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改之路 激发课堂活力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育教学遵循一定的程序模式,教师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教”的内容上,而无暇顾及学生实际“学”的情况。课上45分钟将安排好的内容讲完就算万事大吉,课后布置几道作业就了事。教师没有机会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即使有学生想与老师交流,也是没有机会。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考试分数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在校地位,至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却被忽视了。很长时间,大家总是很关注教师课堂上的智慧,而对学生的反应关注不够。翼城四中又是如何创新课改之路激发课堂活力的呢?
  一、变教案为学案,打造实效课堂
  围绕本校办学宗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经过反复研究,探讨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为中心的教案,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学案设计科学合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什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怎样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学习的方法;教什么,让教师心中明确本节课知识点中哪些可能是学生要出现的问题,怎样教,让教师提前准备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技巧;练什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练习内容,怎样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练习中得到方法和能力的巩固和提高;思什么,使教师在教学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得失,怎样改,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悟出改进的办法和采取的措施。
  二、落实当堂训练,实现堂清日清
  长期以来教师独霸课堂,作业个个全对,考试人人不会,老师烦恼,学生烦恼,家长忧虑的现象几乎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校长一班人从解决学生作业入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当堂进行训练,反馈真实学情,也解决了学生课后负担重,盲目抄袭,敷衍了事的这一病态。
  三、开展培优补差,全面提升成绩
  根据学情和学校的实际,校委会决定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分年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培优补差工作,由教务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班根据历次考试成绩确定培优对象和弱课学生名单,各年级学科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制定本学科培优补差计划,确定人员、确定时间、确定地点、确定内容,授课教师有备课、有记录、有反馈,做到一日一查、一日一结、一月一跟踪、一学期一奖励,从而使优生更优,弱课学生有机会补救,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人手一册备忘录,温故而知新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条理的梳理,得到很好的复习与巩固,做到温故而知新,我校要求人手一本备忘录,平时把各科重难点内容,自己不易记住的内容及容易忘记的内容整理到备忘本上,让学生利用开会前、上操前等闲暇空余时间,边角余料时间及考前时间,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做到常记常新,心中有数。
  五、搭建比武擂台,强化竞争意识
  学校设置专项表格,内容有挑战对象、挑战宣言、挑战人及目标跟踪管理制,目的是给学生以信心鼓励,便于形成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班级凝聚力,有效促进学生成长。
其他文献
12月13日 晴  闲暇时,喜欢站在阳台前,透过窗纱或者是蓝色的玻璃俯瞰街道,眺望远处的建筑和行人。  直到站到腿麻了,也还是站着,不肯离去,因为离去这儿,便又要忙碌地工作了。   但我还是选择离开窗前,去工作,我不能因为片刻的轻松就误了上学的时间,这样的结果会糟糕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知道孰轻孰重。比如,你的爱人和朋友同时联系你,你肯定会选择陪爱人,却冷落了朋友。你知道,不管朋友多友善
3月15日 晴  小的时候,老师经常问我们,“你长大之后想当什么啊?”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科学家。”当这当那,回头想想现在的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罢了。  我就是我。我不像山羊那样,自己嘴上有几根胡子就认为自己是哲学家。我只是一名学生,最起码我现在都不知道哲学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我不懂得什么是宏观,什么是微观,不懂得什么哲学大道理。我不是哲学家,还是个学生,一个正在学习哲学的学生。
11月26日 阴   桃花源,一个好陌生的地方,更是一个渴望不可及的地方,在当今社会中,竞争如此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真的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吗?  当然有,那就是我可爱可敬的班级。  我的班级就像一条喧嚣的小河,有很多的鱼儿在里面游动,岸边的树木生长茂盛,树上的鸟儿也是引吭高歌,一切都是一片轻松安逸,都是一片生机勃勃。在我们班中,每个同学都很要好,同学和同学之间关系密切。  “预备,跑!
听说:巨蟹座的人会花掉一整个青春期来暗恋。  我不确定电影《初恋这件小事》中帅帅的学长阿亮与纯纯的学妹小水是否都是巨蟹座,但纯情美好的两个人确实用了整个青春期来关注对方,花光年少时所有柔软的心情。  或许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尚不懂爱的青葱年华里,暗恋真是至为婉转动人的一件事儿。于是,在本期杂志中,我们看到胡炀用温暖细腻的笔调写下影评《情窦初开的淡淡香》,其精彩流畅的叙述让主编亦想看看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