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现在是华人的首富,他掌握的长江集团市值约8500亿港元,个人资产2900亿港元。
李泽钜是典型的香港富二代,他的资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父亲李嘉诚。
而李嘉诚的钱来源于哪里?来源于香港本土和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内地的资金和李嘉诚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是李嘉诚家族资产上升最快的时期,也是李嘉诚家族在内地发展最快的时期。
其实在李泽钜还没接任长江集团时,他就开始进行海外收购了。李泽钜持有加拿大护照,他的身份帮助父亲出面收购了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石油52%的股权,也拉开了李氏家族海外收购的大幕。2003年,李泽钜通过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权,这是李泽楷首次以私人名义进行投资,也是李家首次涉足航空业。
李泽钜从父亲的手里接过大笔资产之后,开始把长江集团的资产向欧美转移。2010年10月,长江基建以700亿港元作价收购英国电网。2012年10月,长江基建以588亿港元作价收购供水网络Northumbrian Water。
最近,李泽钜收购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之后在国内外被吵得沸沸扬扬,如此一来,李嘉诚父子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30%的市场,英国1/4人口的天然气将由他们供应。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李泽钜几乎已经购买了英国。
不仅如此,李泽钜还在雄心勃勃地进军英国的航空业,出巨资购买曼彻斯特机场下属的两个机场。
初一看,华人首富要买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真的是好振奋人心。但是仔细想来,李泽钜的购买英国,却让人担忧。
李泽钜的钱来自香港和内地,现在这些资金不再隶属于香港本土,而是隶属于英国,隶属于欧盟的一些国家。这样大笔的资金外流,明显带着李嘉诚家族归附欧洲的意识,带着明显的欧洲情结,特别是十分明显的英国情结。
毕竟,李嘉诚家族最原始的积累,起步于英国统治香港时期,他们的文化背景也带着很浓厚的英国倾向,也就是欧洲倾向。而文化倾向往往在最后会决定一个人的资本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软实力决定了经济硬实力的走向。李嘉诚家族的资本离开香港而大肆进军英国,就是港资外流的一个预演和序幕。
随着李嘉诚家族资本的离港,会不会有一些相对于李嘉诚较小的香港资本拥有者,也模仿李嘉诚把香港的资本移居到英美等欧美国家呢?这些资本拥有者居住在香港,而资本却首先移民了,假若有一天,他们个人也移民了,那么香港不就成为一座资本的空城了吗?或许这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想法,或许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现实。
由李嘉诚家族资本离港,让人想起曾有一个时期媒体说,美国的加州要破产,有人提出,中国购买了一笔巨大的美国国债,到了那一天,把加州购买过来,作为中国的一个海外省。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和李嘉诚家族资本离港,是一模一样的。大笔资本外流,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另外,这些年,内地的一些富人移民欧美,和李嘉诚家族资本离港,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人在中国内地做生意办企业,而赚的钱却是美国的英国的。美其名曰到欧美国家喝放心水,喝放心奶,吃放心食品,其实他们的内心,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很不放心。
富人的思想脱亚入欧,和富人资本的脱亚入欧,在某种程度上,缓慢地起到了瓦解中国经济的作用。假若中国不注意这个资本流失的倾向和资本的最后归路,吃亏的只能是中国自己。
李泽钜是典型的香港富二代,他的资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父亲李嘉诚。
而李嘉诚的钱来源于哪里?来源于香港本土和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内地的资金和李嘉诚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是李嘉诚家族资产上升最快的时期,也是李嘉诚家族在内地发展最快的时期。
其实在李泽钜还没接任长江集团时,他就开始进行海外收购了。李泽钜持有加拿大护照,他的身份帮助父亲出面收购了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石油52%的股权,也拉开了李氏家族海外收购的大幕。2003年,李泽钜通过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权,这是李泽楷首次以私人名义进行投资,也是李家首次涉足航空业。
李泽钜从父亲的手里接过大笔资产之后,开始把长江集团的资产向欧美转移。2010年10月,长江基建以700亿港元作价收购英国电网。2012年10月,长江基建以588亿港元作价收购供水网络Northumbrian Water。
最近,李泽钜收购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之后在国内外被吵得沸沸扬扬,如此一来,李嘉诚父子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30%的市场,英国1/4人口的天然气将由他们供应。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李泽钜几乎已经购买了英国。
不仅如此,李泽钜还在雄心勃勃地进军英国的航空业,出巨资购买曼彻斯特机场下属的两个机场。
初一看,华人首富要买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真的是好振奋人心。但是仔细想来,李泽钜的购买英国,却让人担忧。
李泽钜的钱来自香港和内地,现在这些资金不再隶属于香港本土,而是隶属于英国,隶属于欧盟的一些国家。这样大笔的资金外流,明显带着李嘉诚家族归附欧洲的意识,带着明显的欧洲情结,特别是十分明显的英国情结。
毕竟,李嘉诚家族最原始的积累,起步于英国统治香港时期,他们的文化背景也带着很浓厚的英国倾向,也就是欧洲倾向。而文化倾向往往在最后会决定一个人的资本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软实力决定了经济硬实力的走向。李嘉诚家族的资本离开香港而大肆进军英国,就是港资外流的一个预演和序幕。
随着李嘉诚家族资本的离港,会不会有一些相对于李嘉诚较小的香港资本拥有者,也模仿李嘉诚把香港的资本移居到英美等欧美国家呢?这些资本拥有者居住在香港,而资本却首先移民了,假若有一天,他们个人也移民了,那么香港不就成为一座资本的空城了吗?或许这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想法,或许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现实。
由李嘉诚家族资本离港,让人想起曾有一个时期媒体说,美国的加州要破产,有人提出,中国购买了一笔巨大的美国国债,到了那一天,把加州购买过来,作为中国的一个海外省。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和李嘉诚家族资本离港,是一模一样的。大笔资本外流,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另外,这些年,内地的一些富人移民欧美,和李嘉诚家族资本离港,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人在中国内地做生意办企业,而赚的钱却是美国的英国的。美其名曰到欧美国家喝放心水,喝放心奶,吃放心食品,其实他们的内心,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很不放心。
富人的思想脱亚入欧,和富人资本的脱亚入欧,在某种程度上,缓慢地起到了瓦解中国经济的作用。假若中国不注意这个资本流失的倾向和资本的最后归路,吃亏的只能是中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