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转型记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近古稀之年的王一男搭上过高速前进的历史车轮,为了不被淹没在时代潮流里依然在奋力“挣扎”。
  王一男最近想写一本传记,在记者面前,他用囫囵不清的方言回忆着自己这一生。
  从卖葡萄的山里娃,到胡润富豪榜榜上有名,再到退守山林。他觉得自己的大风大浪都见过了,用他的话说就是:穷也穷过,富也富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黑金盛宴”
  王一男在家排行老七。童年时期,主要在跟饥饿做斗争,不到10岁的王一男,每天天不亮就采摘好家里种植的葡萄,然后骑车近两个小时到城里卖葡萄。“要比别人勤快嘴甜,葡萄才卖得好。”小小年纪的王一男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经商天赋。后来,他成了别人口中的“煤老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2002年煤炭价格起飞,山西煤炭行业迎来黄金十年。这期间,暴力的煤炭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种人力和资源,它给资源型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王一男也是受益者。
  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山西家族也是从2001年开始涌现,2005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攀上了历史高峰,如2005年上榜的10个富豪家族,6个都涉及煤焦化,王一男也曾“榜上有名”过。
  “挖一铲子就是一铲子的钱,现金多到花不完。”王一男回忆起当时家里充足的现金,眼里闪烁着光芒。当地的煤炭开采业乘着这股经济的东风“一马当先”,但是煤炭加工业相对滞后,产品品种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很低,王一男略微想过这些问题,又轻易地逃避了:“没人在乎长远会怎么样,赚钱赚到红眼,谁会想那么多。”
  而当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后,政府再怎么鼓励完成原始积累的煤老板们多元化发展,也于事无补。“只能买车买房,也不懂什么投资,以前买楼真的都是整栋整栋地买。”王一男也收藏过那些豪车名表,在他眼里那些是“身份的象征”。
  这一充满荒诞色彩的“黑金盛宴”,在2009年前后按下了暂停键。为了整体规划煤炭产业,形成煤企整体发展格局,2009年前后,山西历时两年实施煤企大重组,彻底终结小煤矿,“煤老板”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多米诺效应
  很多和王一男并肩作战的朋友,也纷纷倒在了时代的浪潮里。
  伴随着煤炭“黄金十年”一起发展起来的,还有煤炭机械行业。从2002年开始经历了10年10倍的高速发展,到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1668亿元的历史高点,此后逐年下滑,2015年煤炭机械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194亿元。
  王一男的朋友杨德信,被称作山西的“煤机大王”。辉煌时期,山西省每一家煤焦化相关的企业,都在使用他生产的煤机设备。王一男的厂子里,至今用的都是杨德信生产的煤机设备。
  杨德信的生意,起步早发展快,再加上超前的眼光,生意最远做到了巴西,近点的有越南和印度。他是山西经济最早“走出去”的探索者。他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照片,是在印度和印度前总理辛格的一张合影。他摆在自己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兴起时会给每个人讲这张照片的经历。别人炫耀豪车名表时,他的关注点却在别处,发展眼光既超前又局限。
  超前,是因为他知道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为此在当时他力排众议斥巨资组建研发团队;局限,是因为没有跳出家族企业的经营魔咒,赶上经济低迷期导致债台高筑资金链断裂。2016年4月,一代“煤机大王”经历过一番病痛折磨后,在医院走完了自己的最后一程。
  听说朋友去世,王一男没有伤心,只有感慨,也许这正是他认为的有意义的“辉煌过”的人生。
  一个人的去世,也许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可能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来临。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前,我国对于煤矿的煤机化率要求越来越高,大型煤矿煤机化率大于95%,中型煤矿大于70%,小型煤矿大于55%。 2016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显示,在500家机械企业中,14个省份的34家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上榜,其中山东、广西、湖南的上榜企业数目名列前三,山西的机械制造企业上榜数仅3家。《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加快煤机制造产业建设,全面提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着力解决集掘进、开采、提升、运输为一体的煤机成套设备集成技术,矿用救生舱、新型智能放顶煤液压支架制造技术等,抢占煤机技术制高点、煤机高端市场。
  可以说煤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杨德信永久地成了另一个时代的符号,王一男还在奋力紧跟这个时代的潮流。
  转型尝试
  “发展得大”,在王一男眼里是成功的象征,可是为了稳健,他又害怕转型。“不做不熟悉的行业”,是王一男曾经一直贯彻的准则。
  2014年,山西省经济增速为4.9%,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垫底;2015年,山西经济增速为3.1%,排名倒数第二;2016年山西GDP增速为4.5%,低于6%的目标增速,仍为全国倒数第二。山西人的钱包也越来越“薄”——经济收入跌至历史谷底,经济增速更是常年在末位徘徊。
  王一男下狠心,在2015年“打包”卖掉了名下的所有企业,这几年尝试着投资了一些文娱类项目,投资回报率远远不如曾经的“辉煌”。如今,王一男每周都會抽时间去自己投资的景区走走看看。从7年前“无心插柳”的投资,到现在把重点全部转移到景区的开发和维护上,时间和资金都投入了很多。王一男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景区内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他称他的这片林子为“氧吧”。
  闲暇时,他喜欢在电视上循环播放电视剧《毛泽东》,“毛主席那会儿多艰苦,就那样都挺过来了,我现在还不是最差的时候。”他崇拜褚时健,他崇拜那种在困难中能够重新站起来的精神。
