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各级学校管理和使用的资金不断增加,直接管理和使用教育资金的财务人员成为国家教育资金安全的重要元素,提高教育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教育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目前教育财会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使教育财会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和发展,使国家的教育资金安全得到保障并发挥最好的效益。
[关键词]教育财会 队伍建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67-02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加大,导致教育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经费的使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教育财会工作从量到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和培养一批业务精湛、道德品质过硬的教育财会队伍是提高教育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管理中,加强教育财会队伍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
一、教育财会队伍的现状
1.教育财会队伍总人数多,但配备比例小,实际数量不足
整个教育财会队伍大约占教育工作者的2%左右(包含会计和出纳),根据全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财务人员大概在35.83万人,还有很多类似财务人员的学校总务等的财务兼职人员,所以总量已经不少。但是这些人员承担的不仅是1791.36万教职工的财务工作,还有近2.34亿在校学生经费的收支和整个教育系统的经济运转工作。庞大的师资队伍和庞大的学生队伍就会有频繁的、工作量巨大的经济活动产生。这些年来学校经费不再像过去仅仅只是教师工资和很少的办公经费,教师工资增加、办公经费提高以及大量校舍安全工程资金投入,加上大幅增加的学生生活补助等,使教育财会工作从内容到数量都发生了变化。而财会人员的配备一成不变,在基层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数量不足。
2.教育财会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基层学校的财会人员大多是临时走上财会工作岗位的,上岗前很少有过财会知识培训。因此,他们需要从内容、方法、技术以及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等方面得到系统培训,而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基本上是边工作边学习,逐渐提高业务能力。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疲于奔命地应付眼前的发生的繁杂业务、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专业技术支持,是基层财会人员的工作现状及普遍特性。
3.教育财务人员身兼多职,超负荷运转
基层学校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完成财会方面的工作,还有更多的事务性工作等着他们去做。很多财务人员既是会计又是统计、办公室、资产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管理等诸多工作的业务员,有的财会人员还要上课或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绝大多数财务人员身兼多职,超负荷运转。
4.教育财会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管理者重视教育教学成果无可厚非。教育管理工作诸多的激励措施都是针对教育教学成果制定的,而对教育财务工作的评价机制几乎处于空白,形成了财务工作干好干坏没区别的大众心态和消极心理,极大地挫伤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到教育财务工作的质量效果。
5.领导认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健全,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受到挑战
有些基层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认识不到位。如今学校可支配资金充裕,有的学校领导为了小集体或个人利益,不顾财经纪律的约束,迫使财务人员放弃了原则,用虚假支出发票替换违规性支出发票。再加上学校布局点多面广,上级监管难以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维护资金安全的责任被淡化了。
6.教育财会队伍接受培训机会少,稳定性不够
教育财会队伍绝大多数是教师职称,履职考核都靠教师系列,继续教育也是忙于应付职称对应的晋级培训;财务人员由于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加之不安心理,因而放松了财务工作的业务学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缺乏约束性。而专门针对基层学校财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会少之又少,因此教育财务人员业务素养提高缓慢。
《会计法》规定了要保持财会人员的稳定性,在现实工作中却很难做到。影响教育财会队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财务人员不愿干,主动要求换岗;也有部分财务人员由于业务不精被动换岗。总之,财会队伍稳定难以做到。
二、加强教育财会队伍建设的建议
综上所述,教育财会队伍建设切实亟待得到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1.提高教育管理者对财会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同度,使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财会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做到理解财会人员的艰辛,明白财务工作的分量,从而支持重视财会工作。
2.加大对各基层学校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着手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多给财会人员创造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尝试多种形式帮助财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3.建立和完善教育财务人员评价机制,保持财会队伍的稳定性。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应尽早建立和完善财会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财会人员的创造性,鼓励财会人员节支理财,支持他们在实践中找到适合基层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
4.给身兼多职的财会人员瘦身减负。很多学校财会人员工作繁杂,负担重,主要原因不是没人,而是领导爱用踏实干事的人,有的领导宁可养闲人也不放心让做事不踏实的人干活,形成了被动的能者多劳,称之为“信任的痛苦”。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合理分工,全面统筹安排工作,使每个教职工的责、权、利相对均衡。
