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隐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来源 :地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淮北隐伏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露了岩体的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构造环境.采集了6件化学分析样品用于主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6件岩矿鉴定标本用于镜下薄片分析.显微镜下特征显示,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石英角闪闪长玢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具富SiO2(60.70%~68.28%)、富Na2 O(3.81%~6.22%)、富Al2O3(14.07%~15.12%)的特征,且Mg#值(43.75~61.25)较高,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体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无明显Eu异常(δEu平均值=0.95)和Ce异常(δCe平均值=0.92).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具高Sr(563~868 g/t)、低Y(3.79~11.4 g/t)、高Sr/Y比、低Yb(0.50~1.26 g/t)的特征,Rb/Sr比值较低(0.07~0.11).综合研究表明,淮北隐伏岩体为具埃达克岩性质的岩石,形成于加厚下地壳发生拆沉的环境下,下地壳深部的石榴辉石岩相部分熔融产生岩浆,与地幔橄榄岩发生反应,在岩浆移出源区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形成了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石英角闪闪长玢岩.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WT1基因定量联合多参数流式(FCM)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临床观察.方法 62例AML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治疗上参照《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用RT-qPCR方法测定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同时用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分析患者低水平微小残留(MRD)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患者WT1表达及WT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观察WT1基因定量联合FCM对AML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对患者进行随访不低于2年.结果 AML患者WT1高
现有的BERT模型大多关注初始层到中间层的语法信息,而更高层的语义信息往往被忽略.由于判断句子情感是需要语义的,本研究在BERT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并行聚合和层次聚合两个模块,分别用于方面抽取(AspectExtraction,AE)和方面情感分类(Aspect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ASC).同时选择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作为序列标记任务,从而提取到更多的语义信息.在SemEval 2014、SemEval 2016数据集上的实验
目的 制备葛根素脉冲胶囊,并对影响释药时滞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灌注法制备不溶性囊壳体,滴制法制备葛根素滴丸,湿法制粒压片法压制柱塞片,将其组装成柱塞型胶囊,考察影响释药时滞的各种因素,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柱塞片的乳糖与HPMCK15M质量比为30%,片重为80 mg,硬度为65 N,Φ为6.0 mm,可满足葛根素脉冲胶囊释药时滞5 h的设计要求.结论 通过调节柱塞片中乳糖-HPMCK15M质量比、片重、硬度及片茎等因素可获得具有适当释药时滞的脉冲胶囊.
目的 探讨LVIS支架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自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应用LVIS支架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15例,其中14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例,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3例瘤颈不完全栓塞,其中1例术后5 d再出血,停用双抗后1个月造影复查完全栓塞.单纯支架植入1例,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造影剂滞留,1个月造影复查完全栓塞.15例3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无远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LVIS支架治疗前交通宽
本研究利用商用模拟软件FLUENT,分别使用非稳态初始条件和均温初始条件,对寒区隧道围岩内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表明隧道围岩的初始温度场分布对准确模拟寒流导致的围岩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不同保温层材料对隧道围岩结构温度分布的影响,由于三种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均比较小,5 cm厚保温层后的围岩温度相差不大,但是5 cm厚保温层不足以保证所依托隧道结构不发生冻害;需要根据寒区隧道的气象条件铺设主动加热带,从而有效防止冻害现象的发生.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实施国家科技战略、探索前沿理论研究、培育重大创新项目、培养探索创新型人才、开展产学研技术服务、搭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文章分析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现状,研究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黄散(Si-Huang-San,SHS)外敷和封包照射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临床病人分为临床常规(c-convention)组和临床四黄散(c-SHS)组两个组:c-convention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c-SHS组在临床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行封包及神灯-TDP照射治疗.大鼠EPISBO造模成功后,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control)组、常规治疗(conventio
坦桑尼亚林迪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墨成矿带,纳钦圭阿石墨矿是成矿带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之一.矿区分南北2个矿段,共圈定工业矿体17条,推断石墨矿物资源量>100万t,固定碳平均品位为4.05%.矿体赋存于石墨片岩-片麻岩中,呈层状、透镜状产出,走向北东—北北东,产状与围岩一致,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石类型为石墨片岩-片麻岩型,矿石矿物为鳞片状石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金属矿物.矿石中片度≥147μm(+100目)的石墨占94.43%,工业类型为大鳞片晶质石墨矿石.以视极化率6%为异常下限,
岩石的变形机制和力学性质对认识活动断裂带的孕震机制和发震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圣·安德列斯(San Andreas)转换断层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构造边界,也是重要的地震活动带,总结了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对圣·安德列斯断层钻孔断层岩的研究进展.对断层泥的高速摩擦实验发现:动力弱化现象只在高速滑移时才发生,伴随着摩擦生热,岩石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断层泥中富镁黏土矿物的富集可以显著降低断层的摩擦系数,促进蠕滑,黏土矿物的不均一分布可导致断裂带变形行为和地震分布的突变.与断层泥和碎裂岩不同,粉碎岩形成于快速传播地
南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