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这样一段格言: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跑起来,奔跑起来,一切都会有意义。可以遇见风景,可以结交朋友,可以了结心事,可以给内心的小宇宙添加能量……
跑步的故事很多,跑步的技巧很多,关于跑步,有业余与非业余,专业与非专业,严肃与非严肃。这全可以成为热爱跑步的缘由。本期策划,跑步者请入,热爱生活者请入。
跑步教会我的几件事 米周
跑步者说·体悟
“那些热爱,如果是真的热爱,最后都会在你知觉或不知觉的日子里融入到你的生活里,成为你的一种生活,陪伴你,永远都不会丢失,直到太阳落下,生活落幕。”当跑步成为一种热爱时,它的馈赠是无穷的。
我重新开始了停摆已久的长跑,那大概是2008年初的事情。
刚开始跑的那段时间,心态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来减肥的嘛。可是好景不长,跑了没多久,我就懒惰了:跑步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啊!与其一个人在马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还不如坐在家里看看书来得开心有趣。才坚持了没几天,肚子上的赘肉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所以我强迫自己不要放弃,每天仍旧在固定的时间穿上跑鞋,换上衣服,只是动力越来越小,越来越需要说服自己,才能真正出门。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总要给自己找点乐子,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找资料,给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慢慢把注意力专注到提高跑步的速度上来。每天都要提高一点速度,注意呼吸量,呼吸与步伐的配合,爬坡和平地分别采取什么战略,详细到如何甩手。这倒是解决了我无聊的问题,我可以从3000米,慢慢加多到5000米,并且速度够快。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样跑心理负担很大,很辛苦,想起当初我只是来减肥的,便觉得吃这种苦头太不值得,何必呢。就这样大概坚持了两个多月,有一天的傍晚,我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向跑步投降,不再出门,转而宅在家里读书看电影。
村上春树把长跑久了而产生的微妙的懒惰称为“跑步蓝调”。但是鉴于我只跑了不到3个月,这种懒惰最多称得上“跑步乱调”。不得不说,刚开始不去跑步的几天,心里确实有一种小孩子不用去上学的快活感。可是时间一长,愧疚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当晚饭饱餐一顿之后,望见窗外有人穿着紧身衣奋力向前跑步的时候,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就这样放弃了么?
那时正好是夏末,气温渐渐凉爽下来,而天又还没开始变短,正是跑步的好时机。于是我想,不然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这次不要想什么减肥,也不要想什么速度,只是去跑步。这样一想,穿鞋出门似乎又有了些勇气。
我穿着一身轻盈的运动服,从宿舍出来,先是和过车的公路有一点点重合。我住在山上,路在尽头的山崖前面轻巧地拐了一个弯,冲着山下直奔而去。我则会沿着山崖向反方向跑,可以看到下面远处鲁昂城的全景,塞纳河穿城而过,高耸入云的大教堂,市政厅,一排排安详的小房子,还有更远处的山,以及山上的发电站和电视塔。那天我从傍晚太阳落山开始,一直跑到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欧洲的小城并不浮华,从山上看下去,每一盏灯都点得经济实惠,却又异常温馨。全程跑下来,既不觉得无聊,也没有觉得很辛苦。我才知道,跑对了。我因为想要瘦身而开始跑步,但我真正爱上跑步,却是因为跑步本身。
这样跑倒不是没有了肉体上的痛苦。无论有多热爱跑步,身体上的疲劳感都是不可能忽视的,但这却成了我更加喜欢跑步的一点。我总是想,我们这代人,和前辈们比起来,日子过得舒服多了,也没什么压力。但是如果太安逸,毕竟是会让人心思懈怠的。跑长跑带来的艰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找的艰苦,为的就是让身体总是保持在一种紧张饱满的状态,这样精神也会随之变得敏捷。
后来我便一直这样跑,从法国跑到英国,从英国跑到广州,又从广州跑到上海。我慢慢发现,长跑是观察我所住的地方的一个极好的方法。
在英国,我跑步的路线要经过一个小镇子,镇子里有一间酒馆,仿佛在那里开了几个世纪。老人们走进去,相互打招呼,叫着吃了半辈子的菜,喝着一成不变的葡萄酒,而我,早已经从他们的窗口飞奔而过。小镇后面,过了麦田,是一座小型机场跑道的尽头,我偶尔会看到学习私照的人开着飞机在我面前飞起来,或落下去。夕阳把飞机都镀了金。
在广州,我在楼下的小区跑步,穿梭于卖肠粉的,卖衣服的,卖水果的,和广场舞大妈之间,看着晚归的学生们放学,加班的白领们下班,年轻人穿着靓丽的衣服刚刚出门,而老人们早已吃好了饭,推着孙子孙女们遛弯了。从超市回来的邻居对另一个说:“今日粟米好平啊!”
