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白细胞抗原-E基因多态性与严重烧伤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个体对脓毒症的易感性和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通过对139例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烧伤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标本采集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的烧伤患者.病例入选标准:(1)征得患者亲属知情同意;(2)年龄>18岁;(3)总烧伤面积>30%;(4)患者无免疫缺陷情形.根据烧伤脓毒症的诊断标准[1],将入选的139例烧伤患者分为脓毒症组(83例)和非脓毒症组(56例).另选择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90例近期无感染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本试验获南通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其他文献
在研究治疗糖尿病的历程中,胰腺移植[1]、胰岛移植[2-3]、胰岛干细胞移植[3-4]都曾作为胰岛素注射的替代疗法而被世界众多科研人员尝试,并且在动物和人体实验中取得了一些成果.采用胰岛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是当今的研究课题之一[3],胰岛干细胞是指未达终末分化状态,具有自我更新复制能力,能分化增殖为胰岛组织的细胞[5].胰岛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一旦成功,就可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充足的细胞供体[6].本实验旨在
期刊
目的 观察桥梁分子1-S(ITSN1-S)的SH3结构域对恶性胶质瘤细胞LN229增殖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将ITSN1-S的全长和去除SH3结构域的ITSN1-S(即EH1-EH2-CC片段)分别连接人双酶切后线性化的PCDH-CMV-MCS-EF1-Puro载体中作为实验组,用不作处理的PCDH-CMV-MCS-EF1-Puro载体作为对照组,通过慢病毒转染上述3个重组
目的 检测良性结肠肿瘤、恶性结肠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探讨ICTP在良恶性结肠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75例恶性胃肠肿瘤患者,设为A组,其中71例为原发性恶性结肠肿瘤、4例为转移性肿瘤患者,另选43例良性结肠肿瘤患者为B组,同时,设52例同龄健康人为C组,均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ICTP活性.结果 B组患者血清ICTP活性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难治性癫痫相关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和Ⅰ型的激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12例FCDⅡ型病灶脑组织、12例FCD Ⅰ型病灶脑组织,8例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中p-mTOR(Ser2448)及其下游靶分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473)、p-P70S6K(Thr389)的表达.结果 FCDⅡ型病灶脑组织磷酸化m
目的 探讨重组人腺病毒p53(rAd-p53)对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效应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将胃癌细胞SGC-7901注射于裸鼠皮下制成动物模型,分别用rAd-p53和盐酸表阿霉素(EPI)进行治疗.rAd-p53治疗组剂量为10μl浓度1012vp/ml,EPI治疗组剂量为1.25mg/kg,各组每3周给药7次,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d-p53治疗组和EPI治疗组肿
目的 比较3种不同食物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中脂肪变类型及代谢表型之间的差异.方法 将雄性LEWs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NC组)、胆碱-蛋氨酸缺乏饲料(MCD组)、低胆碱-蛋氨酸加高脂饲料(MCD+ HF组)和低胆碱-蛋氨酸加高糖饲料(FLD组)饲养l、2、4、6周及3个月.评估不同组各时间点大鼠肝脏脂肪变的程度,观察脂肪变病理类型、肝脏酶学改变及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水平变化.结果 MC
离体软骨组织保存方法不理想,制约着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体外保存软骨组织的高活性,对于保证移植的成功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为软骨组织库的建立、软骨移植技术的应用提供理想的软骨组织保存方法。
期刊
严重脓毒症重要病理生理之一就是全身凝血系统紊乱,血栓弹力图(TEG)能对测得的凝血和纤溶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凝血状态的结果[1].我们应用TEG检测严重脓毒症大鼠早期液体复苏后的凝血功能,并与常规凝血检测比较,探讨TEG的诊断价值.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 ~ 350 g,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提供,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与盲肠结扎和穿孔
期刊
目的 探讨空气细微颗粒与青年特发性气胸的关系.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心外科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治疗的20例青年特发性气胸患者肺大疱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10例青年正常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Wright-Giemsa (W-G)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肺泡巨噬细胞(AM)、空气细微颗粒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两组肺组
目的 观察在乙醇作用下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hBMSCs)中神经肽受体及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获得h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后传至第3代,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加入浓度为0.09mol/L乙醇,对照组正常培养。培养11d后,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两组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CG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