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创新治理机制探析——基于全球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e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创新治理已经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创新治理、弥补全球治理赤字的重要突破点,其创新治理机制建设亟待深入探讨.与国际政治研究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基于全球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一带一路”创新治理机制,借助全球“社会政治构成”概念,提出了包括利益表达机制、磋商机制、利益分享与利益补偿机制、协议机制、协调机制与纠纷解决机制等在内的五大基本机制.基于对这些机制的探讨,文章对“一带一路”创新治理机制的规则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继现代和当代的蹇先艾、何士光之后,欧阳黔森是新世纪中国文坛具有较大影响的贵州作家,其中短篇小说创作独具特色.来自黔地包括湘西的文学传统的影响,既令他执著于对贵州这方
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就政策不确定性对外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准估计和稳健性分析表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提高制造业外资股东撤股的可能性.
在正义理论的研究中存在制度建构主义的先验进路和经验主义的现实进路.建构主义进路预设了超越经验的正义观念,罗尔斯假设的原始契约建构起了正义的原则,由此而构建正义的制
先秦思想主流将历史与先圣先贤的言行当作规范性的来源,但韩非子却将其作为他政治理论的研究与解释的对象,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与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更接近.他对尧舜之道的超越
聚合物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兼具有高聚物的优异加工性能及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能,深受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其中,聚苯乙烯/铜纳米粒子(PS/CuNPs)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文通过考察西周铜器铭文、清华简《祭公之顾命》等出土文献,以及《尚书》《诗经》《左传》等传世文献,从“德”有声音、有气味、可以享食三个方面入手,论证了先秦时期“德
作为一种研究的对象和范式,文明不仅是对世界整体图景的理解和把握,也映射着特定族群的个性色彩.以延宕至今的世界史审视文明的存在、变迁和突破,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路
永岛荣一郎藏《五方元音》今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其韵图与韵书和谐相配,编撰形制较为典型,惜乎刊刻时代及版本信息不详.该永岛藏本韵图与韵书抵牾处颇多,刻工较为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