在上海,我主要在浦东的滨江大道上跑。偶尔有一天心血来潮,坐船到外滩,从外滩开始跑。外滩看过去的景色自然不必说,但更令我新奇的,是离开外滩,拐上人民路,然后逐一经过江西南路,河南中路,福州路,山东中路,广东路,云南路,陕西南路,宁波路,西藏南路,南苏州路,北京东路,最后回到外白渡桥。短短的10000米,却好像跑过了大半个中国。
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因为事务繁忙,跑步被暂时搁置了。谁知没过多久,我就因为久坐而腰酸背痛,于是又跑了起来。神奇的是,就这么一跑,所有不舒服的感觉就烟消云散了。听上去好像是神药的广告,但事实确是如此。长久的跑步,让我开始注意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因为平日里,我们使用身体的时候,并不会特别在意它的存在,就好像你呼吸的时候,不会特别去想吸入氧气的感觉。然而如果把你放在一个没有空气的地方,比如深水里面,再给你套上氧气瓶,周围静悄悄黑幢幢的,你听到自己一呼一吸的声音,感受到排出去的气泡掠过你的脸部,你甚至可以品尝出来嘴里吸进来的氧气的味道,这个时候你便不再把呼吸看成是一件平常的事了。
身体对于跑步,也是一样。我们坐着,站着,走路去哪里,都不会想太多。然而当你跑起来,跑了很久之后,你就会察觉到肌肉的酸痛、疲劳,膝盖支撑上身再弹起的力量,心脏通通通地跳动。对于我,这些感受不会一起来,而是接连而至。每当我感受到它们的时候,我都会感叹:身体是多么奇妙的一部机器呀!每个零件精准的配合,而我还能如此健步飞跑,又是多么值得感恩的一件事呢! 可是人总要变老,不同人对变老的定义也有不同。我的老板,今年快六十了,也是一位跑者。他对我说:“自己变老是从55岁开始的。”我惊讶于他如何才能如此敏感。他告诉我,说自己从18岁起,每年的生日那天,都会拼命跑半个小时,然后记下跑过的距离。那距离开始不断上升,后来持平,到55岁那天,距离第一次有所下降。“这倒也不是坏事,”他说,“你的成绩不可能永远不掉下来。与其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等待衰老慢慢地爬上来,倒不如有这么一个明确的信号,好让自己提早做准备。”
我很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跑步是感受日常时间流逝的好方法。和身体一样,流过我们的时间也是难以察觉的东西。要论这个世界上,最能跑的,恐怕就是钟表的秒针。秒是构成我们日常时间概念的小单位,每一秒的流逝最终耗尽了我们的一生,然而想想可怕,时间一秒一秒地过,而我们却从来不会去数着秒过日子。只有在跑步的时候,我会设定时间,随身带上辅助跑步的计时设备,这样在我跑到一定的距离之后,这个设备就会通过耳机告诉我跑了多久,平均速度是多少。每当我听到耳机里面传来诸如“一公里完成,用时四分钟三十七秒”之类的播报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人生似乎都鲜活起来了,因为这是我唯一数着秒度过的时刻。
把长跑融入生活,对于我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我一直比较珍惜日子,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当年华老去,开始回忆一生的时候,往往记起来的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毕业,结婚,生子,升职等等。然而这些重大的时刻总是那么的有限,以至于我们的回忆总是美妙却短暂。
与之对应的,是大量的平常的时光。我们在平常的时光里,每天上班下班,做饭吃饭,说你好说再见,读书看电影,与心爱的人聊天。正是这些无比平常的时光,才是组成了我们人生的大部分,可惜都被我们忽略掉了。我不想这样,所以我跑步。跑步对于我来说,是一根绳子,它帮我把无数平常的时光串在一起,这样当我想起跑步的时候,我会想起亚洲男孩的身材,“跑步乱调”,欧洲美丽的田园时光,广州和上海的市井气息,五十五岁那突然下降的成绩,林肯乐队,还有在我身边曾经和我一同奔跑的人们。
当然,要说平常,还有比上面更加平常的场景,正因为跑步而变得似乎有了些意义。比如大概一年前,我在广州,在租住的小区楼下夜跑。只是天气无常。我在跑过第七公里的时候,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我在南方这场再普通不过的大雨里面,张开双臂,向着远处天边的电闪雷鸣奔去,仿佛要拯救全世界。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跑起来,奔跑起来,一切都会有意义。可以遇见风景,可以结交朋友,可以了结心事,可以给内心的小宇宙添加能量……
跑步的故事很多,跑步的技巧很多,关于跑步,有业余与非业余,专业与非专业,严肃与非严肃。这全可以成为热爱跑步的缘由。本期策划,跑步者请入,热爱生活者请入。
跑步教会我的几件事 米周
