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u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4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关节突螺钉固定(观察组20例)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20例)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融合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柱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21.60±12.35) ml、(101.18±4.11) min、(212.14±18.78) 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7.24±18.11) ml、(134.49±5.25) min、(256.27±15.19) ml (t值分别为2.80、4.11、-3.88,P均<0.05),而切口长度分别为(6.46±0.14)、(6.49±0.13) 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融合率和JOA评分分别为(100±0)%、(87.5±2.4)分,与对照组(100±0)%、(86.3±2.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0,P均>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融合率和JOA评分分别为(100±0)%、(91.9±1.7)分,与对照组(100±0)%、(92.1±1.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35,P均>0.05);末次随访观察组椎间隙高度(8.25±0.13) mm,高于对照组的(6.97±0.16 ) mm,(t=3.90,P<0.001);对照组2例出现硬脊膜漏,3例出现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5%,高于观察组(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脊柱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间苯三酚配合分娩球辅助自由体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市海军总医院拟行经阴道分娩的15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80 mg间苯三酚稀释于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推注。观察组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平卧或侧卧体。结果观察组胎先露下降速度(1.09±0.22) cm/h较对照组(0.83±0.15) cm/h快,观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血小板反应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北京天坛医院脑梗死患者474例。测定CYP2C19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组、突变杂合型组及突变纯合型组。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和血小板反应性指标,并根据ADP%是否<30%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R组)和非抵抗组,比较两
直肠癌多学科的治疗和精确的手术策略以及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是直肠癌有效治疗的基础。目前关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最佳方案仍未建立。我们就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射治疗疗程效果、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手术时机的选择与争议现状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镁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及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纳入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腹透中心慢性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62例,采用腹部侧位片检查腹主动脉钙化情况,计算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ACs);根据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AACs≤4分),B组(>4分~≤15分)和C组(AACs>15分)。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指标。观察3组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G54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分析突变型54A FABP2基因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筛选84例肥胖患者和正常对照组6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FABP2基因G54A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分析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用酶法检测空腹血浆TG、HDL-C和LDL-C浓度。结果FABP2基因G54A多态性频率分布为:肥胖
目的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疾病是否相关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不同年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过敏性疾病调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实验及胃黏膜组织染色检测。结果共1 034患者纳入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20.5%(212/1 034)。其中接触性皮炎、荨麻疹、食物/药物过敏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阴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5年1-12月350例因急性脑梗死住院并完成头颅MRI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卒中相关因素,按首次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否存在异常信号分为DWI阳性组及阴性组,对两组进行相关因素对比分析。DWI阴性组的患者于首次头颅MRI检查1周后复查。结果3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首次MRI DWI阴性的患者有34例
目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是关键的调节酶,在某些肿瘤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探讨ERCC1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共收治109例胃癌术后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评估E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估ERCC1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2个月,中位生存期28.8个月。胃癌患者ERCC1高表达25例(2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钉治疗学龄前儿童四肢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学龄前四肢骨干闭合骨折儿童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3.57±3.12) min,术中出血量为(52.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