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u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体育课也有了转变。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须首先改变传统观念,适应时代要求,迎接新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适应性的教育,结果也只是通过达标完成某一项的考核。而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并要求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依据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条件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进体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所以体育教师也要从教师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观念方面,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所以我们也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给每位学生以同等的机会,带领学生体会体育本身的魅力,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以前的体育教学,学生只是一味的模仿,单调的训练,没有兴趣和爱好可言,甚至在某些训练中还可能有挫败感。所以我们可以组织小型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以通过扩大选择范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再有,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也不能再以罚为主,应通过激励性语言如“很好,加油“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同时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习惯,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是终生的教育。正如我校的“三个一”工程之一所要求的那样“培养一项使自己受益终身的体育项目”。这也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基本是跑圈、跳远、做操等模式,形式单比较一。新形势下的教学中可尽量多的安排对增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的教运动方式,如:定时跑、定距跑、折返跑、跳绳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发展速度素质可采用快速跑、接力跑等练习,发展力量素质可采用实心球、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俯卧撑等;培养学生竞争与协作的精神可采用篮球比赛和小型拔河比赛等。甚至我们体育教师还可以自编武术和健美操塑造学生柔韧性。总之, 只要用心探索,我们我们可发现很多适合高中学生的体育项目。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时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传统教学方法也很有限,不能照顾到全体同学。这里,我不是说否定传统的示范、练习课程,而是说我们要让无论任何层次水平的同学都能从中得到锻炼,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運动项目及运动强度甚至自主选择器材,然后以不同方式对他们进行检测。又如,在耐力测试时,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学生按体力进行分组,对“好,中,差”三组学生确立不同的强度或时间的训练。这样,可以使每个人在运动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加强合作和参与意识。
  体育教学的转变是有意识的行为,是每个人都应该探索的。不管怎样,只要我们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终会有适合每个学生的运动,终会使他们爱上体育。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如何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教学的魅力、突出物理實验的实用性、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阐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关键词]:物理实验 课堂教学 重要性 能力培养  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