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子思想在现代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本为古代治国良方,但如果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运用恰当,对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责任心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故广大教育者应认真吸取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管理成果,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关键词:无为而治;班主任;班级管理
  本人通过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与探讨,并反思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领悟到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虽为古代治国良方,但若在今天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恰当,亦能取得成功,故浅谈一二,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无为而治的内涵
  无为而治可归纳为三层意思:一是管理者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事必躬亲;二是管理者要顺乎民心,不要扰民;三是管理者要审时度势,不要胡作非为。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无为。
  若作为教育管理的理念,它指的是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从而把该“为”的事做得更好,使“无为”与“有为”恰到好处地统一起来。
  二、无为而治的基本策略
  一是实行学生自治,转变“为”的主体。二是实行民主开放式管理,转变“为”的方式。三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转变“为”的内容。
  三、实行无为而治的体验
  “无为而治”应用到班级管理上,也就是班主任通过宏观调控,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1)班主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是实行“无为而治”的内在要求。班主任的师表作用,常常表现在自身的基本素质上,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容量不断扩大、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班主任如果不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就不可能正确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
  (2)“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前提。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班级工作的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班主任应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努力做到深入再深入,细致再细致;同时要进教室、进操场、进寝室、进学生家庭与学生谈心,掌握第一手资料,洞察学生的心理。
  (3)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是实行“无为而治”管理的基本保证。关于教育上的“民主”概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家杜威曾作过精辟独到的论述:“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为了实现民主主义的美好的联合生活就必须教育社会成员(此处即班级成员)发展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的能力。”这段话给我们班主任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和理论的依据。
  (4)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科学管理网络是实现“无为而治”的极有效的形式。基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长和潜在的能力,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在班级事务管理和操作上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有人人,人人有我”的科学管理网络,从而可极大地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5)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是挖掘班级人力资源,实现“无为而治”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作为班主任能够经常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对学生进行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进行竞争的教育,灌输竞争理念在班级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学习比赛、文艺比赛等,通过今天的竞争,使学生们有能力、有勇气、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让他们形成在竞争中失败、在失败中崛起、在成功时冷静的成熟心理。
  综上所述,所谓“无为而治”管理班级就是指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一套合理的班级管理计划,形成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班主任自身的模范作用,使班级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班级的健康有序化发展,达到虽“无为”却“有为”,虽“无为”却“有治”。
  参考文献:
  [1]顾伯平,陈建平,王 和编.中国哲学全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施志寅.开发班级人力资源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J].班主任之友,200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学校的发展之源、奋飞之翼、活力之泉。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是需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寻求自身特点、符合教育规律、适应国家需要、长期打造方可实现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学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综合了人、财、物等诸多因素的集聚,需要实现优化组合才能真正产生效应。其中,学校文化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将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绘本辅助小学品德教学,就是利用并开发绘本里蕴藏的“教育元素”,通过画面阅读、故事讲述、情景表演、动态演示等多种手段,在品德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把绘本“形”“色”“声”“线”等“图画语言”有机地结合到品德教学相应的课文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有效运用。  1.绘本
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理想,讴歌理想——  罗曼·罗兰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屠格涅夫说:“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巴金说:“理想并不能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是的,理想是美好的,它圣洁而崇高,能唤起人的遐想,引领人的行为,感召人的斗志,照亮人的前程。因为理想,生命才色彩斑斓,生机勃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灰色的、暗淡的、迷茫的。  理想源自于淡泊的心境。
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那么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的学习,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表演的舞台。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课堂  一、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兴趣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
摘 要:山因水的流动而更具灵秀之美,同样,课堂教学也因灵动而更具魅力。教学方式如果一成不变,势必会将教育带到凝滞的状态中,不能获得新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同样如此,更新教学方式会使课堂更具魅力。  美术原本是充满活力,让学生无限向往的学科,然而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因为教学方式陈旧等多种问题,使本应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学生对其兴味索然。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对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已势在
革命类题材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悲壮历史,内容取材真实广泛,人文精神丰富突出,洋溢着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主义。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课文一样,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母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革命类题材课文的时空跨度大,学生没有生活体验,没有理解背景知识,加上教师的苍白讲解,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谈“家校齐抓共管”,在我看来,“家”“校”教育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分主次,家长的教育观念可以优于教师,其教育影响可能超过教师。而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不可小觑。  爸爸对孩子关注的重点有别于母亲,从孩子的生活需要转向了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爸爸的高大形象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幸福感,但如果爸爸们总没时间陪孩子,也就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孩子对老爸也自然不那么贴心。 
摘 要:歌唱活动是中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培养幼儿音乐知识、技能和情感的重要活动。在音乐体裁和内容空前丰富的当今,是否所有的乐曲都适合中班幼儿呢?怎样的乐曲才是适合幼儿的呢?本文就中班歌唱活动中的选材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运用后的结果。  关键词:歌唱活动;乐曲选择;中班;幼儿  自盘古开天辟地开始,智慧的人们就开始创作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迁,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精彩。这么多的音乐
摘 要:阅读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和经验。所以学生要想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就要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将从提高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量、读写一体四个角度来进行阐述,望能促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重视兴趣培养,开启阅读之门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没有兴趣,就没有学
摘 要:本文有感于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从以情激趣、情趣相融、寓情于教、陶冶情操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日常教学事例证明: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必须真心付出、真情投入才能赢得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认知;创造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1]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