跑步者说·体悟
“那些热爱,如果是真的热爱,最后都会在你知觉或不知觉的日子里融入到你的生活里,成为你的一种生活,陪伴你,永远都不会丢失,直到太阳落下,生活落幕。”当跑步成为一种热爱时,它的馈赠是无穷的。
我重新开始了停摆已久的长跑,那大概是2008年初的事情。
刚开始跑的那段时间,心态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来减肥的嘛。可是好景不长,跑了没多久,我就懒惰了:跑步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啊!与其一个人在马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还不如坐在家里看看书来得开心有趣。才坚持了没几天,肚子上的赘肉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所以我强迫自己不要放弃,每天仍旧在固定的时间穿上跑鞋,换上衣服,只是动力越来越小,越来越需要说服自己,才能真正出门。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总要给自己找点乐子,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找资料,给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慢慢把注意力专注到提高跑步的速度上来。每天都要提高一点速度,注意呼吸量,呼吸与步伐的配合,爬坡和平地分别采取什么战略,详细到如何甩手。这倒是解决了我无聊的问题,我可以从3000米,慢慢加多到5000米,并且速度够快。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样跑心理负担很大,很辛苦,想起当初我只是来减肥的,便觉得吃这种苦头太不值得,何必呢。就这样大概坚持了两个多月,有一天的傍晚,我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向跑步投降,不再出门,转而宅在家里读书看电影。
村上春树把长跑久了而产生的微妙的懒惰称为“跑步蓝调”。但是鉴于我只跑了不到3个月,这种懒惰最多称得上“跑步乱调”。不得不说,刚开始不去跑步的几天,心里确实有一种小孩子不用去上学的快活感。可是时间一长,愧疚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当晚饭饱餐一顿之后,望见窗外有人穿着紧身衣奋力向前跑步的时候,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就这样放弃了么?
那时正好是夏末,气温渐渐凉爽下来,而天又还没开始变短,正是跑步的好时机。于是我想,不然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这次不要想什么减肥,也不要想什么速度,只是去跑步。这样一想,穿鞋出门似乎又有了些勇气。
我穿着一身轻盈的运动服,从宿舍出来,先是和过车的公路有一点点重合。我住在山上,路在尽头的山崖前面轻巧地拐了一个弯,冲着山下直奔而去。我则会沿着山崖向反方向跑,可以看到下面远处鲁昂城的全景,塞纳河穿城而过,高耸入云的大教堂,市政厅,一排排安详的小房子,还有更远处的山,以及山上的发电站和电视塔。那天我从傍晚太阳落山开始,一直跑到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欧洲的小城并不浮华,从山上看下去,每一盏灯都点得经济实惠,却又异常温馨。全程跑下来,既不觉得无聊,也没有觉得很辛苦。我才知道,跑对了。我因为想要瘦身而开始跑步,但我真正爱上跑步,却是因为跑步本身。
这样跑倒不是没有了肉体上的痛苦。无论有多热爱跑步,身体上的疲劳感都是不可能忽视的,但这却成了我更加喜欢跑步的一点。我总是想,我们这代人,和前辈们比起来,日子过得舒服多了,也没什么压力。但是如果太安逸,毕竟是会让人心思懈怠的。跑长跑带来的艰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找的艰苦,为的就是让身体总是保持在一种紧张饱满的状态,这样精神也会随之变得敏捷。
后来我便一直这样跑,从法国跑到英国,从英国跑到广州,又从广州跑到上海。我慢慢发现,长跑是观察我所住的地方的一个极好的方法。
在英国,我跑步的路线要经过一个小镇子,镇子里有一间酒馆,仿佛在那里开了几个世纪。老人们走进去,相互打招呼,叫着吃了半辈子的菜,喝着一成不变的葡萄酒,而我,早已经从他们的窗口飞奔而过。小镇后面,过了麦田,是一座小型机场跑道的尽头,我偶尔会看到学习私照的人开着飞机在我面前飞起来,或落下去。夕阳把飞机都镀了金。
在广州,我在楼下的小区跑步,穿梭于卖肠粉的,卖衣服的,卖水果的,和广场舞大妈之间,看着晚归的学生们放学,加班的白领们下班,年轻人穿着靓丽的衣服刚刚出门,而老人们早已吃好了饭,推着孙子孙女们遛弯了。从超市回来的邻居对另一个说:“今日粟米好平啊!”
