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PHL的诊断、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经剖腹探查、免疫组织化学确诊PHL,予CTOP方案化疗后肝脏病变组织缩小,患者发热、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结论 肝脏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困难,但只要早做病王单诊断.化疗能取得部分缓解。
【机 构】
:
621000,四川,绵阳,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省绵阳四○四医院血液内科,621000,四川,绵阳,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省绵阳四○四医院血液内科,621000,四川,绵阳,川北医学院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PHL的诊断、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经剖腹探查、免疫组织化学确诊PHL,予CTOP方案化疗后肝脏病变组织缩小,患者发热、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结论 肝脏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困难,但只要早做病王单诊断.化疗能取得部分缓解。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蕈样肉芽肿(MF)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提高对MF的理解和认识,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并分析21例MF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肿瘤分期、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误诊情况、伴发症状及合并疾病、治疗与预后、随访等情况.结果 MF患者平均确诊年龄(57.3±2.31)岁.确诊时处于斑块期者57.4%,皮损全身泛发者52.4%,伴有瘙痒者66.7%,组织病理显示66.7%出现嗜
氟乙酰胺 (邱氏鼠药 )为杀鼠剂之一 ,虽然我国早已明令禁止使用该杀鼠剂 ,但市场似有少量销售。误服该药可引起严重中毒 ,对人畜均有剧毒。现将我院急诊科 3年中诊治的 2 89
摘要: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基本的初等函数之一,该部分内容历来是高考的重点热点之一。在高考中,主客观题均有所体现,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题目占 25分左右。因其难度相对较低,普遍属于容易题、中档题,利用公式化简解析式并求性质。而高考试题渗透性、综合性较强,所以三角函数试题无疑成了耀眼的得分亮点之一,我们在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有关三角函数题目来阐述如何更好地把握对该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全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2%、总生存率为83.3%;1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Ⅰ、Ⅱ级滤泡型淋巴瘤(FL)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9.5%、总生存率为94.7%,其中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及EBV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对4例FDCS进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旱梭形、卵圆形,胞质丰富淡染、颗粒状,核早泡状、有清晰的小核仁,排列呈束状,席纹状及漩涡状,瘤细胞间穿行大量的小淋巴细胞并有小淋巴细胞围绕小血管形成血管周围套现象,散在多核巨细胞
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临床较少见,合并二尖瓣脱垂罕见.作者曾确诊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二尖瓣脱垂的病例,报道如下.rn
很多四五十岁的美国同事,都开始回忆自己爷爷奶奶那辈人经历过的那段尘封日久的苦难回忆.
目的 研究PET-CT对淋巴瘤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经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行18FDG PET-CT显像,其中5例于治疗前后多次显像,评价其疗效,与临床疗效评价作对比.结果 5例患者行多次显像,其中2例治疗后病灶消失,2例缓解,1例肿瘤复发,皆与临床相符.35例患者治疗后行PET-CT显像,30例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中,PET-CT显像阳性者25例;5例临床确认有肿瘤复发或明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PAL)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收治的5例PAL,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1例因常规体检发现,4例以腰痛或腹痛就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仪肾上腺区发现肿物,临床诊断为"肾上腺癌"或"嗜铬细胞瘤",但术后病理诊断却证实为非霍奇金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