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乐教“中和”审美观述略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儒家音乐"中和"审美观是在长期的乐教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孔子之儒家继承了西周雅乐"尚中"、"尚和"的审美趣向,倡导"中庸"的音乐审美标准,提出了文质中道、尽善尽美、节情适度的"中和"审美观,由是而实现其"成于乐"的教化目的。子思以此为基础,以"致中和"为终极关怀,探究"天下之大本",为儒家乐教构建了形而上的哲学根据。公孙尼子、孟子、苟子等后儒相继而起,文献日益丰富,理论渐趋缜密,推动了先秦儒家乐教"中和"审美观的系统化,并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奠定了基调。
其他文献
本文对法律概念的形成、作用、演变等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认为,法律概念的形成与法最重要的就在于,舍弃不重要的特征而专注其中的最重要特征;认定规范对象的最重要特征时必须考
自东盟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线索,比较系统的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现状及其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探析。第一章,首先回顾了冷战时期和
小儿慢性咳嗽临床上通常将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4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由于本病病因复杂、诊断不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复进行胸片、CT等各种无意
作者在阅读并研究有关运动医学、创伤学、人体解剖学、训练学、各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资料及田径运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297名浙江省高校业余田径运动员、36名教练员、14名专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学经典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国学具有民族性、包容性、现实应用性,其核心经典的生成早于任何文化流派。国学经典又是国学
在盐酸溶液中,用氯化亚锡溶液将铁(Ⅲ)还原为铁(Ⅱ),然后加入氯化高汞溶液以氧化过量的氯化亚锡,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绿色变为蓝紫色,即为终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尚完全不明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除关节病变外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心脏损害也是RA重要的除关节外的
周代是我国传统礼制的确立时期,后世礼制皆本于周礼,历代帝王丧礼亦滥觞于周代。因此,考察周代天子之丧礼,可见后代帝王丧礼之雏形。其见于记载者,主要有《周礼》、《仪礼》
【正】 或许是这一需要促使黄正德(1988)对汉语的主要动词作了精细的、严格的、透彻的研究。他要确定例如“我(V1)跑得(V2)快”这样的句子里谁是主要动词,是V1还是V2?如果是V
巡回审判制度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人民法院贯彻便利民众的司法理念的一种灵活的审判方式,在建立至今的几十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巡回审判制度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