在上海,我主要在浦东的滨江大道上跑。偶尔有一天心血来潮,坐船到外滩,从外滩开始跑。外滩看过去的景色自然不必说,但更令我新奇的,是离开外滩,拐上人民路,然后逐一经过江西南路,河南中路,福州路,山东中路,广东路,云南路,陕西南路,宁波路,西藏南路,南苏州路,北京东路,最后回到外白渡桥。短短的10000米,却好像跑过了大半个中国。
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因为事务繁忙,跑步被暂时搁置了。谁知没过多久,我就因为久坐而腰酸背痛,于是又跑了起来。神奇的是,就这么一跑,所有不舒服的感觉就烟消云散了。听上去好像是神药的广告,但事实确是如此。长久的跑步,让我开始注意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因为平日里,我们使用身体的时候,并不会特别在意它的存在,就好像你呼吸的时候,不会特别去想吸入氧气的感觉。然而如果把你放在一个没有空气的地方,比如深水里面,再给你套上氧气瓶,周围静悄悄黑幢幢的,你听到自己一呼一吸的声音,感受到排出去的气泡掠过你的脸部,你甚至可以品尝出来嘴里吸进来的氧气的味道,这个时候你便不再把呼吸看成是一件平常的事了。
身体对于跑步,也是一样。我们坐着,站着,走路去哪里,都不会想太多。然而当你跑起来,跑了很久之后,你就会察觉到肌肉的酸痛、疲劳,膝盖支撑上身再弹起的力量,心脏通通通地跳动。对于我,这些感受不会一起来,而是接连而至。每当我感受到它们的时候,我都会感叹:身体是多么奇妙的一部机器呀!每个零件精准的配合,而我还能如此健步飞跑,又是多么值得感恩的一件事呢! 可是人总要变老,不同人对变老的定义也有不同。我的老板,今年快六十了,也是一位跑者。他对我说:“自己变老是从55岁开始的。”我惊讶于他如何才能如此敏感。他告诉我,说自己从18岁起,每年的生日那天,都会拼命跑半个小时,然后记下跑过的距离。那距离开始不断上升,后来持平,到55岁那天,距离第一次有所下降。“这倒也不是坏事,”他说,“你的成绩不可能永远不掉下来。与其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等待衰老慢慢地爬上来,倒不如有这么一个明确的信号,好让自己提早做准备。”
我很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跑步是感受日常时间流逝的好方法。和身体一样,流过我们的时间也是难以察觉的东西。要论这个世界上,最能跑的,恐怕就是钟表的秒针。秒是构成我们日常时间概念的小单位,每一秒的流逝最终耗尽了我们的一生,然而想想可怕,时间一秒一秒地过,而我们却从来不会去数着秒过日子。只有在跑步的时候,我会设定时间,随身带上辅助跑步的计时设备,这样在我跑到一定的距离之后,这个设备就会通过耳机告诉我跑了多久,平均速度是多少。每当我听到耳机里面传来诸如“一公里完成,用时四分钟三十七秒”之类的播报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人生似乎都鲜活起来了,因为这是我唯一数着秒度过的时刻。
把长跑融入生活,对于我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我一直比较珍惜日子,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当年华老去,开始回忆一生的时候,往往记起来的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毕业,结婚,生子,升职等等。然而这些重大的时刻总是那么的有限,以至于我们的回忆总是美妙却短暂。
与之对应的,是大量的平常的时光。我们在平常的时光里,每天上班下班,做饭吃饭,说你好说再见,读书看电影,与心爱的人聊天。正是这些无比平常的时光,才是组成了我们人生的大部分,可惜都被我们忽略掉了。我不想这样,所以我跑步。跑步对于我来说,是一根绳子,它帮我把无数平常的时光串在一起,这样当我想起跑步的时候,我会想起亚洲男孩的身材,“跑步乱调”,欧洲美丽的田园时光,广州和上海的市井气息,五十五岁那突然下降的成绩,林肯乐队,还有在我身边曾经和我一同奔跑的人们。
当然,要说平常,还有比上面更加平常的场景,正因为跑步而变得似乎有了些意义。比如大概一年前,我在广州,在租住的小区楼下夜跑。只是天气无常。我在跑过第七公里的时候,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我在南方这场再普通不过的大雨里面,张开双臂,向着远处天边的电闪雷鸣奔去,仿佛要拯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