总而言之,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科学发展,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教育财会队伍建设需要得到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 中国教育统计网,2008年数据“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教育财会 队伍建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67-02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加大,导致教育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经费的使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教育财会工作从量到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和培养一批业务精湛、道德品质过硬的教育财会队伍是提高教育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管理中,加强教育财会队伍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
一、教育财会队伍的现状
1.教育财会队伍总人数多,但配备比例小,实际数量不足
整个教育财会队伍大约占教育工作者的2%左右(包含会计和出纳),根据全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财务人员大概在35.83万人,还有很多类似财务人员的学校总务等的财务兼职人员,所以总量已经不少。但是这些人员承担的不仅是1791.36万教职工的财务工作,还有近2.34亿在校学生经费的收支和整个教育系统的经济运转工作。庞大的师资队伍和庞大的学生队伍就会有频繁的、工作量巨大的经济活动产生。这些年来学校经费不再像过去仅仅只是教师工资和很少的办公经费,教师工资增加、办公经费提高以及大量校舍安全工程资金投入,加上大幅增加的学生生活补助等,使教育财会工作从内容到数量都发生了变化。而财会人员的配备一成不变,在基层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数量不足。
2.教育财会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基层学校的财会人员大多是临时走上财会工作岗位的,上岗前很少有过财会知识培训。因此,他们需要从内容、方法、技术以及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等方面得到系统培训,而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基本上是边工作边学习,逐渐提高业务能力。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疲于奔命地应付眼前的发生的繁杂业务、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专业技术支持,是基层财会人员的工作现状及普遍特性。
3.教育财务人员身兼多职,超负荷运转
基层学校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完成财会方面的工作,还有更多的事务性工作等着他们去做。很多财务人员既是会计又是统计、办公室、资产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管理等诸多工作的业务员,有的财会人员还要上课或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绝大多数财务人员身兼多职,超负荷运转。
4.教育财会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管理者重视教育教学成果无可厚非。教育管理工作诸多的激励措施都是针对教育教学成果制定的,而对教育财务工作的评价机制几乎处于空白,形成了财务工作干好干坏没区别的大众心态和消极心理,极大地挫伤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到教育财务工作的质量效果。
5.领导认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健全,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受到挑战
有些基层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认识不到位。如今学校可支配资金充裕,有的学校领导为了小集体或个人利益,不顾财经纪律的约束,迫使财务人员放弃了原则,用虚假支出发票替换违规性支出发票。再加上学校布局点多面广,上级监管难以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维护资金安全的责任被淡化了。
6.教育财会队伍接受培训机会少,稳定性不够
教育财会队伍绝大多数是教师职称,履职考核都靠教师系列,继续教育也是忙于应付职称对应的晋级培训;财务人员由于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加之不安心理,因而放松了财务工作的业务学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缺乏约束性。而专门针对基层学校财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会少之又少,因此教育财务人员业务素养提高缓慢。
《会计法》规定了要保持财会人员的稳定性,在现实工作中却很难做到。影响教育财会队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财务人员不愿干,主动要求换岗;也有部分财务人员由于业务不精被动换岗。总之,财会队伍稳定难以做到。
二、加强教育财会队伍建设的建议
综上所述,教育财会队伍建设切实亟待得到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1.提高教育管理者对财会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同度,使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财会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做到理解财会人员的艰辛,明白财务工作的分量,从而支持重视财会工作。
2.加大对各基层学校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着手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多给财会人员创造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尝试多种形式帮助财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3.建立和完善教育财务人员评价机制,保持财会队伍的稳定性。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应尽早建立和完善财会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财会人员的创造性,鼓励财会人员节支理财,支持他们在实践中找到适合基层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
4.给身兼多职的财会人员瘦身减负。很多学校财会人员工作繁杂,负担重,主要原因不是没人,而是领导爱用踏实干事的人,有的领导宁可养闲人也不放心让做事不踏实的人干活,形成了被动的能者多劳,称之为“信任的痛苦”。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合理分工,全面统筹安排工作,使每个教职工的责、权、利相对均衡。
总而言之,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科学发展,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教育财会队伍建设需要得到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 中国教育统计网,2008年数据“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