  王一男喜欢重复一句话:“挑战我们的时候到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这是他奋斗一辈子秉承的真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已近古稀之年的王一男搭上过高速前进的历史车轮,为了不被淹没在时代潮流里依然在奋力“挣扎”。他保持着日日操劳夜夜晚睡的节奏,好像陀螺一样,一旦停下来,就不知道要如何重新开始。“从来没有一天是轻松的。有煤矿的时候,操心不能出事故。后来煤矿不行了,又操心怎么安置那些员工。如今还得操心林子的发展,还要操心得跟上你们年轻人的步伐。人啊,一辈子都得奋斗。”
其他文献
“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些事情,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必须挺身而出,在维护警察尊严的事情上绝不含糊。”  4月6日,下完雪的北京,气温尚未回升。在行人如织的北京站广场,舒缓的旋律伴随着报时钟声再一次响起,人们头顶上的大钟显示的时间是上午10点整。  此刻,戴着墨镜的苏海林走进出站口旁的一家快餐店,他没有点餐,而是在餐厅一个角落坐下,几乎没人注意到他。他拽了拽黑色羽绒服的衣角,靠在椅背上。为了不引起身边人
2018年10月10日,陈健伟收到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公安局做出的《刑事复核决定书》,复核决定,对陈健伟提出控告的“被人故意损坏公私财物案”,维持嫩江县公安局稍早前做出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  作为申请人,陈健伟说他早已料想到此结果。“为了新建看守所和拘留所,嫩江县公安局派人拆了我们的厂房和设备,公安局的人就在现场看着,他们当然不会承认违法强拆的事实。”陈健伟说公安局以“没有犯罪事实”为由不予立案实在
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虽然劳务派遣职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此说一出立刻引起争议,诸多舆论纷纷质疑,不含福利和社会保险,还算什么同工同酬。若此,劳动公平将成为纸面上的权利。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在炙热的义愤之后,也应该看到,人社部的这一说法,也并不违反现有的法律。《劳动法》规定的同工同酬指的本来就是相同的工作岗位,而现实中的劳务派遣
“你来做公益,我们帮你上头条!”近日,全国众多媒体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声音。紧接着,一个个普通人的正能量新闻,纷纷登上报纸版面头条,甚至是头版头条等重要位置。截至1月4日,已有近百家媒体参与进来,掀起“做公益·上头条”热 潮。  细心的读者很快就注意到了媒体的这个变化。原来,这是由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全国近百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做公益·上头条”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上头条的方式,进一
在产业发展上,全域旅游始终发挥着“旅游 ”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生,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2017年5月1日清晨5点10分,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山人海。趁着五一小长假,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游人聚集在这里准备观看升国旗仪式。无独有偶,南京市也在五一假期迎来了旅游人潮,据中山陵园风景区发布的信息显示,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共有游客21万人次进入风景区参观。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国
“合规”落地,轻装上阵,P2P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回顾P2P发展历程,可谓是风生水起,异军突起;但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在此背景下,监管政策收紧,行业迎来大刀阔斧的整改。  今年,金融安全是重點,防控金融风险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对于网贷平台而言,核心是风控,首先应是合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随着“合规”大限——8月24日的臨近,P2P行业将迎来怎
“我觉得驻村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贫困群众闭塞的思想,就算驻村干部离开了村子,他们自己也能找到致富增收的方法,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近日,记者采访内蒙古通辽市妇联派驻到通辽市团结村的第一书记张贺英时,他对于村子的未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通辽市妇联办公室主任张贺英担任团结村第一书记是在今年的4月初,虽然来到团结村刚满半年,但张贺英主导的“室内纸上黑小麦苗种植”项目和“北京油鸡养殖”项目已经落地,让村
相对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北京城,水就像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一时都不可或缺。近年来,千千万万个节水模范相继涌现,记者从中选取了三位达到 “悭吝”程度的先进节水工作者,他们正好代表着节水人的老中青。让我们走近他们——  精明周全的“悭吝”人——王宏强  “古人说‘做人如水,做事如山’,我特信服。”一开口,王宏强就显露了职业特点。“尤其干节水工作,难吗?难就要勤思多想、稳步推进,才能开花结果。”刚届不惑之
80岁的王明喜耳不聋眼不花,声音十分洪亮。一见到雷茂端就笑得合不拢嘴:“感谢你啊,还是你的双季槐好。”  王明喜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三路里村的村民,“一辈子都是农民,只会种地”的王明喜2009年在雷茂端的带领下,开始种植双季槐。王明喜有4.7亩土地,按照王明喜的记录,以2015年为例,第一期收获1331斤槐米,第二期收获2851斤槐米,这一年平均每亩收入6150元,年收入接近3万元。  这
从海关总署缉私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到贫困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王凯迅速找准自身定位。  从一名军人到缉私警察,然后到中央扶贫攻坚工作的骨干,王凯感激工作中的各种历练。  从海关总署缉私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到贫困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王凯迅速找准自身定位,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做“广大村民的贴心人和基层党建的助力人”、“土桥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海关央派驻村干部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