也仅仅处于四级有效级别,与内蒙古、新疆、西藏属同一级别,并同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补不足的现象,而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但更要注重投入质量和效益,避免无效投入。
  (作者单位:1.山西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行)
  参考文献
  [1]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1-43.
  [2] 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理论与配置效率研究[D].沈阳:吉林大学,2007.
  [3] 叶儒霏,陈欣然,余新炳等.影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113-118.
  [4] 李石柱,李冬梅,唐五湘.影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素的定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2):60-63.
其他文献
探索档案案发地点:英国大曼彻斯特海德市案发时间:1971~1998年犯罪性质:谋杀死亡人数:警方确定200多人,真实数据不详杀人凶手:医生 Discovery Archives Location: Great Manc
期刊
期刊
1月16日,焦焕成同志主持召开国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传达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贺国强同志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会所作的工作
吐鲁番出土的残本《晋阳秋》,为著名史学家孙盛所撰,其保存内容前半部分为晋惠帝时赵王司马伦与贾南风外戚集团及张华权臣集团的政治冲突史实,后半部分为张华个人传记及《鹦
税务部门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其人力资源不能满足税源监控需求时的一种选择,它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必要手段。文章从分析税收成本偏高的原因入手,进一步明确
2008年3月19号央行在发布的中首次提出,下一阶段,中国将“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