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YL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浅析影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包括对学生数学阅读习惯、能力水平的影响,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学生前期知识准备和思维定势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影响因素
  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始终是小学数学教育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可是在日常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教师常感到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教学成效总是不如人意。因而对影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从学生的角度浅析影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一、学生数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水平的影响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碰到学生因“看不清题目”而解题失败。在作业或考试时学生做错的题,在让他重读一遍时能把题做正确;一道数学题如以文字形式出示比由教师口头形式进行陈述正确率要低。诸如此类的情况,我认为跟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水平和习惯密不可分。可以说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习惯是制约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要因素。学生阅读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进行,对字、词题意甚至数据的解读都是在“差不多”的状态,可想而知在问题的解决环节当然就无法驾驭了。如以下的两个错例:
  例1:一个手机生产厂,去年一季度生产手机200万部,去年二季度的产量比一季度增产三成,这个手机生产厂去年二季度生产手机多少万部?
  有不少的学生因未认真读题而出现错误的解法:200×(1 30%)-200=60(万部)。
  正确的解法应是:200×(1 30%)=260(万部)。
  例2:2016年6月10日,张叔叔购买了5年期国债8000元,年利率为4.22%,到期时,张叔叔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部分学生没看清或不理解“本金和利息”而出现错误解法:8000×4.22%×5=1688(元)。正确的解法应是:8000×4.22%×5 8000=9688(元)。
  从错误解法中可见学生是完全具备解题能力的,可就是因为浮光掠影的粗阅读,把问题解读错误,导致把问题错解。
  “实践证明小学生阅读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所以教师平时要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水平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关键。数学阅读不仅仅是动口,更加要思考,有时还要手脑结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让孩子多次读题,在题中标划条件、问题的关键词,摘录已知数据条件,写出条件和问题间存在的关系。经过半年余的实践与坚持,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学生因阅读方面导致的写错数据、对问题理解偏差的错误减少了,对问题中的干扰条件因素能做出正确的排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
  “认知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为问题解决提供了选择的途径和方法,确定解决方向。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结构,想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是不可能的。问题解决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认知结构密切相连,没有知识的积累,不但不能发现问题,而且缺乏提出假设所必需的依据和分析问题的条件。学生的认知结构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涉及学生个体能否联想到相关知识,并能很好地应用到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一个班中,思维能力好、认知结构坚实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强。这一部分人无论是平时的课堂练习、作业或者是考试,解决问题速度领先、准确度高。而认知结构一般的学生解题速度就明显落后,解决问题的准确性也相对滞后。在认知水平比较悬殊的不同班级授课,同一个内容,课堂进度和教学成效会有天渊之别。
  在学习《税率》的内容时,讓我深深感受到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在一个认知水平较好的班,学生能通过自学了解到纳税的相关知识,并自己写出求税率的数量关系式,在我的追问下又很快得出知道税率求应纳税额和各种收入的数量关系式。由于有了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据,学生对课后求税率、应纳税额和各种收入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还能引伸到求“税后收入”的问题,能把课本的数学延展到生活的深处。在借班上课时,讲同一内容该班学生知识结构非常薄弱。虽然是事前打招呼叫学生提前预习,但表现出课堂进程举步维艰,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不顺畅、税率的含义不理解;能写出求税率的数量关系式的学生寥寥无几,用求税率的数量关系式推导求应纳税额和各种收入的数量关系式启导了十多分钟才勉强说出。试做例题能正确列式的只有三个同学;问起计算依据,教室鸦雀无声;才开始安排练习环节,下课铃就响起。挣扎着完成了这一节课,我也有了痛的领悟:学生认知缺乏,连问题都无法识别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
  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决定于平时所学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切实做好旧知识的查漏补缺,把新知识的掌握落实到点上。
  三、学生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的推动作用能使学生用已具备的方法、经验快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注意情景的变化,思维的定势就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如果问题是同型异形的,那么思维定势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面对的是异型同形的,那么既有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势就可能不利于学生的问题解决。”如在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单位“1”的问题解决中,常有学生把这类题目用定量比较的思维分析数量关系:“甲比乙少A,即乙比甲多A”,根本就不多想:“多或少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对应数是一个变数,它的大小还由分率数的归属数(单位“1”)来决定。简单地把这道题划为比较多少的类型,如“2012年比2011年增长两成”直接理解成“2011年比2012年少两成,”即2011年是2012年的80%的错误析解。
  如何克服学生思维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负面影响?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收效较好的做法是: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组织对比、区分同异、混合练习;顺逆思维双向并练;再者是一题多练,改变题目中的个别条件使原题变形进行多练。
  学生自身影响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繁杂,“数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水平;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和思维定势”这三方面是平时教学中显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的分析探究,能提高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的活动成效。
  参考文献:
  [1]李俊霞.怎样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科学教育,2012,04:17-18.
  [2]孙群若.浅议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J].数学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5. 18 :72-7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存在研修内容设计欠缺个性化需求分析、交流工具欠缺有效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用微信在中小学教师研修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应用于微信的基本交流功能、公众平台、朋友圈、收藏等进行分析应用。  【关键词】微信;教师研修;应用策略  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机制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教师教育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但也存在着培养方向的不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
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研究的是学生身心发展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在新课程条件下,大家将会注意到教育理念变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需要培养。为此,笔者认为,切实实践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必需和必要的。  一、培养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缺乏兴趣的学习只能是被动地接受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业也飞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酒店餐饮部是酒店的核心部门,也是酒店收入的重要来源,餐饮服务创新对酒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贵州群升豪生大酒店餐饮部为研究对象,从顾客价值的角度,对其餐饮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酒店业的发展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酒店;餐饮服务;创新;策略  doi:10.
[摘 要]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快捷、便利、运载量大等特性成为了城市人口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近几年地铁突发事件频发使得政府和公众越来越重视其运输的安全水平。只有在第一时间尽可能疏散人群才能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在这个“多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单一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多种多样的突发事件,因此本文借助协同治理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分析影响人群疏散效能的相关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
园本课程,就是幼儿园自主开发的“以园为本”的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  礼仪教育课程的开展包含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和节日礼仪四个方面。我园近年来注重抓好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结合我园实际和幼儿特点,开展幼儿礼仪养成的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成效与经验,创建了礼仪
【摘要】本文分五个部分,简要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方法与策略:第一部分概述了责任意识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性,提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提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方法——教师的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的姿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三部分提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又一重要举措——课本素材的合理利用;第四部分提出了小组讨论课堂模式的方式;第五部
[摘要]文本解读的境界决定了阅读课堂的品质和效率。对文本解读的追求越高端、大气、上档次,就越能发掘和利用文本的价值,从而提升阅读课堂的品质和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从“高端”“大气”“上档次”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正确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文本解读时达到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文本解读;境界;文本价值;课堂效率  孙绍振教授在讲座上谈到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论断,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校企协同创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基于此,文章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优势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语言文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对“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界定是我们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理念的出发点。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老师难以把握阅读课到底要“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或者综合课,尤其是
【摘要】班级是一个学校的基本单元,班主任也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要带好一个班,需要很多的技巧。概括地说,爱心、细心、耐心、童心,这“四心”是班级管理的基石;班干是班级管理的推动力;家长是班级管理的后盾。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一、 “四心”是班级管理的基石  (一)爱心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孩子们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能感受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