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视域下诗僧皎然的精神气质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他通过放弃成就自己的诗文,以此追求逍遥的精神境界。他颇为推崇作为佛教中国化代表的支道林,与坚持正统中观学而批判支道林的僧肇截然不同,原因正是“支公放鹤”典故中支道林所表现出来的逍遥气质。除了支道林外,皎然对万回也颇为肯定,万回看似愚蠢怪异,却心性完好,皎然通过体达万回的心境,表达了顺道逍遥的精神追求。通过考察皎然所呈现出来的“逍遥”的精神气质,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代表的诗僧群体,正是在佛教中国化视域下,往来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代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逐年减少的同时,行政备案事项却在逐年增加.通过搜集国务院机构及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实施行政备案的信息,发现存在行政备案事项过多过滥、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设定备案事项的依据法律层级较低、备案程序不统一、与备案有关的法律责任设定混乱等问题.行政备案立法具有必要性.立法应当以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规范行政备案实施为核心目标;坚持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理念.建议制定《行政备案条例》,界定行政备案及其范围,明确行政备案的设定权,设定行政备案的事
对于女性题材而言,“大女主戏”的“硬伤”在于过度迎合观众娱乐趣味和猎奇心理。古装、宫斗、仙侠等偶像化包装“异化”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但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并未触及导致这种“异化”的深层社会根源。与当下许多塑造“大女主”类型的剧作不同,许鞍华将镜头聚焦到社会边缘的女性,并通过表现她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女性话语。许鞍华从失常的两性关系、刻画“单身老女人”的生存处境以及表现女性所受的不公平对待及其反抗精神等方面对“女性奥秘”论进行了祛魅。
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核心问题是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从“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四个方面继承了毛泽东中国传统文化观。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